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现超大型远景锆石矿床,实现我国找矿重要突破》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7-25
  • 近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在库拜盆地北缘的新生代地层中首次发现了超大型古河湖相锆石砂矿床——宇海锆石砂矿床。该矿床潜在资源量超过200万吨,显著提升了我国锆矿资源储量,缓解了高达90%以上的对外依存度。锆石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含锆矿物,我国现有的锆矿床类型虽多,但大多不具备工业开发价值,仅滨海沉积型锆石砂矿可以实现工业化开采。然而,这种矿床正面临品位下降、环保压力增大以及成本上升等问题。因此,急需发现新类型的锆矿床以满足国内巨大的需求。宇海锆石砂矿床主矿体产于古近系渐新统阿瓦特组、新近系中新统吉迪克组和康村组,整体为三角洲-湖泊沉积环境。矿床岩性为松散-半固结的含砾中-粗粒砂岩。初步圈定了三条矿化带,ZrO?含量在0.10%~0.45%之间。选矿试验表明,通过“磨矿-重选-粗精矿再选-两段磁选”联合工艺可获得Zr(Hf)O?质量百分含量60.51%的锆英石精矿,符合四级品质量标准,具备开发潜力。该矿床不仅储量巨大、前景良好,而且开采运输成本低、选矿工艺成熟、伴生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这一发现为我国乃至全球锆矿资源的勘查工作提供了新的战略思路与方向,显著提升了我国锆矿资源保障程度,对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Y1NDY0NA==&mid=2247582697&idx=2&sn=389d9d7e34983724b43418ed44485369&scene=0#wechat_redirect
相关报告
  • 《黑龙江新发现一超大型石墨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01
    • 从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该省日前在双鸭山市西沟探获一处超大型石墨矿床。经评估,该矿潜在经济价值可达1000亿元以上。这是国内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为尽快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地质勘查三年专项行动重要部署。黑龙江省有色地勘局作为全省地质找矿的主力军之一,举全局之力推动“三年地勘专项”工作。历经四年艰苦勘查,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七〇一队在双鸭山市西沟探获超大型石墨矿床。 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矿石类型以石墨片麻岩型为主,属于大鳞片晶质石墨,共发现晶质石墨矿体62条,经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评审,提交工业矿体(333)+(334)石墨矿石量33551.19万吨,矿物量2337.61万吨,平均品位6.97%。其中(333)占资源量总量的95.22%,总剥采比为1.69:1。 石墨属于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是生产石墨烯的重要原料,石墨烯也因其在能源、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而被誉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材料”“21世纪材料之王”。双鸭山西沟石墨矿属于优质石墨资源,且储量大、易开采、成本低。
  • 《我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1-09
    • 1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分布格局,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各省(区、市)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锂矿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其中,新发现的西昆仑—松潘—甘孜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长达2800千米,累计探明资源量650余万吨,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极大丰富了我国锂矿种类,拓展了找矿范围,引领了新疆、四川、青海等地锂矿找矿行动,为我国锂矿勘查开发提供了新方向。 此外,经过调查评价,我国盐湖锂新增资源量达1400余万吨,跃居成为仅次于南美锂三角和美国西部的全球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在江西等地区攻克锂云母提锂技术难题,提高了锂云母型锂矿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新增资源量超1000万吨。这一突破将促进湖南、内蒙古等地区形成找矿新局面,成为锂资源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