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研究人员使手机摄像头能够转换为高分辨率显微镜》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5-06
  • 完整的300mm晶圆的照片。(b) 芯片模具的特写。(c) LED开启时的红外显微相比较的照片。(d)全息显微镜设置。(e) 与(f)真实数据与重建全息图像的对比。来源:Singapore-MIT Allianc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SMART)

    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世界上最小的LED(发光二极管),可以将现有的手机摄像头转换为高分辨率显微镜。这种新型LED比光波长还小,被用来制造世界上最小的全息显微镜,为手机等日常设备中的现有相机只需修改硅芯片和软件即可转换为显微镜提供了可能。这项技术也代表着在可持续农业诊断小型化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一突破得到了研究人员开发的突破性神经网络算法的补充,该算法能够重建全息显微镜测量的物体,从而增强对细胞和细菌等微观物体的检查,而不需要笨重的传统显微镜或额外的光学器件。这项研究还为光子学的重大进步铺平了道路——建造一个小于微米的强大芯片上发射器,这在该领域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挑战。

    大多数光子芯片中的光来源于芯片外光源,这导致整体能效较低,并从根本上限制了这些芯片的可扩展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使用各种材料开发了芯片上发射器,如稀土掺杂玻璃、硅上锗和非均匀集成III–V材料。尽管基于这些材料的发射器已经显示出有希望的器件性能,但将其制造工艺集成到标准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平台中仍然具有挑战性。

    虽然硅(Si)已显示出作为纳米级和可单独控制的发射的候选材料的潜力,但由于间接带隙,硅发射极的量子效率较低,并且这种基本缺点与可用材料和制造工具设置的限制相结合,阻碍了在CMOS中实现小型原生硅发射极。

    在最近发表的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题为“CMOS平台中集成的亚波长硅LED”的论文中,SMART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开发的最小硅发射器,其光强与发射面积大得多的最先进硅发射器相当。在一项相关的突破中,SMART研究人员还在最近发表在《Optica》杂志上的一篇题为“使用未经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同时进行光谱恢复和CMOS微LED全息术”的论文中,揭示了他们构建的一种新的、未经训练、能够从全息显微镜重建图像的深度神经网架构。

    无透镜全息术中一个常见的障碍是成像物体的计算重建。传统的重建方法需要对实验装置的详细了解才能进行精确的重建,并且对难以控制的变量(如光学像差、噪声的存在和双像问题)很敏感。

    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种深度神经网络架构,以提高图像重建的质量。这种新颖的、未经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结合了总变化正则化以提高对比度,并考虑了源的宽频谱带宽。

    与需要训练数据的传统计算重建方法不同,这种神经网络通过在算法中嵌入物理模型来消除训练的需要。除了全息图像重建,中性网络还提供了从单个衍射强度模式中恢复盲源光谱,这标志着与以前所有监督学习技术的突破成果。

    本研究中展示的未经训练的神经网络使研究人员能够在不事先了解光源光谱或光束轮廓的情况下使用新型光源,例如上述新型和最小的已知硅LED,该LED是通过完全商业化的、未经修改的体CMOS微电子技术制造的。

    研究人员设想,CMOS微型LED和神经网络的这种协同组合可以用于其他计算成像应用,例如用于活细胞跟踪的小型显微镜或活植物等生物组织的光谱成像。这项工作也证明了下一代片上成像系统的可行性。在线全息显微镜已经被用于各种应用,包括粒子跟踪、环境监测、生物样品成像和计量。进一步的应用包括在CMOS中排列这些LED,以便为未来更复杂的系统生成可编程相干照明。

    Optica论文的主要作者Iksung Kang表示, “我们的突破代表了一种概念验证,它可能对许多需要使用微型LED的应用产生巨大影响。例如,这种LED可以组合成一个阵列,以获得更大规模应用所需的更高照明水平。此外,由于微电子CMOS工艺的低成本和可扩展性,这可以在不增加系统的复杂性、成本或形状因素。这使我们能够相对轻松地将手机摄像头转换为这种类型的全息显微镜。"

    “除了在无透镜全息术方面的巨大潜力外,我们的新型LED还有广泛的其他可能应用。由于其波长在生物组织的最小吸收窗口内,加上其高强度和纳米级的发射面积,我们的LED可能是生物成像和生物传感应用的理想选择,包括近场显微镜和植入式CMOS器件。”相关作者说。“此外,可以将这种LED与片上光电探测器集成,然后它可以在片上通信、近红外近程传感和光子学的晶片测试中找到进一步的应用。”

相关报告
  • 《开源光学工具箱:用于制造高分辨率显微镜》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2-03
    • 德国莱布尼兹光子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3D打印的开源光学工具箱,用于显微镜制造,仅需几百欧元。所制造的显微镜能提供高分辨率图像,与价格高达一千倍的商业显微镜不相上下。3D打印的开源模块化系统可以按照研究问题所需要的方式进行组合,其覆盖范围可以扩展到从培养箱中观察活的生物到教学用的工具箱等。这项工作的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图注:该开源的3D打印立方体可以容纳自己设计的插件、电气和光学组件。由此产生的模块可以组合成复杂的光学仪器。这使智能手机可以在任何时候被改造成一个强大的显微镜,而且不受位置限制 用于生物成像的现代显微镜价格昂贵,位于专门的实验室中,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因此,研究新的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紧迫的科学问题,例如,在与诸如Covid-19等这样的传染性疾病斗争时,高精密生物成像显微镜主要由富裕国家设备齐全的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使用。来自耶拿的莱布尼兹光子技术研究所(Leibniz IPHT),耶拿大学和耶拿大学医院的年轻研究团队希望改变这一现状。 UC2(You。See。Too。)系统的基本构建块是边缘长度为5厘米的简单3D可打印立方体,它可以容纳各种组件,例如镜头,LED或照相机。几个这样的立方体被插入到磁性光栅基板上。模块排列得当,因此可以构成功能强大的光学仪器。相邻镜片的焦平面重合的光学概念是大多数复杂光学装置(例如现代显微镜)的基础。借助UC2工具箱,研究团队展示展示了一种低成本,3D打印的开源模块化显微镜工具箱,并通过实现从概念到实验阶段的完整显微镜开发周期来展示其多功能性。 监控病原体-然后回收被污染的显微镜 研究工作者正在使用UC2工具箱研究病原体。UC2系统使我们能够以低成本生产高质量的显微镜,从而可以在培养箱中观察活细胞。因此,UC2开拓了传统显微镜不适合的生物医学研究应用领域。相比,产生同样分辨率图像的商业显微镜比我们的UC2装置花费数百或数千倍的成本,同时,研究工作人员无法将商业显微镜带入受污染的实验室,因为它们不易清洗。这里所提出的塑料制成的UC2显微镜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成功使用后,很容易燃烧或回收。在耶拿大学医院的一项研究中,UC2小组观察了演示了独立式封闭培养箱的明场显微镜,在细胞分辨率水平(如2μm)下,连续7天监测单核细胞到巨噬细胞的分化。此外,通过包括很少的附加组件,将几何图形转移到一个400欧元的荧光显微镜中,用于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基因斑马鱼进行体积观察。 根据乐高积木的原理建造:从构思到原型 根据乐高(Lego)原理进行构建,不仅可以唤醒用户的内在游戏本能,而且也为研究人员设计一款精确针对其研究问题的仪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里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组装合适的显微镜来对特定细胞成像。例如,如果需要红色波长作为激发光,则只需安装适当的激光器并更换滤光片。如果需要倒置显微镜,则可以相应地堆叠立方体。使用UC2系统,可以根据所需的分辨率、稳定性、持续时间或显微镜方法组合元素,并在“快速成型”过程中直接进行测试。 研究愿景:开放科学 研究人员在免费访问的在线存储库GitHub上发布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和软件,以便全世界的开源社区都可以访问,重建,修改和扩展提出的系统。进而,根据用户的反馈,逐步改进系统并添加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第一批用户已经开始针对自己和他们的目的进行系统扩展。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使开放科学成为可能。如果有详细具体的文档资料,研究人员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甚至在装备精良的实验室之外,也可以复制并进一步开发实验。这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科学过程尽可能公开和透明,所有人均可自由访问,研究人员彼此共享知识,并将其纳入他们的工作中。 UC2实验箱将科学带入学校 为了使特别是年轻人对光学感兴趣,研究小组开发了一套先进的工具集,用于学校和大学的教育目的。UC2提出了一个工具包,让用户可以了解和尝试光学概念和显微镜方法。这些组件可以构成投影仪或望远镜,可以构建光谱仪或智能手机显微镜。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开发了实验和一系列现成的文档,UC2团队已经在耶拿及其周边地区、美国、英国和挪威的多个实验室中对其进行了测试。在耶拿,研究人员已经在几所学校中使用了UC2工具箱,例如,支持的学生建立荧光显微镜用来检测微塑料。 研究人员已将UC2与智能手机结合在一起,这使人们能够在没有任何主要光学知识的情况下经济高效地构建自己的荧光显微镜,并开发出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来检测化妆品中的塑料颗粒。 研究团队表明,他们希望使现代显微镜技术向广大公众开放,并建立一个开放和创造性的显微镜社区。这种自己动手的教学方法有着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家里的教学材料受到严重限制。
  • 《探索 | 实现原子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新方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4-13
    • 电子显微镜使研究人员可以看到微小的物体,如病毒,半导体器件的精细结构,甚至排列在材料表面的原子。将电子束聚焦到原子大小尺度对于实现如此高的空间分辨率至关重要。然而,当电子束通过静电透镜或磁透镜时,根据聚焦角度和光束发散的不同,电子射线具有位置不同的焦点。矫正这种“球差”既需要昂贵的成本又需要复杂的技术,这意味着只有少数科学家和公司才有能力拥有具有原子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光场来形成电子透镜,而不是传统电子透镜中使用的静电和磁场。有质动力使在光场中运动的电子被高光强区域排斥。利用这一现象,甜甜圈形光束与电子束同轴放置,可以对电子束产生透镜效应。 图1: 有质动力透镜(p-lens)的概念图。以一阶拉盖尔-高斯光束为例。 左图显示电子束和光束有共同的传播轴,绿色箭头是电子轨迹。右图描绘了光束束腰的横截面 已有研究从理论上评估了使用典型的甜甜圈形光束形成的光场电子透镜的特性——被称为贝塞尔或拉盖尔-高斯光束。从那里,他们得到了焦距和球差系数的相关公式,这使他们能够快速确定实际电子透镜设计所需的导向参数。 该研究机构证明了光场电子透镜产生的“负”球差与静电电子透镜和磁性电子透镜产生的球差相反。将具有“正”球差的传统电子透镜和可以抵消球差的光场电子透镜结合起来,可以将电子束的大小减小到原子尺度。这意味着光场电子透镜可以用作球差校正器。 “光场电子透镜具有传统静电和磁性电子透镜所没有的独特特性,”东北大学先进材料多学科研究所助理教授Yuuki Uesugi说,他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Uesugi补充说:“基于光的像差校正器的实现将大大降低原子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的制造成本,从而使其在不同的科学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