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磷化铟在硅上生长用于光电子学》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设计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8-07-01
  • 香港科技大学(HKUST)一直致力于在硅(Si)衬底上直接生长磷化铟(InP)技术,为的是能在低成本平台上实现光电子单片集成。

    激光与轴上硅的集成是用于光子集成电路和光纤大规模网络互连的有效的、复杂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电子器件,它为当今的通信技术提供了动力。希望单片集成将降低晶圆键合所需的额外处理所产生的成本,并且还允许使用较大直径的基板来实现规模经济。

    V型槽Si通过用氢氧化钾溶液透过二氧化硅(SiO2)掩模进行蚀刻而形成。平行条纹以130nm间距制成。制备了具有800°C自然解吸的MOCVD硅表面。

    激光二极管的III-V生长于在400℃的沟槽的面上的10nm GaAs浸润层。发现润湿层避免了不均匀性和大的InP簇,这可能对进一步生长和聚结成薄膜有害。

相关报告
  • 《硅基单片砷化铟锑化物中红外光电探测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02-24
    •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华威大学在硅片上集成了单片砷化铟锑(InAsSb)中红外(MIR)光电探测器。这些器件采用“II型”结构,砷化铝镓化合物电子阻挡势垒夹在n型InAs / InAsSb超晶格(SLs)之间,形成“nBn”能带结构,提供了一个电子屏障和一个空穴屏障。 研究人员发现,3-5μm波长的MIR光谱范围内,硅光子学和热电冷却检测系统具有成本效益。以大面积焦平面阵列和MIR集成光子电路形式的低成本超紧凑系统将在气体传感、防御和医疗诊断中得到应用。 MIR系列中常用的材料是碲化汞镉(HdCdTe)合金。其装置生产成本高,需要低温冷却以减少暗电流。而nBn结构采用位于窄带隙吸收和接触层之间的宽带隙阻挡层,阻挡多数载流子的流动,而不是少数载流子。小偏压几乎完全落在分隔光生载流子的屏障上,这几乎完全消除了窄间隙材料中的电场,这极大地抑制了与结相关的Shockley-Read-Hall (SRH)暗电流,因此与传统的p-i-n光电二极管相比可有更高的工作温度。 材料生长开始于在4°切割的硅(100)晶片上通过490℃固体源分子束外延(SS-MBE)生长的17单层AlSb成核。成核包括优化的90°界面错配位错阵列,以促进缺陷的横向而非垂直传播。 不匹配的间距约为3.35nm。 经测试发现硅上生长的大量InSb探测器和在GaAs上生长的InAs / GaSb SL情况有所改善。这可归因于改善的GaSb / Si缓冲层的结构质量,以及InAs / InAsSb SL nBn设计提供的降低的缺陷灵敏度。
  • 《硅基单片砷化铟量子点雪崩光电二极管》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3-01
    • 美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具有低暗电流和高增益的(001)硅基单片砷化铟(InAs)量子点(QD)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结构。 该团队声称,该器件是首款具有低暗电流的硅单片InAs QD APD,适用于光纤O波段(1260-1360nm)通信。这些基于QD的APD享有与QD激光器共享相同的外延层和加工流程的优势,能促进与硅平台上激光源的集成。当考虑到高达323K(50°C)的高增益和低暗电流性能时,这些APD在超级计算机和数据中心内的节能互连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实验中,击穿电压随温度升高表明,雪崩而不是隧穿是主要机制。研究人员指出,33nA暗电流值比Si / Ge APD,Si上的InGaAs / InAlAs APD和最近异质地集成在Si上的InAs QD APD降低了两个数量级以上。由于APD设备中的混合注入,噪声很大,需要进一步降低噪声。该团队打算使用分离吸收,电荷和倍增雪崩光电二极管(SACM-APD)结构,以降低噪声和提高速度。 对调制信号的响应显示,其3.dB带宽为2.26GHz,偏置电压为-6V,在-15.9V时减小至2.06GHz。研究人员将减少归因于较高的反向偏置下的雪崩累积时间。电阻电容(RC)限制的带宽估计为5.16GHz。研究人员计划使用半绝缘硅衬底或厚的苯并环丁烯(BCB)/ SU8层来改善RC性能,以减少寄生电容效应。 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调制在-3dBm功率下的性能产生了睁眼图,数据速率高达8Gbit / s。 使用2.5Gbit / s序列时,在-15.9V偏置下,误码率(BER)显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