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出口发力前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18
  • 2021年,伴随着海外光伏项目逐渐回暖,新能源产品需求旺盛。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秘书长张森预计,今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有望同比上涨20%左右,随着产业扩产产能不断释放,出口量有望进一步上升到15%以上,超过90GW。

    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及全球经济快速下滑的大环境,中国光伏企业依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合计182.3亿美元,同比增长5%;出口量合计80.75GW,同比大幅上升21%。“2020年下半年,随着中国国内疫情管控好转,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中国光伏制造实现了服务全球的目标。”张森表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46.61亿美元,同比上升1.2%;出口量22.09GW,同比大幅上升21.9%。在出口市场分布上,前十大海外市场主要有荷兰、越南、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出口金额合计占比约为总出口额的2/3以上。其中,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欧洲市场数量最多,达29GW,实现大幅增长27%;出口越南实现翻倍式增长,数量超过11GW。

    据光伏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124.6GW,同比增长26.4%,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超过60%光伏组件用于出口,2020年全年出口量超过80GW。

    十多年来,中国光伏行业从过去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困境发展至今,已成长为中国为数不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全球的行业。虽然,去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实现了增长,但原料和运费“两头暴涨”的压力给光伏企业出口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原辅料成本的快速上升直接导致部分中小光伏组件企业亏损。”张森表示,如2020年第四季度,光伏组件主要原料多晶硅价格涨幅已超过60%。

    海运费用飙升削减了光伏出口企业的利润。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海运价格快速上涨。据企业反映,2020年10月以后,仅海运费一项增加的成本就占产品成本的5%~ 7%甚至更高,加之汇率波动,出口订单履约直接吞噬了本就很微薄的利润,有企业甚至因此“由微利到巨亏”。

    从产业端长期来看,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必将回落。“随着价格传递到组件后,组件价格的下降将成为扩大出口的积极因素。此外,随着光伏玻璃企业新增产能逐渐投产,2021年光伏辅材辅料产量不足的矛盾将大为减轻,国内光伏组件的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张森表示。

    据国内外机构普遍预测,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大幅增长到160GW~170GW,中国新增装机约为50GW~60GW,海外需求超过100GW,市场空间较大。

    虽然全球主要市场的可再生能源需求都很旺盛,政策层面频频利好,但中国光伏行业依然面临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标准不统一,供应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海外投融建一体化经验不足等挑战。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光伏出口发力前行,海外项目逐渐回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19
    • 2021年,伴随着海外光伏项目逐渐回暖,新能源产品需求旺盛。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秘书长张森预计,今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有望同比上涨20%左右,随着产业扩产产能不断释放,出口量有望进一步上升到15%以上,超过90GW。 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及全球经济快速下滑的大环境,中国光伏企业依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合计182.3亿美元,同比增长5%;出口量合计80.75GW,同比大幅上升21%。“2020年下半年,随着中国国内疫情管控好转,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中国光伏制造实现了服务全球的目标。”张森表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46.61亿美元,同比上升1.2%;出口量22.09GW,同比大幅上升21.9%。在出口市场分布上,前十大海外市场主要有荷兰、越南、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出口金额合计占比约为总出口额的2/3以上。其中,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欧洲市场数量最多,达29GW,实现大幅增长27%;出口越南实现翻倍式增长,数量超过11GW。 据光伏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124.6GW,同比增长26.4%,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超过60%光伏组件用于出口,2020年全年出口量超过80GW。 十多年来,中国光伏行业从过去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困境发展至今,已成长为中国为数不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全球的行业。虽然,去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实现了增长,但原料和运费“两头暴涨”的压力给光伏企业出口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原辅料成本的快速上升直接导致部分中小光伏组件企业亏损。”张森表示,如2020年第四季度,光伏组件主要原料多晶硅价格涨幅已超过60%。 海运费用飙升削减了光伏出口企业的利润。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海运价格快速上涨。据企业反映,2020年10月以后,仅海运费一项增加的成本就占产品成本的5%~ 7%甚至更高,加之汇率波动,出口订单履约直接吞噬了本就很微薄的利润,有企业甚至因此“由微利到巨亏”。 从产业端长期来看,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必将回落。“随着价格传递到组件后,组件价格的下降将成为扩大出口的积极因素。此外,随着光伏玻璃企业新增产能逐渐投产,2021年光伏辅材辅料产量不足的矛盾将大为减轻,国内光伏组件的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张森表示。 据国内外机构普遍预测,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大幅增长到160GW~170GW,中国新增装机约为50GW~60GW,海外需求超过100GW,市场空间较大。 虽然全球主要市场的可再生能源需求都很旺盛,政策层面频频利好,但中国光伏行业依然面临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标准不统一,供应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海外投融建一体化经验不足等挑战。
  • 《我国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05
    • 去年,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大增超四成;光伏产品出口连续4年超过2000亿元。在产业高歌猛进发展的同时,光伏企业也面临供需失衡、利润萎缩问题。业界专家分析,今年光伏市场需求仍具韧性,供给侧改革将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 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领跑全球 从过去的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显著的竞争力,短短十几年间,光伏已成为我国自主可控的优势产业,在制造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体系等方面领跑全球。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数据表明,我国光伏新增装机的势头非常迅猛。 作为出口走俏的“新三样”之一,光伏是我国绿色贸易领跑全球的代表。近日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光伏产品已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 但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作为光伏组件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价格持续下探。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国出口太阳能电池77.9亿个,同比增长38.2%,但全年出口金额305.98亿美元,同比下滑30%。 太阳能电池出口量增价降,是当下行业深度调整的冰山一角。作为强周期行业,回顾光伏的发展历程,曾遭遇过2008年金融危机、2012年欧美“双反”冲击、2018年光伏补贴退坡三次周期调整。而当下,光伏正处在第四次周期调整过程中。 硅片和电池价格迎供需拐点 近日,多家光伏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隆基绿能预计去年净亏损82亿元至88亿元,通威股份预计亏损70亿元至75亿元左右。这两家企业都是光伏组件产业链的头部企业,2023年净利润均超百亿元,去年则由盈转亏。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光伏行业激烈竞争,反映出当前光伏组件产业链各主要环节的同质化问题。中金公司近日研报分析,高价格带来的高盈利刺激大量产能在2023年落地,而随着供需形势扭转,导致产业链价格从2022年底的高点开始震荡下跌,至2024年下半年价格已基本见底。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去年1至10月,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5%,硅片价格下滑超45%,电池组件价格下滑超25%。供需失衡致使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招投标市场屡屡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情况。 2024年10月,光伏行业协会牵头16家企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推动行业自律发展。工信部也大力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去年底今年初,光伏硅料、硅片、电池价格终于迎来供需拐点和价格反弹。 1月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当周硅片价格显示,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涨至1.55元/片,涨幅达9.15%,这是近两年以来硅片价格的最大涨幅。 底部调整中优胜劣汰提速 “行业发展好的时候,企业都往里面砸资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目前光伏所面临的正是行业周期问题,底部调整将会加快优胜劣汰。 “光伏行业供给侧拐点已至,全球需求增长仍具韧性。”华福证券最新研报认为,从供给方面看,当前行业减产、反内卷等自律共识已形成,供给侧改革预计贯穿2025年全年,有望助力行业尽快走出供给过剩的困境。 展望2025年,晶科能源表示,随着光伏产业持续深度调整,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面临快速出清。在行业自发性调整下,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加速再平衡。 展望未来,光伏技术迭代升级可能成为解决同质化问题的抓手。业界判断,未来几年,光伏行业将迎来更多技术创新和突破,转换效率更高的BC技术电池、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等有望成为市场主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