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杆菌感染与疫苗研发》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2-29
  • 结核病仍然是仅次于HIV/AIDS的致人死亡数量排名第二的传染病。由于多重耐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结核菌株的出现以及与HIV的合并感染,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形势更为严峻。虽然卡介苗在许多国家被使用了近一个世纪,它却无法保护成年人肺结核,甚至还会在HIV阳性人群中引发播散性卡介苗病。既然使用卡介苗不能够消除结核杆菌感染或预防结核的发病及复发,迫切需要新型疫苗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和免疫治疗。基于此,来自香港大学的3位研究人员对结核流行状况、结核杆菌与宿主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结核病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2月26日发表在Tuberculosis上。

相关报告
  • 《PNAS:开发结核杆菌疫苗的新思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1-27
    • 最近,来自南汉普顿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有效抵抗致命性感染病的有效疫苗。 结核杆菌(TB)是世界上杀伤性最强的病原微生物,每年有将近170万人死于结核杆菌感染。这类呼吸道疾病目前变得对抗生素越来越耐受,但尽管经历了20年的研究,目前仍没有有效的结核杆菌疫苗的面世。 今年来的研究重点都在常规人源T细胞对结核杆菌也异性蛋白质片段的特异性识别,而如今研究者们则发现了结核杆菌表面的特定脂质分子能够引发“非常规”T细胞的免疫反应。 在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种叫做分枝菌酸的脂质分子,该类分子对于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者们发现了分枝菌酸在与常规T细胞表面CD1b蛋白结合之后其几何构象、化学组成以及运动能力的变化特征。 该文章的首席作者,来自南汉普顿大学的Salah Mansour教授称:“这一发现对于TB患者的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利用合成的分枝菌酸类似物能够靶向被T细胞所识别”。 “我们的这一发现能够帮助开发新型的抵抗TB感染的有效疫苗”。该研究结合了细胞免疫学、合成生物学以及计算化学等手段,合成的脂质分子则是由Bangor大学化学学院的研究者们提供的。 这项研究是南汉普顿大学免疫学家、计算化学家以及感染学专家等合作的成果。合作者之一,来自Bangor大学的研究者Juma'a Al Dulayymi博士称这一结果对于提高抵抗TB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 《针对感染期高表达结核杆菌基因的免疫信息学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09-22
    • 对于疫苗研发而言,最重要的靶标是感染期微生物体内一些高表达的蛋白质。据报道在感染不同阶段,体内许多结核杆菌(Mtb)蛋白也会被表达。基于此,来自胡志明市生物技术中心、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古巴芬莱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感染不同阶段人和动物体内的Mtb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已公开),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6月25日在Tuberculosis上发表。 研究人员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从中选出了在感染活动期、潜伏期和再激活期均得到高表达的38种蛋白,并采用HLAPred对其中的T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采用BCEPred联合ABCPred对其中的B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对于每一种被选中的蛋白来说,同时包含T细胞和B细胞表位的区域即可被看作是设计抗结核疫苗的重要参考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