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新研究有助于治疗移植后感染反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malili
  • 发布时间:2021-03-01
  • 2021年2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新疗法,可以保护免疫抑制的患者免受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的侵害。他们的研究表明,某些表观遗传抑制剂会暴露并有助于消除休眠的HCMV感染,这些感染通常会重新激活,从而在这些脆弱人群中引起严重的疾病和死亡。根据临床试验,他们提出的“休克和杀死”治疗策略为在世界范围内移植患者提供了希望。

    目前,英国约80%的人口感染了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可能高达95%。该病毒可以在我们的白细胞中保持休眠状态数十年,并且如果在健康的个体中重新激活,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HCMV激活可能是毁灭性的。

    尽管科学家尚未了解两种病毒之间的关系,但已在COVID-19患者中鉴定出HCMV激活的现象。移植受者的重新激活或再次感染可导致严重疾病,包括器官排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

    全球每年有超过200,000例肾脏,肺和干细胞移植手术发生,其中一半以上的病例发生HCMV激活。由于科学家尚未完全了解的原因,免疫抑制剂似乎会鼓励病毒重新激活以及损害患者抵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没有针对HCMV的有效疫苗,抗病毒疗法通常被证明是无效或有害的。

    现在,来自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的研究小组确定了一种可以显著减少这些破坏性再激活事件的药物类型和治疗策略。该研究今天发表在《 PNAS》杂志上,描述了科学家如何将感染HCMV的血液样本暴露于广泛的“表观遗传抑制剂”(广泛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希望促使潜伏病毒产生蛋白质或可靶向抗原,对我们的免疫系统可见。

    他们发现,其中一类特殊的药物“溴结构域抑制剂”通过迫使病毒将其隐藏的遗传指令转化为蛋白质,成功地重新激活了该病毒。然后,这使血样中的T细胞能够靶向并杀死这些以前无法检测到的感染细胞。

    该研究是首次确定人类宿主溴结构域(BRD)蛋白参与HCMV潜伏期和再激活的调控,但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休克杀灭”治疗策略来保护移植患者。

    主要作者Ian Groves表示:“我们希望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和开始服用免疫抑制剂之前清除患者的病毒库,因为这将使他们极易受到病毒的激活。”(生物谷 Bioon.com)

    资讯出处:Scientists launch a pre-emptive strike on deadly post-transplant infection

    原始出处:Ian J. Groves el al., "Bromodomain proteins regulate human cytomegalovirus latency and reactivation allowing epigenetic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NAS (2021).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2023025118

相关报告
  • 《PNAS:新分子标记有助于判断癌症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0-09-13
    • 2020年9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对于许多患有不同类型癌症的人来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有效地增强其免疫系统以抵抗疾病的发展,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这些药物中受益。现在,由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和哈佛医学院(HMS)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方法,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临床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能表明哪些患者会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产生反应,哪些患者应采用其他策略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方法,将乳腺癌肿瘤植入小鼠体内,然后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治疗。 “我们首先开发了一种切除和反应的双侧肿瘤模型,在该模型中,我们将一只乳腺肿瘤置于小鼠乳房的每一侧。然后,我们移除一个肿瘤以评估肿瘤的微环境,并监测另一种未切除的肿瘤的反应。”主要作者Ivy X. Chen博士解释说。使用这种模型系统,研究人员发现,在治疗开始后的早期,对疗法有反应的小鼠肿瘤组织附近包含更多的可杀死癌症的“细胞毒性” T免疫细胞,以及更少的某些免疫抑制类细胞。 肿瘤内细胞毒性T细胞的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揭示了区分响应者和非响应者的独特基因特征-具体来说,响应性肿瘤中存在T细胞活化信号,而非响应性肿瘤中存在T细胞衰竭信号。 “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这些反应性和非反应性肿瘤的基因特征与免疫治疗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的反应性和非反应性基因特征显著相关。 这项研究的影响可能超出了鉴定新标志物的范围,从而可以预测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MGH和A.W.Steele实验室主任,共同作者Rakesh Jain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突出了研究肿瘤微环境的动态免疫调节对了解免疫疗法的潜在益处的重要性。我们希望扩展这一方法,以研究和发现其他类型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和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生物谷 Bioon.com) 资讯出处:Markers may predict patient response to immune therapy of cancer 原始出处:Ivy X. Chen el al., "A bilateral tumor model identifies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respons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PNAS (2020).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2002806117
  • 《PNAS: 长效药物有助于治疗HIV》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8-25
    •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犹他大学健康科学家与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注射的药物,可以阻止HIV进入细胞。这种新药有可能为感染提供长期的保护,而副作用则更少。 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美国医学会大学Michael S. Kay博士说:“与其他批准的药物相比,这是一种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毒的新方法,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它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帮助耐药性的患者受益。” 该研究发表在《PNAS》杂志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约有170万人新感染了艾滋病毒。目前有超过3800万人感染这种病毒。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即所谓的“药物鸡尾酒”,显著提高了此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它也很昂贵,通常具有严重的副作用。此外,由于艾滋病病毒经常突变,因此耐药性一直是一个挑战,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药,以产生更有效的联合疗法。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独特的名为CPT31的药物,该药物靶向HIV融合机制中很少突变的关键结构。 由于CPT31不会在体内降解。因此,它们的使用寿命比天然多肽更长,因此特别适合作为长效可注射制剂。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Brett Welch说:“ 该药物除了在体内具有持久性外,还不会被免疫系统攻击,从而防止自体免疫反应。我们希望CPT31能够以较低的剂量和减少的副作用提供延长的病毒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