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新产业,创新新沂引擎轰鸣》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2-19
  • 说到化纤面料,很多人都摇头:虽然穿着不容易变形,但吸湿性差,易起静电,易吸附起球。不同于化纤的全棉衣服,虽穿着舒服,但又容易褶皱变形。有没有一种面料,能将这两者的优势相加?

    有,新沂就有。这种面料就是“超仿棉”——聚合改性纺丝、纺纱、织造、染整等多项技术的新产物。这项技术2018年底荣获“中纺联科学技术一等奖”,出产超纺棉的斯尔克集团已申请专利54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42件,并牵头制定生产标准。目前,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已正式落户新沂,形成100万吨“超仿棉”产能。

    如今在新沂,通过研发投入、转型升级,一批新材料问世,让企业焕发出全新生命力,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领跑者”。记者见到一张用玉米和大豆制作的银行卡,作为国内首个“全生物降解PHA智能卡”基材项目。华信新材料公司副总工程师周建石说:“我们通过生物高分子技术做成各种智能卡,回收后经高温处理,仅需半小时就能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环境污染指数为零。”

    目前,华信新材料公司拥有9个发明专利,是中国高档特种片材行业规模最大、产品档次最高、品种系列最全的生产企业,销售额每年递增50%,产品畅销32个国家。

    新沂市委书记高山说:“产业是本,创新是魂。新沂能不能冲出转型的关口,实现发展的跨越,根本取决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取决于创新引擎牵引的强度。”

    为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新沂着力提升新材料“话语权”,支持新材料骨干企业通过创新升级、兼并重组等措施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掌握标准制定权、行业话语权、市场主导权的行业领军企业。为此,新沂设立1000万元科技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大力度扶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包括30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新沂还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合作,建设化工产业研究院、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生命科学产业研究院、纺织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成省级以上科技研发机构59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江苏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新沂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以枢纽聚产业,以产业强枢纽,企业在新沂的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区低10-20个百分点。

    政府的扶持引导,推动新沂的新材料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在新型防水材料领军企业东方雨虹的影响带动下,阿尔法新材料、建海中建等项目相继落户,形成新型防水材料特色工业园区。纺织服装企业斯尔克集团引领带动纺织服装企业160余家,实现从纺纱、织造、染整到研发设计、成衣制造、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贯通,成为苏北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新沂市发展改革与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何高强介绍,新沂已形成智能卡基材料、建筑节能环保材料、防水保温材料、高分子硅材料等产业集群,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企业32家。建成全国最大的新型卡基材料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功能性薄膜研发中心、高分子与硅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内生产能力最大的基板、涂装一体化板生产基地,亚洲最大防水系统服务基地,新材料产业年总产值达200多亿元。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427022
相关报告
  • 《首个“中国新材料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花落宁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7-12-13
    • 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与中策橡胶集团达成合作,计划共建“橡胶与新型绿色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我们要把高分子发泡技术应用在实心轮胎上,以实现共享单车的轻量化和舒适化,但研发能力有限,研究院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中策橡胶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成立仅一年,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已成为助力宁波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最近入选全国唯一的“中国新材料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在研究院里,新材料企业可以找到检验测试、难题攻关等专业化服务,研发机构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创业者可以实现“拎包入住”的梦想。截至目前,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已与317家企业达成合作,出具检测报告1600份。   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是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新材料“大孵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新区先后引进共建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培育市级及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院士工作站8家、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2家。作为由高新区搭建的首个新材料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自去年投入使用以来,以新材料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主导,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原创性项目,引领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为带动宁波新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高新区正在打造完善新材料企业“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率先打造宁波智能经济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核心创新平台,建设全国领先的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新材料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宁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宁波新材料产业规模位居全国之首。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将达4000亿元,到2030年达8000亿元。
  • 《2017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举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7-12-13
    • 为进一步聚焦新材料领域前沿创新,点燃新材料产业发展新引擎,12月8日,2017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在甬举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乌克兰工程院第一副主席、两院院士尼古拉·卡特尔,乌克兰工程院院士、国家科学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尤里·赛门索夫,中国工程院瞿金平院士、李德群院士、薛群基院士,美国塞拉尼斯公司技术总监Wouter Gabrielse等50余位领导和专家与会。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坚,宁波市副市长李关定,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胡望荣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宁波市科技局局长励永惠主持。 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宁波市政府共同主办,宁波市科技局承办。论坛以“材料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立足宁波材料产业优势基础、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和企业创新需求,围绕新材料的研发、制备技术革新、产业化应用等,开展多层次学术交流与研讨。 李关定在致辞中表示,新材料是宁波面向未来发展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要的支柱产业。经过十多年发展积淀,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成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邀请到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探讨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希望宁波产学研各界能学习借鉴新理念,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以国际化视野推动宁波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 主题报告会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德群,美国塞拉尼斯公司技术总监兼创新总监Wouter Gabrielse博士,美国欧特克公司模流工程部总监Russell Speight博士和比利时索尔维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与创新中心中国区总监赵钢凯博士等五位中外院士专家分别聚焦各自研究方向,对新材料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化工新材料、废塑料加工技术创新以及智能技术在注塑成形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等进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