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墨烯超晶格中保护狄拉克等离子体》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1-08
  • 拓扑光学状态对缺陷有独特的免疫力,使其成为光子应用的理想。这种状态的强大类别是基于对光学响应的时间反转对称性的破坏。然而,现有的建议要么涉及复杂而庞大的结构设计,要么只能在微波系统中运行。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一个理论论证,在一个简单的二维(2D)材料结构中,在红外频率上实现了高度密闭的拓扑保护光学状态,一个周期性图案的石墨烯单层,在一个只有2特斯拉的磁场中。在我们的石墨烯蜂窝状超晶格结构中,等离子体在温和的静态磁场下的超晶格节点上表现出了大量的非交互行为,导致了拓扑保护的边缘状态和局部的批量模式的出现。这种方法简单而有力,可以在二维原子层中实现拓扑非平凡的光学状态,并可以为构建快速、纳米级、缺陷免疫的光子器件铺平道路。

    ——文章发布于2017年11月01日

相关报告
  • 《关注云纹图案(moiré-patterned)石墨烯等离子体》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发布时间:2015-10-30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研究人员首次使用红外纳米成像研究石墨烯生长过程中表面等离子体(电子的集体震荡)如何在六方氮化硼传播的。这些研究揭示了新的集体等离子体模型,可以帮助先进离子体电路开发,用于新型可调光及光电子器件。 石墨烯,是于2004年分离出的一个2D蜂窝状晶格,拥有众多吸引力的电子特性,其中许多特性源于石墨烯是一个在其价带和导带之间具有零能隙的半导体。价带和导带相遇,材料中一个光子的能量和动量之间的关系就由狄拉克方程来进行描述,类似于光子。这些频带被称为狄拉克锥,这意味着以石墨烯为基础的电子器件,如晶体管,可以比目前存在的要快很多。 六方氮化硼(hBN)是一种极好的石墨烯基质,因为两种材料具有非常相似的晶格常数。当石墨烯在六方氮化硼晶格上以小的相对角度外延生长时,moiré patterns就出现了。这些周期超晶格结构,只要在两个类似的二维晶格精准覆盖就可以形成,从根本上改变石墨烯的电子能带结构,是卫星子狄拉克锥出现在超晶格区域边界。 复合红外表面等离子体:研究人员发现,超晶格小带宽中的新的带间转换,以及狄拉克带宽中的自由电子可以生产复合红外表面等离子体。“这种新的集体模式对其它波纹超晶格结构形式也很可能是通用的”这些研究的第一研究者解释到。 “在这样的云纹图案(moiré-patterned)的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异质结构中,表面等离子体是一个复杂的模型,与纯石墨烯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同样发现,在我们的样本中纯石墨烯和云纹图案(moiré-patterned)石墨烯之间的界面表现为一个自组装的等离子体反应器。这些特征是纳米等离子体电路和转型等离子体的关键因素,可以使我们随意调整等离子体领域。” 该研究团队,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位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路德维希 - 马克西米利大学在慕尼黑的纳米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现在忙于将其方法延伸到太赫兹和远红外线电磁波谱部件上。“复合等离子体在这种环境下应该可以发挥更稳健的作用” 该项研究发表与纳米材料杂质。
  • 《石墨烯等离子体的基本极限》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29
    • 等离子体极谱是光和移动电子的混合激发,可以限制长波长辐射在纳米尺度上的能量。等离子体极化子可能使许多高深莫测的量子效应,包括激光,拓扑保护2,3和偶极禁止吸收。实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长时间的等离子体生存期,这是众所周知的难以实现的高度受限的modes5。等离子体极谱法在狄拉克准粒子和红外光子的石墨烯-杂化体中提供了一种研究纳米尺度上的光物质相互作用的平台。然而,石墨烯中的等离子体耗散是实体化的,其基本极限仍未确定。本文利用纳米尺度红外成像技术,研究了在低温条件下,高迁移率的石墨烯在高迁移率下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等离子体极化的传播主要受到封装层的介电损耗的限制,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微小贡献。在液氮温度下,固有的等离子体传播长度可以超过10微米,或50个等离子体波长,从而为高度受限和可调的极化子模式创造了记录。我们的纳米尺度成像结果揭示了等离子体耗散的物理性质,并将有助于减少异质结构工程应用中的损失。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