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四川首个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19
  • 3月12日,华电新能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首批次52.8兆瓦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标志着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发电。华电新能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位于阿坝州红原县,项目海拔超4000米,总装机250兆瓦,建设76个光伏阵列区、安装45万块光伏板。配套建设的50兆瓦/100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在2小时内可充电或放电10万千瓦时。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4.5亿千瓦时,可满足21万户家庭用电需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2000万棵。

    当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靠天吃饭”的特性催生对新型储能“超级充电宝”的需求。“如果说传统的跟网型储能技术为电站配备了‘调节器’,构网型储能技术则构建起功能更强大的‘稳定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四川华电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朱福康举例,通过自主智能调节,构网型储能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新能源送出和消纳的能力,其短时过载能力还可以在电网故障时提供保障,帮助电网恢复运行。

    华电新能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相关负责人补充,项目创新采用“光伏+”融合发展模式,光伏支架最低点距离地面达2米,既保障光伏板高效发电,又为牧民放牧留出了空间,形成“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项目建设期间,同步建设高原草甸土养护智能暖棚,可养护草甸超18000平方米。同时,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光能资源优势,拓展“光伏+清洁供暖”“光伏+制氢”等产业链。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12595.html
相关报告
  • 《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四川首个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14
    • 3月12日,华电新能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首批次52.8兆瓦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标志着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华电新能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位于阿坝州红原县,项目海拔超4000米,总装机250兆瓦,建设76个光伏阵列区、安装45万块光伏板。配套建设的50兆瓦/100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在2小时内可充电或放电10万千瓦时。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4.5亿千瓦时,可满足21万户家庭用电需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2000万棵。 当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靠天吃饭”的特性催生对新型储能“超级充电宝”的需求。“如果说传统的跟网型储能技术为电站配备了‘调节器’,构网型储能技术则构建起功能更强大的‘稳定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四川华电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朱福康举例,通过自主智能调节,构网型储能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新能源送出和消纳的能力,其短时过载能力还可以在电网故障时提供保障,帮助电网恢复运行。 华电新能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相关负责人补充,项目创新采用“光伏+”融合发展模式,光伏支架最低点距离地面达2米,既保障光伏板高效发电,又为牧民放牧留出了空间,形成“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项目建设期间,同步建设高原草甸土养护智能暖棚,可养护草甸超18000平方米。同时,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光能资源优势,拓展“光伏+清洁供暖”“光伏+制氢”等产业链。
  • 《2023年全年中国核电累计商运发电量2098.58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04
    • 中国核电2023年全年发电量 完成情况及2024年发电计划公告 根据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核电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5.0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5台,装机容量1756.5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合计4131.5万千瓦。公司控股新能源风光在运装机容量1851.59万千瓦,包括风电595.15万千瓦、光伏1256.44万千瓦,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 65.1万千瓦;控股新能源在建项目972.75万千瓦,其中风电 275.48万千瓦、光伏697.27万千瓦,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在建65万千瓦。 一、2023年全年发电量完成情况 2023年全年公司累计商运发电量2098.58亿千瓦时(详见附表),比去年同期增加发电量 105.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0%;累计上网电量197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7%。详情如下: 1、核电部分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核电机组发电量1864.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7%;上网电量累计为1744.58亿千时,同比增长0.72%;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均符合年度计划安排。其中: 秦山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3.78%。主要原因为:大修工期较上年度有所减少,发电量较上年度略有增加。 江苏核电发电量同比下降4.34%,主要原因为:机组大修安排较上年增多,导致发电量较上年度略有减少。 三门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5.85%,主要原因为:大修工期较上年度有所减少,发电量较上年度略有增加。 海南核电发电量同比下降0.22%,主要原因为:节假日调峰天数较上年略有增加,导致发电量较上年度有所减少。 福清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0.77%,主要原因为:电网减载电量少于去年。 2、新能源部分 2023年全年新能源发电量累计为233.82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66.44%;上网电量 229.91 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66.32%。其中:光伏发电量124.78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66.14%,风力发电量109.0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66.78%。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为1291小时,风力发电利用小时数为2235小时。 新能源发电量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新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一批自建及收购的风电、光伏项目陆续投产。 二、2024年全年发电量目标及风险应对 2024年,公司全年发电量目标为2175亿千瓦时,其中核电计划发电量为1851亿千瓦时,新能源计划发电量为324亿千瓦时。公司全年计划大修18次(包括4次十年大修,3次五年大修和 11次日常大修),其中第一季度5次,第二季度 5次,第三季度6次,第四季度2次。 完成目标面临的主要风险有:(1)宏观经济因素导致的用电需求下降风险;(2)机组非计划降功率或停堆停机带来的发电量减少风险;(3)机组参与电网调峰导致发电量不及预期的风险;(4)全国对新能源限电形势严峻,存在限电量过高导致电量计划无法完成的风险。 公司计划采取如下措施应对上述风险:(1)加强厂网协调,优化机组停运检修窗口,减少电量损失;(2)强化运维管理、设备可靠性管理和绩效提升工作,保证核电机组及新能源装机安全稳定运行;(3)加强电力营销力度,做好上下游沟通合作,争取更大的上网电量空间;(4)加强在建核电机组及新能源项目的四大控制,力争早日投产。 特此公告。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