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杂志》于2月18日出版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生物统计学教研室等发表的论文“A familial cluster of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otential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文章报告了一个涉及上海2019-nCoV病例的家庭群集的流行病学特征。2例来自武汉,另外2例近期未离开上海。该研究指出其关于流行病学调查的证据表明,2019-nCoV在潜伏期存在潜在的感染性。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暴发的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相关的肺炎感染是否存在于潜伏期,尽管在以前的研究中曾报道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该研究报告了上海一个家族性的4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其中1例为88岁有行动困难的男性,只接触到他的无症状的家庭成员,这些家庭成员后来出现了症状。流行病学证据表明,2019-nCoV在潜伏期有可能传播。
2019-nCoV潜伏期的传染性是控制该病的一大挑战,特别是考虑到潜在的感染源、密切接触者的识别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以下是研究人员建议:首先,应将流行病学接触史作为判断潜在感染源的最重要参考,对接触史危险因素明确的相关人员应进一步加强隔离和防护措施。第二,确定密切接触者还应包括那些在潜伏期接触病例的人。第三,加快2019-nCoV高灵敏度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便于临床及密切接触者筛查感染者。第四,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正确使用防护装备,以减少2019-nCoV的暴露。最后,如有可能,应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集中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和医学观察。当需要家庭隔离和观察时,建立社区监督机制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