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源所开发出石墨炔基新型高效非金属电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3-13
  • 燃料电池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装置,其中最新发展的金属-空气电池更是被寄予厚望。然而,金属-空气电池中阴极氧还原和正极氧析出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需要大量的贵金属催化剂,大大增加了电池的成本,阻碍了金属-空气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进程。青岛能源所碳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研究组,在制备高效低成本的金属-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前期的研究中,该研究组已经先后研究了氮掺杂的类型对基于碳材料的电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7, 9, 29744);制备了吡啶氮选择性掺杂的碳基催化剂(Nat. Commun. 2018, 9, 3376.);以及过渡金属-氮共掺杂的催化剂(ChemSusChem 2019, 12, 173;Carbon 2019, 147, 9)。证明了吡啶氮对提高碳基电催化剂性能的重要作用,并制备了一系列低成本、高性能的电催化剂材料。

      近期,该研究组成员基于前期工作,利用新型碳材料石墨炔特殊的化学制备方法,无需后掺杂,直接制备了只含有吡啶氮的吡啶石墨炔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吸收光谱(XAS)表明,所得催化剂中只含有吡啶氮。在电化学测试中,吡啶石墨炔表现出优于商业碳载铂催化剂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利用其作为锌-空电池阴极,其最大功率密度高于铂基锌-空气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并具有比铂基电池更加优异的充放电稳定性,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与吡啶氮距离最近的sp杂化碳原子为最佳的氧还原反应位点。此工作将为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反应位点的新型非金属催化剂材料提供新的思路。相关工作发表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期刊上(Appl. Catal. B: Environ. 2020, 261, 118234)。

相关报告
  • 《青岛能源所成功制备石墨炔基高效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24
    • 面临环境和能源方面的种种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网(Bloomberg NEF)报道,截止到2018年8月30日之前,全球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约达到400万辆。电动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的重要组件是其电池系统。其中,燃料电池采用氢气作为原料,产物为水,是一种污染少、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理想电池系统。然而,面临大规模商业化,燃料电池在成本方面还具有较大的阻力,其主要表现在电池阴极需要大量的贵金属铂基催化剂。铂基材料价格昂贵,储量有限,大大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可持续性、大规模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制备一种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储量丰富的新型阴极催化剂以替代铂基催化剂。   针对以上问题,在李玉良院士的指导下,青岛能源所黄长水研究员带领碳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研究组设计了一种苯环中部分碳原子与氢相连的新型石墨炔基碳材料(HsGDY)催化剂。该材料的设计和实现是在研究组前期成功合成与应用大量石墨炔基材料的基础上完成的。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 Commun. 2018, 9, 3376)上,并被选为Highlight工作。   得益于HsGDY的独特结构,在对其进行后处理过程中,碳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研究组准确控制了氮的掺入类型,选择性掺入对燃料电池阴极电催化最有效的吡啶氮原子,从而实现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同时,HsGDY具有六边形的大孔,其分子孔径达1.63 nm,有利于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传质。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吡啶氮掺杂的HsGDY在碱性条件下表现出了优于商业碳载铂催化剂的超高活性。其在0.85 V电位下的电流密度为商业碳载铂催化剂的1.6倍,同时具有比碳载铂更好的稳定性和抗甲醇中毒能力。吡啶氮掺杂的HsGDY作为新型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替代传统铂基催化剂,展现了巨大的潜力。这种通过碳材料结构设计,实现异原子的准确掺杂的方法,也为制备其他掺杂型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 《印度开发出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1
    •  印度研究人员近期开发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相较现有的铂基催化剂,新型催化剂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且稳定性和转化效率更高。   印度塔塔基础研究所、海得拉巴大学和印度科学与教育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5月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能源材料》杂志上发表相关报告称,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将少量硒和大量石墨烯进行化学反应时,会得到一种新的硒-石墨烯催化剂,不仅可用于燃料电池,且其成本低廉。此外,这种催化剂还可以有效解决燃料电池普遍存在的“中毒”效应问题。   研究人员解释说,当前燃料电池主要使用的铂基催化剂是由铂、钯和金等重金属通过单原子反应而来。以甲醇燃料电池为例,使用铂基催化剂时,一般经过几次反应循环后,甲醇就会到达负极并覆盖它,此时负极就会失效,但硒-石墨烯催化剂对这种“中毒”效应具有很高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