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大规模食品强化计划对全球锌摄入不足现象的影响》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 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5-02-11
  • 大规模食品强化计划对全球锌摄入不足现象的影响



    2024年7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K. Ryan Wessells在国际期刊《NATURE FOOD》(JCR一区,IF2023=23.6)发表了题为“Mandatory large-scale food fortification programmes can reduce the estimated prevalence of inadequate zinc intake by up to 50% globally”( 大规模食品强化计划对全球锌摄入不足现象的影响)的研究论文。

    摘要

    本研究分析了大规模食品强化(LSFF)计划对改善膳食微量元素摄入、尤其是锌摄入的影响。基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数据,研究估算了不同国家锌摄入不足的现状及实施高质量食品强化计划后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在40个锌缺乏被视为公共健康问题的国家中,实施包含锌元素的LSFF计划可将锌摄入不足的估算比例降低至50%。这表明,通过在主粮中添加锌并确保强化标准的行业合规性,LSFF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显著降低锌缺乏的发生率,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


    引言

    锌缺乏是全球性营养问题,尤其影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中孕妇和幼儿的健康。LSFF通过在加工食品中添加微量元素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本研究旨在估算在不同情境下,LSFF如何影响各国人口的锌摄入量,填补关于不同国家食品供给中锌含量与缺乏风险的研究空白,为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研究内容

    (1)研究设计与方法:通过FAO的食物平衡表数据及全球食品强化数据交换(GFDx),估算各国日均锌摄入量和不足比例。研究设计了三种情境:基础情境(无LSFF)、现行计划情境(包含现有锌强化标准)、以及新/对齐标准情境(即全面合规且对齐国际强化标准)。

    (2)锌强化计划的效果评估:在40个被认定为锌缺乏问题严重的国家,LSFF对锌摄入的改善效果显著。具体而言,“全面合规”情境下的锌强化预计可减少25%的不足风险,而“新/对齐标准”情境可在这些国家中将不足风险降至10%以下。

    (3)影响因素:锌强化的效果受制于食物工业化加工率、人口的日常锌需求及国家现有的食品安全法规。数据分析还揭示了一些障碍,如某些国家缺乏政策支持,导致锌强化效果受限。


    结论与展望

    研究表明,在锌缺乏严重的地区推进LSFF并改善合规性,可显著减少锌摄入不足现象,尤其对弱势人群有利。未来LSFF实施应结合国家特有的饮食模式和经济环境,以确保锌强化政策的有效落地。本研究为推动全球锌强化标准的统一及改善贫困国家营养状况提供了实证支持。


    图文赏析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4-00997-w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4-00997-w
相关报告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营养学系》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4-12-29
    • 这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营养学系创建的网站。该机构的研究包括:发育营养学、儿童营养,食物摄入的调节;慢性疾病发展和恶化过程中饮食对其调整以及个体易感性的作用。网站同时还提供了一些有关该机构教师、科研和教学计划的信息以及许多有价值的链接。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将对堕胎药物逆转程序进行测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3-27
    • 关于堕胎的争论似乎没完没了,一个新的参与者进入了这个领域,为药物流产提供了一种逆转剂。但是这个过程有科学依据吗?一项新的研究可能会对这些问题和担忧进行测试。 在互联网上,有一些网站为那些可能后悔服用第一轮化学堕胎药物的女性推广解决方案。化学堕胎包括两种药物,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通常相隔一两天服用。这项技术的支持者声称,对于那些改变对化学堕胎看法的妇女来说,所谓的“堕胎药丸逆转”是一个潜在的答案。据美国怀孕协会称,只有在服用了第一剂化学堕胎药后,才能进行堕胎药逆转程序。如果服用了第二剂药物,APA声称逆转过程不会起作用。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逆转过程包括在女性体内注射大量的孕酮。第一剂米非司酮会阻碍子宫对激素的吸收,而子宫是婴儿生存所需的激素。第二次注射是在第一次注射后的两天左右,会引起胎儿的宫缩。那些鼓吹逆转过程的人声称,大量注射黄体酮能有效逆转约55%的流产。然而,美国妇产科学院表示,约有一半选择不服用第二剂堕胎方案的妇女继续怀孕。美国妇产科学院指出,逆转疗法没有科学研究的支持。 这些说法即将受到检验。据NPR新闻,今天上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名医学研究员兼教授获得一项研究拨款,用于研究堕胎药物逆转技术支持者的说法。据NPR新闻的米切尔·克里宁报道,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计划生育研究上。据NPR新闻报道,Creinin现在将调查有关逆转过程的说法,他认为这些说法是可疑的。Creinin对大规模注射黄体酮表示担忧,他还表示,他认为“推广这种疗法可能会给孕妇带来误导,让她们误以为堕胎是可以取消的,从而造成潜在的危害。” 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报道,目前,有几个州已经要求进行堕胎手术的医生告知妇女,逆转治疗是一种选择。这些法律并没有阻止医生透露他们是否相信逆转疗法是有效或安全的。 Creinin在接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采访时说,他担心这些法律在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逆转过程的情况下获得通过。Creinin说,他希望进行一项正式的研究,能够明确地回答反转支持者的说法。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报道,他的研究将涉及40名怀孕44天至63天的女性,她们正寻求进行手术流产。 “作为研究的一个条件,女性必须愿意服用米非司酮,然后服用安慰剂或孕酮,米非司酮是通常会引发药物流产的初始药物,”NPR报道。 在两周内,Creinin将对这些妇女进行检查,看她们继续怀孕的比率是否有任何不同。他说,如果黄体酮能阻止米非司酮的作用,那么这项研究应该能显示出,在接受该激素治疗的女性中存在显著差异。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