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S 模型的AI 素养教育创新实践》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24-12-26
  • 将阅读推广作为推进AI 素养教育的重要路径,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多层次的服务内容寓教于阅,全方位匹配AI 素养多维内涵。针对认知塑造、动机维持、信心建立等关键问题,引入ARCS 动机模型设计AI 素养教育环节,形成“吸引关注、激发兴趣(A)—关联需求、强化动机(R)—辅助应用、增强信心(C)—创设情境、提升满意度(S)”的完整链条,发挥图书馆整合资源、创新服务与深入互动的平台优势,构建融合阅读推广的素养教育模式,帮助学习者建立提升AI 素养的主体自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ARCS 模型的AI 素养教育推进策略。
  • 原文来源:http://www.libraryjournal.com.cn/CN/,http://www.libraryjournal.com.cn/CN/Y2024/V43/I403/61
相关报告
  • 《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嵌入数字素养教育研究》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饶海侠
    • 发布时间:2024-09-28
    • 在全球加速步入数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先进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格局使得不少国家和地区陆续暴露出数字均等化程度与区域发展水平的正向关联, 亟待大力培养公众的数字化意识、 数字技术知识、 数字技能和数字化应用能力。2023年6月10日,雷晓燕等在《现代情报》中发表了《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嵌入数字素养教育研究》一文。文章基于数字生态下全域升级的数智融合使得数字素养成为个体生存技能,结合超大规模的跨模态智能算法模型的技术解构和应用价值,描绘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嵌入数字素养教育的模块组成与风险对策。通过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嵌入数字素养教育的有序化,为构建全民普惠的数字素养教育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实现数字社会公平发展。 1、研究内容 本文在系统梳理数字素养教育的庞大受教群体、 复杂教学内容、 终身培育需与参差教学环境的基础上, 积极勾勒在完整的培育周期内充分嵌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数字素养教学情境、 教学资源、 教学流程和教学反馈的科学框架, 全方位助力培养受教群体的数字创新思维与数智社会责任感。 文章阐述了数字素养内涵的转变与数字素养教育需求,以及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解构与应用价值,确定了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嵌入数字素养教育的模块组成有(1)虚实融合的数字素养情境教学模块;(2)智能处理的数字素养教学资源模块;(3)数智协同的数字素养教学流程模块。描述了大模型下AIGC嵌入数字素养教育的模块组成和风险对策,从简单文本、图形或音频数据生成到复杂结构的超大规模和超多模态的AIGC的发展历程。讨论了AIGC的覆盖范围、交互状况、展示形式和应用场景以及数字素养在数智化转型中的变化,包括云计算、Web3、深度学习等数字技术知识。强调了数字素养教育的多态融合发展态势。 2、研究结论 文章指出AIGC在数字素养教育中有很大的作用: 1 通过大模型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有序优化,可以为构建全民普惠的数字素养教育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2. AIGC在数字素养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数字社会的公平发展。 3. 论文提出了四个主要模块,包括情境教学、教学资源、教学流程和教学反馈,这些都是AIGC可以嵌入和发挥作用的领域。 4. 识别了在AIGC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错漏风险、诚信风险和侵权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 5. 建议采用可解释的偏离模型和强化生成风险的流程治理,以确保AIGC应用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6. 强调了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机协同在AIGC应用中的重要性。 7. 提出了逐步构建全民受益的智能化数字素养终身培育体系的目标。 8. 通过AIGC的嵌入,可以推动数字社会的健康发展。 论文的结论强调了AIGC在提升数字素养教育质量和效率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同时,文章也意识到了潜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全球进展与展望》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4-07-15
    • [目的/意义]探讨和总结AI素养教育的全球发展现状与趋势,明晰高校开展AI素养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并以此提供优化策略。 [研究设计/方法]以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等发布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研究论文等各种研究资料为基础探索AI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以采莓模式分析国内外29所高校在AI素养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举措。 [结论/发现] AI素养教育与AI教育存在明显的界限与联系。国际政策导向在推动AI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AI素养教育框架缺失。高校开展AI素养教育实践的施教者主要是学院、学习发展中心和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教育内容涉及知识、技能、态度伦理价值观等方面。高校开展AI素养教育需要制定与优化教育框架、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关键作用、实施多元化教育策略并基于KSAVE充实教育内容。 [创新/价值]洞察AI素养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剖析高校AI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并以此提出优化策略,为高校AI素养教育领域的推广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