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锂离子电池寿命的新的罪魁祸首之一:单态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02
  • 锂离子电池有望为我们未来发展的道路带来一场革命,但电动汽车的电池将需要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以及重量/体积内拥有高功率密度。在当前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中,石墨阳极与包含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阴极配对,以允许锂离子在电池充电和放电时可逆地脱/插层。但是,其中一种常用的过渡金属是钴(Co),其价格十分昂贵。然而降低Co含量和增加镍(Ni)含量具有令人遗憾的副作用,即低电位下的氧的演变,这对电池的寿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现在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光子发射光谱技术证实:该单态氧(单态氧(Singlet oxygen,1O2),也称作单线态氧,是分子氧的顺磁性状态的一种通称,它不如分子氧的正常状态——三重基态(Triplet oxygen)稳定。单线态氧属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是普通氧(3O2)的激发态。总自旋为零,无顺磁性。单线态氧虽不是自由基,但因解除了自旋限制所以反应活性远比普通氧高。1O2在许多自由基反应中可以形成)是产生化学反应级联的和不可逆转电解质氧化的反应物种之一。Wandt等人将这一科研成果发表在了“Materials Today”杂志上。

    “单态氧会经历双分子辐射衰变,如果以足够高的浓度产生,就会发出光子。”Anna T. S. Freiberg解释道。“在对已知释放氧的不同活性材料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我们使用光电倍增管装置测量了这种光子发射。”

    当单态氧被释放时,它与电解质发生反应,用于消耗液体电解质,并因此使电池变干。除了活性材料表面上的贫氧层的电阻之外,气体形成还导致电池更高的内部压力并增加电池电阻。最后,电池分解的产物可以化学地侵蚀活性材料,导致阳极处的过渡金属溶解和阴极处活性锂的损失。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高电位/荷电状态下的析氧历史已经有十多年了。”Freiberg指出。“但科学家们观察到随着这种氧气的释放,电解质会发生分解,则是过去两年内的一个新的发现。”

    Freiberg及其同事的最新观察结果是过渡金属阴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有单态氧释放的第一个明确证据,并解释了伴随的电解质分解情况。

    Freiberg说:“有了这种在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充电过程中单态氧释放的明确证据,我们对这些材料内在老化机制的深入理解正在进行中。”

    研究结果表明:氧气释放的触发点是电荷状态,而不是潜在电位。稳定锂离子电池的晶格结构和测试潜在电解质对单态氧的敏感性,现在应该是改善锂离子电池寿命周期的有效途径。有了这种新的认识,我们可以探索和优化富Ni的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阴极材料,将其用于电池应用中,以取代目前高Co含量的选择,因为Co材料对于大规模商业化来说太昂贵。

相关报告
  • 《2019年油市低迷 美国页岩油或是罪魁祸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27
    • 12月25日,石油分析师Irina Slav撰文,解释了2019年油价保持低位的真正原因,即美国页岩油的繁荣。这抵消了OPEC+减产的效果,导致油价在供应突然大规模中断的时候也无法持续上涨。供应情况也对油价不利,国际能源署称,2020年初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可能会超过需求70万桶/日。即便如此,高盛和摩根大通最近纷纷上调了2020年油价预测,因为相信OPEC+将进一步深化减产。 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从整体上看,这一年对石油不利。尽管OPEC+实行了减产,某些产油国意外中断的石油量也非常大,但油价仍持续低于OPEC经济体认为合理的范围,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石油分析师Irina Slav给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就是美国页岩油的繁荣。 市场已经达成共识,认为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在抑制油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种观点似乎是不可挑战的。 所有的油价预测(包括OPEC的预测)现在都定期将美国石油产量增长作为非OPEC供应增长的主要原因,从而抵消了部分OPEC减产效果。 正是美国页岩油产量今年创下历史新高,使该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的热情度不断下降。当OPEC不是能源消费大国的单一大石油来源时,当另一个国家的石油日产量超过1100万桶而没有中断的风险时,市场的情绪就大不相同了,2019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呈现了这点。 利比亚油田的停产影响了油价,但仅持续了几天。即使是最近历史上最大的生产中断,即沙特石油基础设施遇袭,也无法让布油几天时间都维持在70美元以上。当然,和往常一样,有人假设,如果袭击导致中东爆发公开战争,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300美元,但这种假设是油价博弈的一部分,对实际价格几乎没有影响。 进一步的证据显示,美国石油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OPEC+最近深化减产的协议也未能推动市场,因市场原本预期将深化减产,并知道这无法阻止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 市场传出OPEC会议,该集团或俄罗斯官员的讲话后,油价通常会习惯性地上涨,因为OPEC和俄罗斯已经在生产方面建立了伙伴关系,但今年油价的上涨只是昙花一现。 基本面的预测对油价也没有帮助。 国际能源署在最新的石油市场报告中表示,2020年初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可能会超过需求70万桶/日。尽管OPEC+做出了努力,却还是无法阻止这种情况的出现,而这要归功于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国际能源机构表示,美国的产量将推动非OPEC石油供应增加230万桶/日,而石油需求的增长将继续放缓。 高盛和小摩纷纷上调油价预期,预测OPEC+将进一步深化减产 然而,看多石油的机构依然抱有希望。高盛和摩根大通最近纷纷上调了2020年油价预测。高盛上调了布油和WTI原油的前景展望,理由是预期OPEC+将再次降低每日石油产量,从而缓解市场上供应过剩的情况。摩根大通似乎也有同感,并且还指出,OPEC+深化减产是其上调油价预期的原因。 不过相信最负盛名的投行预测,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 但是,有迹象表明,即使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油价也可能攀升。 这些迹象包括国际贸易关系的改善,以及最近媒体的一篇报道,称银行对页岩钻探商越来越冷淡。像这样的消息很有可能改变低迷的市场情绪。 石油分析师Irina Slav指出,如果页岩油钻探商失去了容易获得现金的渠道将导致产量下滑,这可能彻底消除市场的冷漠态度。然而,就目前而言,对石油市场压倒性的情绪已经冷淡了很长一段时间。换句话说,她在暗示油价短期想快速上涨可能性不大。
  • 《新研究揭示HIV传播罪魁祸首及治疗新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2-11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协助这种病毒迁移如此之快的蛋白。他们发现如果缺乏这种蛋白,这种病毒就会滞留在细胞质中,在那里,它能够被细胞的病毒防御系统检测到。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1月22日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icaudal D2 facilitates the cytoplasmic trafficking and nuclear import of HIV-1 genomes during infection”。 论文通信作者、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斯特里奇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副教授Edward M. Campbell博士说,“通过阻止HIV-1的正常迁移,我们实际上将这种病毒变成一种坐以待毙的目标。” HIV-1感染并杀死免疫系统细胞,包括这项研究中使用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会让免疫系统瘫痪掉,使患者容易感染上常见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体。对具有健康的免疫系统的人而言,这些病原体通常是无害的。 在HIV-1侵入细胞后,它必须穿过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一旦进入细胞核中,HIV-1就能控制细胞,并进行自我增殖。但是穿过细胞质并不是容易的。细胞质由富含蛋白和线粒体等结构的液体组成。不过,病毒的大小使得它不能够通过细胞质进行扩散。 HIV-1能够通过被称作微管的管状轨道快速地到达细胞核。这种病毒将自身附着到一种被称作动力蛋白(dynein)的分子马达上,从而像轨道上的火车一样沿着微管进行迁移。 Campbell和同事们发现HIV-1登上列车所需的“车票”是一种被称作bicaudal D2(BICD2)的蛋白。HIV-1结合到BICD2上,从而招募动力蛋白。动力蛋白随后将HIV-1迁移到细胞核中。 这一发现使得开发一种阻止HIV-1结合到BICD2上从而将这种病毒滞留在细胞质中的药物成为可能。这将不仅阻止HIV-1感染,而且也让细胞有时间激活保护该细胞和它的周围细胞免受感染的抗病毒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