《3月17日_深圳地区SARS-COV-2感染住院55例无症状病例的临床结果》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18
  • 1.时间:2020年3月17日

    2.机构或团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3.事件概要:

    3月17日,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了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研究团队的题为“Clinical outcome of 55 asymptomatic cases at the time of hospital admission infected with SARS-Coronavirus-2 in Shenzhen, China”的文章。文章指出,很少有关于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无症状病例的报道,该文章通过测试咽拭子样本的核酸,研究了55例无症状携带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结果,这些携带者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SARS-Cov-2阳性。该文章指出,证据表明,无症状携带者更多发生在与受感染家庭成员密切接触的中年人中,多数病例在住院期间发展为轻度和普通COVID-19。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jid/advance-article/doi/10.1093/infdis/jiaa119/5807958?searchresult=1

  • 原文来源:https://academic.oup.com/jid/advance-article/doi/10.1093/infdis/jiaa119/5807958?searchresult=1
相关报告
  • 《深圳地区SARS-COV-2感染住院55例无症状病例的临床结果》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27
    • 3月17日,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了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研究团队的题为“Clinical outcome of 55 asymptomatic cases at the time of hospital admission infected with SARS-Coronavirus-2 in Shenzhen, China”的文章。 文章指出,很少有关于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无症状病例的报道,该文章通过测试咽拭子样本的核酸,研究了55例无症状携带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结果,这些携带者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SARS-Cov-2阳性。该文章指出,证据表明,无症状携带者更多发生在与受感染家庭成员密切接触的中年人中,多数病例在住院期间发展为轻度和普通COVID-19。
  • 《3月3日_中国武汉地区因SARS-CoV-2感染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05
    • 1.时间:2020年3月3日 2.机构或团队: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红十字医院;哈佛大学;武汉协和医院 3.事件概要: 《柳叶刀》预印版于3月3日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等发表的文章“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ceased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in Wuhan, China”。 文章显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肺炎在中国武汉暴发,引发了人们对其后果的担忧。文中报道了最严重的后果,即COVID-19死亡病例,旨在找出主要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文中收集了两组患者的资料,即2020年1月21日至2月14日,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共确诊的COVID-19患者中的65例死亡患者和96例幸存患者,分析了流行病学、人口统计学、临床、实验室、放射学等特征和治疗数据。 文章结果显示,65例死亡患者中,52例(80%)为60岁以上患者,同时男性占多数(42例[65%])。最常见的同时存在的健康问题是心血管(36[60%])和内分泌系统(22[43%])疾病。他们发病时的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65[100%])、发热(59[91%])、疲劳(56[86%])、厌食(54[86%])和咳嗽(42[65%])。相比之下,96名幸存的患者中有31%的人白细胞减少,而死亡患者中只有8%。死亡患者的淋巴细胞平均百分比高于存活组(P<0.0001)。死亡患者的平均尿素氮、肌酐、CK、LDH均高于存活者(P<0.0001)。包括CRP在内的与感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死亡患者和幸存患者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001)。CT图像显示,死亡患者中有支气管炎、双侧肺炎、肺内多发活动及毛玻璃样混浊病变者多于存活者(P <0.0001)。65例死亡患者合共患有急性呼吸道损伤31例(48%),ARDS 27例(42%),急性心脏损伤3例(5%),急性肾损伤2例(3%),感染性休克1例(2%)。相比之下,96名幸存的患者中只有ARDS 1例(1%) (P<0.0001)。 文章结论指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呼吸系统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是年龄和潜在的疾病。疾病严重程度的全谱(从无症状到有症状程度,需要住院或死亡)、治疗和预防需要进一步调查。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4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