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南极剩余冰盖因变暖而导致数量的减少,以及减少的速度等方面的了解知之甚少。随着海平面异常高达2 m及以上的高度时,上一次间冰期(13-11万年前)是认识海平面升高的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格陵兰冰盖的贡献不足以解释海平面上升,因此南极冰盖也将大幅减少,为海平面的上升提供另一个解释。因此,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减少对理解未来海平面上升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中,补充了现有的记录和新数据来分析海平面的上升,此外,双重子结构分析表明南极冰盖贡献的时间变异性。
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南极洲的冰层融化推动了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为人类驱动气候变化下的预期提供了预警。通过分析 “上一次间冰期”的历史和新数据,发现海平面比目前的海平面上升水平高出10米,间冰期是全球气温升高的时期,可以持续数千年。研究表明,海平面每世纪上升3米,这主要是由于南极冰盖的冰层流失。上一次间冰期海平面上升是由于自然气候的不稳定性造成的,另外,它比今天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要小,速度也慢。
本文研究也表明,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南极海冰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过程中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并没有发挥作用,但实际上它是海平面升高过程的关键参与者。而且,南极在与社会高度相关的时间尺度上,还是对人类基础设施产生深远影响的方式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项研究首次显示了上一次间冰期的冰损失先是在南极洲发生的,其次是格陵兰岛。南极早期的冰损失是由间冰期开始时的南大洋变暖引起,其次,来自南极洲的融水引起了全球海洋环流的变化,进一步导致了北极变暖和相关的格陵兰冰量损失。在当今温室气体驱动的气候变化中,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变暖同时发生在两极地区,这导致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层同时流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气候扰动比上一次间冰引起的气候变化程度更大、发展的也更加迅速。因此,在未来几个世纪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可能会比上一次间冰期上升的速度还要快。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