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2量子点修饰的MoS2实现碱性介质环境高效裂解水产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18
  • 二硫化钼(MoS2)是非常有前景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广泛用于酸性介质中的催化析氢反应(HER),但其缓慢的水解离过程导致在碱性条件下的HER反应非常缓慢,使该类催化剂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改善上述催化剂在碱性介质环境中水分子的吸附和解离能力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Wenping Sun教授课题组采用湿化学法设计制备了二硫化锡(SnS2)纳米量子点修饰的MoS2/ SnS2异质结催化剂,显著增强了催化剂对水分子的吸附和解离能力,从而增强了其催化裂解产氢性能。研究人员采用两步水热反应分别制备了MoSe2纳米片,随后通过原位超声沉淀方法将SnS2纳米量子点吸附到MoSe2表面。透射电镜表征显示,SnS2量子点均匀地分散在MoSe2纳米片表面,平均尺寸3-5 nm;且呈现出了MoS2和SnS2两套特征晶格条纹,表明形成了MoS2/ SnS2异质结。X射线电子谱(XPS)显示制备的样品含有Mo、Se、Sn和S元素,进一步证实了样品的MoS2/ SnS2异质结;此外XPS测试结果还发现形成异质结后Mo3d和Se3d束缚能分别向低能带偏移了0.2和0.3eV,而Sn3d峰正向偏移了0.5 eV,表明电子从SnS2转移到了MoSe2。这种在界面处电荷的再分布有利于增加水分子的吸附,并提高MoSe2的导电性。接着研究人员分别将MoS2和MoS2/SnS2置于1摩尔的氢氧化钾(KOH)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10mA/cm2电流密度下,没有SnS2量子点修饰的MoSe2的过电位为367 mV,塔菲尔斜率为147 mV/dec,质量比活性为147 mA/mg,而有SnS2量子点修饰的MoS2/SnS2异质结催化剂过电位降至285 mV,塔菲尔斜率降至109 mV/dec,质量比活性大幅提升至559 mA/mg,表明SnS2量子点修饰显著增强了催化剂的反应动力学和催化活性。为了探究其催化性能增强的内在机理,研究人员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水分子在MoS2、SnS2和MoS2/SnS2的基面和边缘位点的吸附强度,结果表明SnS2的引入增强了MoS2对水分子的吸附能力并加速了水的解离;另外,SnS2的基面和边缘位置也有利于水分子的吸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MoS2/SnS2对水分子的吸附和解离动力学速率,进而增强了催化性能。

    该项研究设计制备了全新的非金属MoS2/SnS2异质结催化剂,引入SnS2增强了MoS2对水分子的吸附和解离能力,进而增强了催化活性,为设计开发高效碱性裂解水产氢的非金属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Nano Energy》 。

相关报告
  • 《无镉量子点修饰催化剂实现可见光驱动高效光解水产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5-27
    • 半导体量子点/分子催化剂,是当前被广泛研究的一类光催化裂解水产氢的复合催化系统。但是,一方面传统的分子催化剂一般是稀有金属配位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价格昂贵;另一方面,高吸光特性的量子点大部分含镉金属,有毒。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效的绿色(无镉)量子点/非稀有金属分子催化剂复合催化系统。 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M.-N. Collomb教授课题组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廉价、无镉、高效核壳结构量子点/钴金属配合物复合催化材料。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微波活化方法直接在水中制备得到由硫化锌(ZnS)壳包裹硫化铟铜(CuInS2)核心的核壳结构量子点CuInS2/ZnS,投射电镜表征显示量子点的平均尺寸为 2 nm,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结果显示,量子点从350 nm到650 nm紫外可见光区域都有着良好的光吸收特性。随后将CuInS2/ZnS量子点与钴基分子催化剂四氮大环化合物Cat1结合形成复合光催化材料,该复合催化剂整合了优异的可见光吸收特性、无机半导体的高稳定性以及分子催化剂的高催化功效多重优点。在pH=5.0、以抗坏血酸盐(NaHA)作为电子给体的情况下,新型的复合催化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展现出极其优异的催化裂解水产氢效能,平均单个量子点的催化周转次数为1100,而周转频率则达到了1.59 mmol_H2gQD-1h-1,这是迄今为止无镉量子点/分子催化剂复合体系的最高周转频率。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分子催化剂的影响,在pH5.0的条件下,没有Cat1的对照实验中,可见光照射70小时后仅产生13.3 μmol 氢气,而含有Cat1氢气量则翻了几十倍达280 μmol,表明产H2的关键是CInS2/ZnS量子点与钴分子催化剂相结合。并且,该新型复合催化材料可以在光照下连续稳定产氢超过90小时,该催化材料具备了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该项研究开发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廉价、无镉CuInS2/ZnS量子点/钴基分子催化剂复合催化材料,具备了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化学稳定性,实现可见光驱动的高效光解水产氢,为新型高性能绿色光催化剂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刘竞 郭楷模)
  • 《富磷CoP2催化剂助力高效稳定裂解水产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05
    • 通过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是一种绿色的能量转换技术,被称为是光化学研究领域的圣杯。然而,目前高效的催化剂主要采用贵金属体系,成本高昂且储量有限,阻碍了氢能的规模化应用。因此亟需开发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的新型高效催化剂。美国维克森林大学Scott M. Geyer教授课题组牵头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利用改良的热注入法合成了富磷的磷化钴(CoP2)纳米颗粒催化剂,将其用于制备光电极应用于裂解水产氢,展现出了与贵金属Pt相当的催化活性,且具备良好化学稳定性。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富磷状态下CoP2催化活性,计算表明富磷状态不仅可以从物理上阻止氢原子(H)在多重Co原子上的过度吸附,而且可以稳定H在单个Co原子上的吸附,这有利于水裂解产氢。随后研究人员通过原子沉积法(ALD)在P型硅(p-Si)衬底上沉积一层铝掺杂的氧化锌(Al-ZnO, AZO)薄膜,继续利用ALD在AZO上沉积一层TiO2薄膜,最后接着利用改良的热注入法在TiO2上面制备了一层富磷的CoP2纳米晶催化剂薄膜,从而合成了p-Si/AZO/TiO2/CoP2复合光电极。为了对比研究,作者也制备了CoP和Co2P催化剂,随后将上述制备的不同催化剂电极置于0.5 摩尔的硫酸溶液中进行催化活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39 mV、53 mV和88 mV过电位下,分别获得了10 mA•cm-2、20 mA•cm-2和100 mA•cm-2电流密度。其37 mV过电压条件下的催化活性与贵金属相当,而要达到相同催化性能,CoP和Co2P过电压要分别达到65 mV和52 mV。而CoP2、CoP和Co2P塔菲尔斜率分别为32、41和58 mV dec-1。上述结果表明,富磷的CoP2拥有更加优异的催化裂解水产氢性能。在上述酸性电解质中连续工作36小时后,基于CoP2的电极催化活性基本没有衰退,即使60个小时,也仅仅衰减7.73%;相反,36个小时后商用的Pt/C催化电极大幅衰减了21.1%;表明了CoP2具备了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该项研究精心设计制备了富磷的CoP2催化剂电极,表现出了与贵金属Pt相当的水解产氢的催化活性,而且具备了更优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为设计高效、稳定、经济的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指明了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