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驱动的清代驿站给驿制度知识抽取及知识发现研究》

  • 编译者: 张源枝
  • 发布时间:2025-10-20
  • [目的/意义] 驿站对古代政治、经济及军事等发展与运行具有重要价值,清代给驿制度详细规定了哪些群体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驿站和使用驿站时马匹、车辆、船只、经费供给等具体事项。应用大模型技术从知识抽取及知识发现角度研究清代给驿制度,有助于深入探索清朝中央集权制下的政令上传下达以及清朝经济、军事与安全治理、文化与外交等方面平稳发展与驿站之间的紧密联系,助力古驿站文化数字化传承与知识化开发。[方法/过程] 收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清代驿站给驿制度相关文本,基于本体与知识元理论,设计清代驿站给驿制度知识抽取体系,包括“政策”等实体及“政策_提及_事项”等关系,运用当下先进的大模型技术对清代驿站给驿制度进行知识抽取,抽取结果存储于图数据库Neo4j中并进行相应的知识发现。[结果/结论] 基于知识抽取及存储,发现清代驿站给驿制度呈现继承性及稳定性等特征,清代驿站给驿制度与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发展紧密关联,清代驿站与军事战争、自然灾害历史事件相关联,清代驿站在文书传递及其他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关报告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红色档案资源交互式知识发现研究——以《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为例》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2
    • [目的/意义] 为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度融合路径,从而推动红色档案资源的知识发现。[方法/过程] 以《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为例,数字化处理红色档案资源,构建基于选定文本的知识库与向量数据库,搭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红色档案资源交互式知识发现框架。通过结合检索增强生成和结构化多轮问答应用大语言模型,进行实体抽取、人物轨迹提取等任务,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红色档案资源相结合的新路径。[结果/结论] 实例表明,该框架可有效突破传统档案资源开发的技术壁垒,提供用户友好的交互式问答系统,并支持知识图谱等多维度叙事化展示,不仅为红色档案活化利用提供“AI+档案”的创新范式,更通过可拓展的技术框架为档案学者与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 《中国科学院于7月26日推出名为“盘石(ScienceOne)”的大规模科学语言模型,具备复杂科学数据处理、文献抽取、知识推理及工具编排能力,旨在解决科学AI领域的碎片化数据、专业推理不足和封闭生态三大挑战》

    • 编译者:AI智能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8-25
    • 中国科学院于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推出了大型语言模型“盘石(ScienceOne)”,该模型旨在解决科学数据碎片化、专业推论能力不足及封闭研究生态系统三大问题。盘石模型基于国产开源模型定制,融合了AlphaFold、MatterGen等专用工具,覆盖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和生物学六大领域,系统地学习和整理重要原理与专业知识。 研究团队开发了两个代理:第一个代理能够快速访问1.7亿篇科技文献和实时开源科技信息,将文献综述时间从3~5天缩短至20分钟;第二个代理能自动识别并调度300多种科学计算工具,提高研究效率。目前,盘石模型已在生命科学、高能物理、力学、化学和天文学等领域应用,持续改进以响应更多科学需求。具体应用包括:生命科学中实现从基因序列到细胞表型的建模、高能物理中提高粒子模拟速度和效率、力学中计算不同流体环境下的表面压力场、化学中提升实验效率和分子结构预测精度、天文学中提高望远镜观测效率。 盘石模型的官方网站为:https://scienceone.i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