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o Motion:10 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 170 万辆,中国增长领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14
  • 电动汽车研究机构 Rho Motion 报告称,10 月份电动汽车销量超过 170 万辆,比 2023 年 9 月创下的纪录高出 5 万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再次创下月度销量纪录,销量达 120 万辆,环比增长 6%,环比 2023 年 10 月增长超过 50%。今年迄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增长了 38%,全球市场增长了 24%。

    2024 年 1 月至 10 月与 2023 年 1 月至 10 月电动汽车销量概况:

    1.全球:1330 万,+24%

    2.中国:840 万,+38%

    3.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英国:250 万,-3%

    4.美国和加拿大:140万,+9%

    5.世界其他地区:100 万,+27%

    2024 年 10 月,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英国共售出 260,000 多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 1%,但环比下降 14%。月度下降主要是由于英国汽车销量在 9 月因新车牌发放而出现季节性高销量后下降。德国市场环比增长 12%,同比增长 3%;然而,今年迄今 (YTD),电动汽车市场仍下降 18%。几个市场继续保持强劲,英国今年迄今增长 14%,葡萄牙市场增长 11%,丹麦市场增长 31%。

    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 (VW) 宣布,计划关闭三家德国工厂以削减成本,而大众汽车正在缩减其电池生产计划。目前,日产汽车也计划裁员,作为削减成本的努力之一。

    未披露地点。Svolt 宣布将放弃在欧洲建造两家工厂的计划,并将在 2025 年 1 月前完全关闭其欧洲业务,称这是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表现不佳所导致的战略决策。其他中国 OEM 仍计划在欧洲建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例如比亚迪。

    2024 年 10 月,中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月销量均创下纪录。比亚迪又创下了前所未有的一个月,2024 年 10 月总销量超过 50 万辆,比上个月高出 8 万辆,这主要归功于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的增长。比亚迪的出口数据与前三个月相似,销量略高于 3 万辆。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进入今年最后两个强劲的汽车销售月,它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

    今年迄今,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继续以 9% 的稳定速度增长。通用汽车今年已在墨西哥工厂生产了超过 120,000 辆 Equinox EV、Blazer EV 和本田 Prologue,其中 Equinox 产量最高,超过 50,000 辆。

  • 原文来源:https://www.wedoany.com/zh-cn/shortnews/vK3mJLpr.html
相关报告
  • 《前4月中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27.8万辆 同比增长65.2%》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10
    •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27.8万辆,同比增长65.2%。从市场增速、产业链成熟度、投资热度等指标衡量,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上市仅40天,就收到超过2000张订单。5月11日,纯电动SUV上汽名爵EZS在北京向首批1000名用户交车,这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最大规模的集中交付。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在新加坡上市的吉利纯电动轿车几何A,预售20天国内订单就突破9300辆,其中绝大多数是私人用户。4月27日,广汽新能源首款纯电动平台轿车Aion S上市,当天更是手握3万台实付订单。    一次交付1000辆车,上市当日就已拿到上万张订单,电动汽车的火爆可见一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27.8万辆,同比增长65.2%。 “政策+市场”双驱动,电动车市场渗透率最高达到6%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完成销售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8.4万辆,同比增长50.8%。”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说,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双积分”(平均燃油消耗量、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起到了关键作用。    苗圩说,截至2018年底,94家境内生产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24家进口整车企业共完成了积分交易107笔,交易金额7亿余元。在“双积分”管理办法的推动下,全行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车型投放速度,提高产品性能质量,进一步激活了市场。    “2015年,中国电动车市场渗透率(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例)首次突破1%,2018年已超过4%,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达到6%。”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发展迅猛、超出预期”,是我国电动车市场的显著特征之一。此外,电动车增长开始从政策的单轮驱动,转向“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比如,2017年前,北、上、广、深等政策推动型市场,占据了比亚迪电动车销量的70%,201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0%以下。    “在Aion S的订单中,来自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远超预期。”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说,过去,电动汽车的主力市场是北京等限牌、限行一线城市,但市场调查发现,由于安装充电桩方便,使用成本又远比燃油车低,四、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者开始对电动汽车产生浓厚兴趣。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CEO安聪慧举例说,刚刚上市的几何A,综合工况百公里耗电为13.5度,按北京市居民用电价格,1公里只要7分钱。而根据大数据测算,北京平均通勤距离为26.4公里,驾驶几何A每天通勤费用不到2元。另一项针对北京地区使用电动汽车成本的统计分析显示,同款汽车的电动版和汽油版相比,电动汽车的充电费用约为燃油汽车油费的1/5。    技术水平上台阶,八成纯电动车续驶里程超300公里    “截至2018年底,我国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265瓦时/千克,成本控制在1元/瓦时以下,提前达到2020年目标。较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了2.2倍,成本下降了75%。”苗圩介绍,此外,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和整车电控系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续驶里程高于300公里的比例,已经达到81%,系统能量密度140瓦时/千克以上的产品已成为主流,行业领先企业如吉利、比亚迪、广汽新能源、长安等部分产品NECD工况续驶里程超过了500公里。    “4年前,吉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当2021年补贴完全退出后,在那些纯电动车与燃油车享有同样路权和准购权的城市,如何打开纯电动私家车市场?”安聪慧告诉记者,吉利的答案是,针对安全、续驶里程、充电效率、成本等私家车用户痛点,打造最符合需求的产品。 为此,吉利已经在新能源研发及产业布局上投入超过300亿元,拥有了300多项技术专利。比如,为了提高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吉利采用液冷温控系统,可以实现最高55℃、最低零下30℃的安全保障。又如,鉴于风阻系数每降低0.01,将增加约10公里的续航里程,吉利设计了隐形门把手等七大模块,使几何A的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37,超越特斯拉Model S成为同级车全球第一。    国内其他骨干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加大研发力度,产品性能质量再上新台阶。比亚迪率先实现车规级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大规模量产,百公里电耗降低了约3%;广汽新能源率先量产了纯电专属模块化平台首款产品Aion S;上汽凭借智能热泵空调系统、实现全制动能量回收的智能电控制动系统,让荣威Marvel X以52.5千瓦时的装电量,实现了其他品牌75千瓦时装电量才能实现的续航里程。    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2万亿元,2025年迎来高速成长期    电动汽车的普及离不开配套环境的日益完善。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介绍说,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近30万个,私人桩46万个,充电设施总量达到了76万个。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苗圩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还有效带动了全球主流汽车企业加速转型,跨国企业纷纷加大投入,2020年前后,将国产上市各自的新能源车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国内外研究显示,2025年电池系统的价格将会达到100美元/千瓦时左右,而更严格的排放法规将提高燃油车的成本,纯电动汽车性价比会实现大的突破,迎来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乐观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伴随着电动汽车性价比超过燃油车,太阳能和风能等发电成本低于化石能源,市场将以强大的力量驱动电动汽车发展,并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智能电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产业链的调整和改造……“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
  • 《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109%,中国大陆占一半》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4
    • 2月14日,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报告称,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EVs)销量为650万辆,比2020年增长109%,占所有乘用车销售的9%。不过,受新冠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总量仅增长4%。 报告指出,2021年电动车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如果不受芯片短缺影响,全球每家汽车制造商将会售出更多电动车。具体而言: -全球售出的85%的电动车是交付给中国大陆和欧洲的客户。 -2021年,中国大陆共售出320万辆电动车,占所有新车销量的15%。 -欧洲销售了230万辆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19%。 -虽然需求在增长,但2021年美国销售的新车中只有4%是电动汽车,约为53.5万辆。 图源:CleanTechnica 全球销售的所有电动汽车有一半是中国大陆客户 2021 年,中国大陆销售了超过 320 万辆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比 2020 年销量多出 200 万辆。五菱宏光Mini EV依然是2021年中国大陆最畅销的EV车型。特斯拉占据了第二、三名,但Model Y 超过了 Model 3。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继续扩大产品阵容,拥有多款受欢迎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欧洲仍然是电动汽车采用率最高的地区 在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正越来越多的将产品系列电气化。2021年,欧洲电动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19%,交付230万辆汽车。特斯拉Model 3是2021年欧洲最畅销的电动汽车,但大众仍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制造商,奥迪、斯柯达和大众的几款车型销量很好。“在许多欧洲国家,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Canalys 分析师 Ashwin Amberkar 表示。 首批电动汽车皮卡将提振美国市场 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远落后于中国大陆和欧洲,2021 年新车中只有 4% 是电动汽车。特斯拉继续主导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略低于 60%。Canalys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Chris Jones表示,皮卡车将在2022年给美国电动车市场带来巨大的提升。Rivian 最早于 2021 年底交付,而福特和通用汽车分别对 F-150 Lightning 和 GMC Hummer 皮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1年头部电动汽车制造商 特斯拉以14%的份额引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2021年,Model Y开始在主要市场销售,并在中国大陆和美国迅速超过Model 3。特斯拉的汽车生产在中国大陆已经成熟,并将于2022年上半年在欧洲开始生产。2022年,特斯拉将专注于交付现有车型而不是推出新车型。 大众汽车以1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与2020年相比,其2021年的电动车销量翻了一番,并在欧洲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该集团近60%的电动车销售来自大众品牌,并得到奥迪、Cupra、保时捷、SEAT和斯柯达支持,从而在一系列电动车细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上汽通用五菱以11%的份额位居第三。?该集团大获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五菱宏光Mini EV在中国大陆遥遥领先。此外,上汽旗下宝骏、Maxus、名爵、荣威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比亚迪排在第四位,2021年电动车销量增长了200%以上,市场份额为9%。比亚迪在中国大陆推出了十几款车型,其中包括一些电动和混动版本。2021年底,比亚迪还推出了基于其新e-platform 3.0 平台的第一款车型,预计2022年将会基于该平台推出更多新车型。 Stellantis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6%。?欧洲流行的紧凑型汽车电气化版本是其成功的关键,标致、欧宝/沃克斯豪尔和菲亚特汽车都很畅销。Stellantis还将生产四个新的电动车平台,用于该集团14个品牌的车辆。 宝马集团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70%,获得了5%的市场份额。由于中国是最大的市场,2021年其最畅销的电动车是中国制造的宝马iX3。Mini Cooper SE是第二畅销的电动汽车,领先于老款 BMW i3。 现代汽车2021年的电动车市场份额为5%。这是因为现代和起亚的"双胞胎"车型表现良好。其中,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在2021年中期推出,同时现代Kona和起亚Niro在2021年销售良好。到目前为止,该集团比大多数竞争对手更好地应对了芯片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