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原料到精加工——“油城”盘锦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16
  •  新华社沈阳8月7日电 题:从卖原料到精加工——“油城”盘锦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

      新华社记者 王炳坤、李宇佳

      因油而兴、油气采掘“一业独大”的辽宁省盘锦市,凭借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近年来做大做强基础石化,拉长精细化工产业链条。在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同时,这座资源型城市逐步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

      老企业开枝散叶 新项目纷至沓来

      近日,记者来到盘锦。尽管雨水不断,盘锦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内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宝来集团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工地设备林立、吊车高耸,纵横起伏的管线旁,人员、车辆往来穿梭。

      宝来集团是盘锦市的“老牌”企业,其投建的新项目以合成树脂产业链为目标产品,一期工程预计年底前就可投产,未来全部达产后每年将增加上百万吨乙烯产量。

      老企业开枝散叶,新项目也纷至沓来。今年3月,全球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与中国北方工业集团、盘锦鑫诚集团公司联合成立华锦阿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并在盘锦揭牌。项目总投资超百亿美元,将形成每年1500万吨炼油、150万吨乙烯和130万吨对二甲苯生产能力。辽宁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项目对盘锦市乃至辽宁省石化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着重要意义。

      转型:延伸产业链

      作为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的总部所在地,盘锦市因油而兴,油气采掘业一度占到全市工业份额的90%左右。2007年,盘锦被国家列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如何改变靠资源吃饭的状态,是“油城”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原油起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早在2012年,盘锦市就编制出《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规划纲要》,布局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盘锦市发展改革委工业科负责人乔宏波说,多年来,盘锦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促进产业聚集和链条配套、做优服务和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油城”的石化产业日渐丰厚。

      过去,当地企业大出大进,销售的多为原料级产品。盘锦市围绕石化资源做文章,精深加工初级产品,逐渐孵化出新材料、药用中间体等高技术产业。针对企业分散封闭、石化产业链处于“线断网破”状态,盘锦市推动许多企业装置互联、产品互供、管道互通、投资相互渗透,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辽宁北方戴纳索公司所用原料为苯乙烯和丁二烯,而这些原料都是华锦集团的产品。“经过生产转化,苯乙烯和丁二烯最终变成高端的丁苯橡胶,用于高性能轮胎和沥青改性等领域。类似企业互相吃配,循环利用的例子,在园区还有很多。”戴纳索公司技术人员说。

      创新:形成产业集群 实现精细化发展

      技术创新是高端石化的“牛鼻子”。这些年,盘锦市引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前来设立研究机构,研发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和核心技术,大力发展以乙烯、丙烯、C4、芳烃等为源头的主导产业链。

      几年前,台湾长春集团环氧树脂基地、联成化学公司苯酐及增塑剂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长春化工盘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应勋说,企业看重这里拥有的完整的产业链,在政府支持下,取得了港口石化码头的运营资质,这将给货物进出带来很大便利。

      多年的耕耘、创新,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已发展成为盘锦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成为辽宁省首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2018年,盘锦市规模以上石化及精细化工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98亿元,同比增加28.3%。

      产业有基础,技术有支持,服务有保障。据了解,目前华锦阿美项目正在进行工艺优化和专利商比选,宝来集团与国际知名炼化企业合资合作的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也已经完成了银团贷款签约。

      “未来我们将加快推进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争取尽早落地建成投产,并依托这两个重大项目,减少油头比重,重点发展下游产品,实现石化产业补链强链、粗链壮链,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实现完全精细化发展途径。”乔宏波说,届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将越走越宽。

相关报告
  • 《中石化:1700亿布局世界级高端石化及新材料基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10-23
    • 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省长王宁在福州与中国石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张玉卓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推动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携手在福建打造世界级的石化产业基地。 中石化将投入千亿元推动古雷等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高端产品,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把项目做强做优做大。 据了解,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漳州古雷石化工业园区的龙头项目,于2016年1月经福建省发改委核准,由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和旭腾投资有限公司各占50%股份合资建设。2016年11月7日举行了揭牌仪式,正式成立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 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30.7亿元,主要建设80万吨/年蒸汽裂解、55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35万吨/年芳烃抽提、13万吨/年丁二烯抽提、30万吨/年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10/70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60万吨/年苯乙烯(SM)、35万吨/年聚丙烯(PP)和10万吨/年热塑料性弹性体(SBS)、26万吨/年双氧水和20万吨/年环氧丙烷等11套装置。 近日,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顺利实现中间交接,标志着主装置进入投料试车准备阶段。该装置是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核心化工生产装置之一。 公示信息披露,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包括16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32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60万吨/年己内酰胺及配套炼化一体化下游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系统及辅助设施、配套码头及码头库区等。 布局高端石化产业及化工新材料基地 9月27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推进石油化工、天然气、氢能等领域合作。 根据协议,“十四五”期间,中石化将规划投资700亿元的重点项目,包括天津石化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中国石化天津LNG三期扩建及冷能综合利用项目、中国石化北化院中试基地项目、中国石化润滑油基地项目以及中国石化氢能产业等项目。 中石化将以天津为产业发展基地,大力推进最新技术在津中试研发和产业化规模化,把天津南港工业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 除此之外,9月23日,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该研究院由中石化与宁波市政府共建,将与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强强联合,围绕石油基全产业链,以高端聚烯烃材料、先进精细化工合成技术、先进塑料加工技术开发、智能制造技术为研发方向,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世界规模最大!克石化环烷基润滑油生产基地建成》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11-22
    •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发出喜报:这个公司变压器油质量升级及润滑油结构调整项目——年40万吨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一次试车成功。这个公司高档润滑油年生产能力跃升至100万吨。克石化由此成为全世界单厂生产能力最大的高档环烷基润滑油生产企业。克石化变压器油质量升级及润滑油结构调整项目总投资逾7亿元,于2018年4月13日正式动工建设,今年9月25日如期中交。2019年11月5日,首个最重要目标产品合格进罐。11月11日,装置最后一种原料加工方案生产出的产品分析合格,标志着一次试车成功。“世界环烷基产品生产基地的建成,是克石化人几十年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奋力攻关的结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许立甲说。环烷基稠油在克拉玛依油田的产量中占有较高比例。这种稠油高黏、高钙、高酸,不仅难采、难输,更难炼,被称为“愁油”。对于这种稠油的炼制,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的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克石化就走上了自主创新加工环烷基稠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