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丹徒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苏州分站赛圆满落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05
  • 11月3日,2018中国·丹徒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苏州分站赛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举办。10个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项目从21个现场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将参与决赛角逐。

    本次大赛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镇江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丹徒区人民政府、丹徒区委组织部支持,丹徒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丹徒新城党工委、丹徒区宜城街道党工委主办,江苏材智汇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产业科技服务中心承办。

    大赛旨在瞄准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高端装备材料、增材制造、食品工程、新能源、先进环保等重点领域,借助承办单位—材智汇在线产业技术研究院庞大的专家团队,通过“项目征集、辅导优化、路演竞赛、创投对接、宣传推介”等一体化服务将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资源集聚到丹徒新城,推动丹徒新城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进程。

    3日下午,大赛评审专家对21个参赛项目进行技术先进性及产业化可行性的路演评判。“新型有机-无机纳米骨修复材料”、“基于高温合金3D打印和MIM技术在军用和5G市场应用及产业化”、“晶特晶体”、“超浸润油水分离膜及全套油水分离装备”、“新一代半导体深紫外UV B_C LED外延芯片技术及大功率深紫外光源UVC”、“疫苗冷链储运全程监测热敏标签-VVM”、“环保型纳米自润滑涂料及涂层制备技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电话语音客服系统”、“OLED光电材料产业化”、“泰尚新材料”等项目晋级决赛。11月下旬,大赛决赛将在材智汇·丹徒众创空间举办,届时这10个优质项目将与南京分站赛、武汉分站赛晋级的项目进行最终比拼。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纳米器件与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张双益先生首先致欢迎词。他指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与未来产业发展,开展相关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他希望,通过此次大赛,能够更好的集聚知识、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融入经济社会创新价值链。

    镇江市丹徒新城党工委副书记戴圆先生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正好是丹徒新城建设20周年。近年来,丹徒新城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不断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人才规模持续壮大,人才结构日趋合理,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一大批高端人才团队的加速集聚,为新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可靠支撑。他希望更多的高端人才带着专利成果、资金项目来到丹徒创业。选择丹徒,就是选择机遇;投资丹徒,就是投资未来;牵手丹徒,就是牵手财富。丹徒新城一定会为广大人才提供最优质、最专业、最高效的服务。

    丹徒新城位于镇江市南部,地处上海经济圈和南京经济圈交汇处,定位为“生态型、花园式、现代化”都市。经过20年的努力和发展,新城逐渐成为了丹徒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镇江市主城区的副中心,成为了宜居宜业、群众向往的生态城市,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丹徒新城生态工业园于2002年启动建设,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园区入驻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2015年园区被评为镇江市“三集”发展示范园区,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特色基地。

  • 原文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11/05/content_727752.shtml
相关报告
  • 《2018中国·丹徒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武汉分站赛圆满落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9-30
    • 9月27日,2018中国丹徒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在武汉举行分站赛。5个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项目从12个现场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将参与决赛角逐。 本次大赛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镇江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丹徒区人民政府、丹徒区委组织部支持,丹徒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丹徒新城党工、丹徒区宜城街道党工委主办,江苏材智汇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大赛旨在瞄准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高端装备材料、增材制造、食品工程、新能源、先进环保等重点领域,借助承办单位—材智汇在线产业技术研究院庞大的专家团队,通过“项目征集、辅导优化、路演竞赛、创投对接、宣传推介”等一体化服务将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资源集聚到丹徒新城,推动丹徒新城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进程。 27日下午,大赛评审专家对12个参赛项目进行技术先进性及产业化可行性的路演评判。“新型平板式超滤膜及元件之开发与应用”、“触控未来”的碳系水性导电油墨、“光模块自动化焊接”、“智能检测,固德超前”、“校园体育运动与健康大数据”等项目晋级决赛。11月中下旬,大赛决赛将在丹徒新城材智汇众创空间举办,届时这5个优质项目将与苏州分站赛、南京分站赛晋级的项目进行最终比拼。 丹徒区人才办主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许南江在致辞中指出,丹徒是科技人才的集聚之乡。在积极做好省“双创计划”、市“金山英才”计划的基础上,2018年初,丹徒区委区政府出台文件《关于大力实施“长山计划”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的暂行办法》,在顶尖人才、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高技能五个方面加大资助力度,拓宽资助范围,为高校院所专家学者来丹徒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及各项服务保障。同时,镇江高校园区已落户丹徒新城,2019年将全面交付使用,高校园区的建立也将为丹徒构建起政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创业的平台提供有力支撑。 丹徒新城党工委书记江达贤指出,近年来,丹徒新城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不断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人才规模持续壮大,人才结构日趋合理,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一大批高端人才团队的加速集聚,为新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可靠支撑。希望能够各参赛选手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了解丹徒新城,欢迎大家带着专利成果、资金项目来到丹徒创业。 丹徒新城位于镇江市南部,地处上海经济圈和南京经济圈交汇处,定位为“生态型、花园式、现代化”都市。经过20年的努力和发展,新城逐渐成为了丹徒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镇江市主城区的副中心,成为了宜居宜业、群众向往的生态城市,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丹徒新城生态工业园于2002年启动建设,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园区入驻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2015年园区被评为镇江市“三集”发展示范园区,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特色基地。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圆满落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1-07
    • 1月5日下午,由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主办,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南方科技大学、北京泰利京鸿研究院、深圳兆凯生物科技研发中心、江西尊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际饭店圆满落幕。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名誉会长沙祖康,国务院参事、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原国家环保局第一副局长程振华,泰利首席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王兆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原司长唐元,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执行会长邓继海,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执行会长李洪彦,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副会长张志雄,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秘书长陈建波,深圳泰利能源董事长刘洪,江西省德兴市市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刘栋义以及来自主办方泰利能源硅藻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学者、硅藻相关产业的企业家、商界新闻界相关人士近150多人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据了解,本次发布会是泰利能源在硅藻新材料领域第一次对外进行科研成果发布,在国内率先开启了硅藻新材料的产业化应用,第一次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示了完整的硅藻生态产业链。   马斐院长现场表示,泰利硅藻生态产业链模式主要分三块:一是硅藻的养殖,二是硅藻水,三是硅藻成分的提取。硅藻既是农产品,又是工业产品,可以作为食品,也可以作为工业的原材料。他向现场介绍到,硅藻是再生的,泰利能源通过硅藻的养殖,可以获取油脂,解决能源枯竭的一些问题。   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现场展示环节,北京泰利京鸿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杨晓晶教授对硅藻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展示。杨晓晶教授及航天五院崔方明、张策研究院团队课题组发现硅藻所具有的多级多孔结构和碳化层使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共同研发了比容量超过900mAh/g的硅藻壳负极材料-SiO2@C负极材料。硅藻壳SiO2@C负极材料具有超薄的厚度,约15纳米,纳米孔道直径约22纳米,且孔道丰富分布均匀,这种微观结构有效缓冲了氧化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能够保持高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这使得锂电池的高容量能够真正实现工业应用。   随后,南方科技大学孙大陟教授介绍了硅藻壳在超疏水涂层材料上的应用。南科大-泰利联合实验室研发反应器硅藻壳涂层,基于硅藻壳材料特性开发了一种具有表面微纳结构的超疏水涂层,可使材料表面接触角达到150°以上,该涂层具有极强的耐摩擦、耐刮擦及耐腐蚀等性能,并可进行大规模制备。基于硅藻壳的超疏水结构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太阳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通讯工程等领域。如将这种低表面能超疏水涂层涂覆在5G基站外壳表面后,将能有效进行防油污、防腐蚀、防积雪、防结冰等,具备较好的抗高温和低温性能,能提高设备的信号稳定性。   最后,深圳兆凯生物研究中心张江涛博士对硅藻壳在重金属吸附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展示。张江涛博士表示,硅藻壳具有独特的三维纳米结构,是很好的吸附材料。其化学组成是SiO2,性能稳定,容易再生可多次使用。兆凯生物对硅藻壳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技术进行优化,确定适宜的硅藻壳粒径、用量、环境条件等;开发吸附饱和后的硅藻壳的再生活化技术和被吸附重金属的分离富集技术,提高吸附剂利用效率,实现重金属的资源回收。硅藻壳吸附剂可对水体常见的铜、汞、镉、铬、铅、银等污染物均有良好的吸附性,并可保持重复使用200次以上。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在硅藻材料科研与应用领域,作为泰利能源的首席科学家和硅藻材料研发带头人,王兆凯院士长期从事水产养殖工程和生物工程的工作,在微藻生物反应器、硅藻天然介孔材料的开发应用、微藻生物能源、微藻抗菌物质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王兆凯院士在开放式微藻规模养殖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研究上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解决了低成本供应微藻原材料的瓶颈。王兆凯院士对硅藻科研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开启了泰利能源硅藻产业的蓬勃发展,硅藻材料应用产业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生态产业系统,它不仅是材料领域的一场革命,并能补充我国各种高、精、尖材料的不足,而且在农业、养殖、粮食安全、能源、医药、环保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此次发布会,泰利能源首次向外界推介了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展现了硅藻新材料高精尖特点及高附加值的产业化应用。深圳泰利能源有限公司是独家拥有国际领先的硅藻养殖、生物材料、生物能源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及荣誉,并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是集硅藻生物材料、纯烃生物能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   泰利能源刘洪董事长表示,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的展示将有效推动泰利硅藻产业的发展;同时,刘洪董事长也希望,通过此次发布会,社会各界有更多的科研力量参与到硅藻新材料研发中来,会有更多的朋友开始关注到硅藻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共同开启一个属于硅藻新材料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