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2023年上半年保持较好盈利水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29
  • 8月28日,中国石化在香港发布2023年度中期业绩。股份公司董事长马永生出席业绩发布会并致辞表示,上半年中国石化攻坚克难,盈利能力保持了韧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下半年将着力打造一流产业实力和创新能力,着力强化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管治,全力推动系统优化、市场开拓和降本增效,力争全年实现良好业绩,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股份公司总裁喻宝才介绍2023年上半年业绩概要。股份公司财务总监寿东华、股份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黄文生出席。公司管理层就投资者和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上半年,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深入开展全产业链优化,加大产销协同力度,努力拓市扩销,盈利保持较好水平。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59万亿元,股东应占利润351亿元。公司注重股东回报,董事会决定派发本次中期股息每股0.145元,现金派息率达49.5%。目前,董事会已经批准了股份回购方案。

    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取得新成效,上游加强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取得了一批油气新发现和重大突破,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加快顺北二区、川西海相等产能建设,强化天然气产供储销一体化运行组织,全产业链创效同比大幅增长。上半年实现油气当量产量2.5亿桶,同比增长3.3%,其中,天然气产量1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

    炼化业务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加强结构优化,有效应对油价震荡和需求疲弱带来的不利影响。炼油方面,坚持产销一体协同优化,有效统筹“油转化”“油转特”节奏,加快世界级基地建设。上半年加工原油1.27亿吨,同比增长4.8%,生产成品油7607万吨,同比增长10.3%,其中煤油产量同比增长63.5%。化工方面,强化成本管控,密切产销研用结合,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有序推进镇海、天津南港等规模产能建设。上半年乙烯产量687.5万吨,化工产品经营总量为4163万吨,同比提高3.1%。

    成品油销售业务经营质量和规模进一步提升。巩固国内油气网络,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发展充换电业务,开拓氢能应用场景,积极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加强自有品牌商品建设,提升易捷服务经营质量和效益。上半年,成品油总经销量1.17亿吨,同比增长18.5%,其中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9247万吨,同比增长17.9%。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上游方面,川渝深层页岩气富集机理认识不断深化,四川盆地海相深层页岩气勘探获重大突破。炼油方面,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自主合成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自主研发沸腾床渣油加氢催化剂取得新进展,航天煤油生产技术实现工业应用。化工方面,合成气耦合转化制烯烃(STO)中试装置开车成功,新型环管聚丙烯技术实现工业应用,千吨级聚烯烃弹性体(POE)中试装置打通全流程。此外,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正式投运,“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工程”等国家试点示范项目顺利推进。

    马永生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中国石化攻坚克难,盈利能力保持了韧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预计境内成品油、天然气需求保持增长,化工产品需求逐步复苏,中国石化将着力打造一流产业实力和创新能力,着力强化ESG管治,全力推动系统优化、市场开拓和降本增效,力争全年实现良好业绩,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6834.shtml
相关报告
  • 《风电整机盈利水平大幅改善》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23
    • 近日,国内主要风电整机商陆续公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从业绩情况来看,基本一扫过去数年毛利率下行、净利润走低的“阴霾”,在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盈利水平较往年有明显改善。各大整机商也在积极扩大业务版图,在“比拼”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同时,整机商也纷纷跨界储能、发力出海、风电场开发等多元化业务组合,寻求更多增长点。   毛利率或触底反弹   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三一重能、运达股份、电气风电以及中船科技六家风电整机企业均已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整体来看,有四家风电整机企业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报告期内,金风科技营业收入达到202.02亿元,同比增长6.32%,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以及明阳智能营业收入也维持上涨态势,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幅。   从各家披露的公开消息来看,在手风电设备订单增长成为推动营业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风电场开发发电收入、风电服务等业务板块同样为营业收入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今年上半年风电整机企业净利润水平更为“亮眼”。多家整机商盈利能力明显修复,毛利率也大多实现增长。金风科技披露数据称,上半年风电板块毛利率为18.17%,比上年同期增加5.42%,同时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板块毛利率达到3.75%,较上年同期增长6.29%。三一重能指出,公司总体毛利率16.01%,较去年下半年增加4.82个百分点,其中风机业务毛利率为15.13%,较去年下半年增加6.1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毛利率改善。运达股份虽然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基本实现持平。   新产品更加大型化   风电降本大势之下,近年来风电机组招标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风电机组平均投标价格维持在1200—1300元/千瓦,最低突破1000元/千瓦。随着招标价格逐步贴近成本水平,业界普遍认为,这一价格已基本触底。一直以来,风电机组大型化都被视作降本的重要手段,在风电机组产品研发方面,各大整机厂商加大了研发投入,新产品不断问世。   陆上风电板块,国内风电整机产品单机容量已经超过10兆瓦,过去三年内几乎实现翻倍。运达股份在其半年报中披露,2024上半年公司完成多款风电整机产品开发,陆上风电方面新产品功率等级覆盖6.X—10.X兆瓦等多款主力机型,其中10兆瓦机型则是目前陆上风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产品。金风科技则表示,报告期内将其陆上风电平台系列产品规模从8—10兆瓦拓展至6—11兆瓦,覆盖低、中、高风速市场。三一重能表示,报告期内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已完成技术开发和基本完成机组试制。海上风电市场整机技术革新势头更为迅猛。报告期内,明阳智能发布了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16.6兆瓦漂浮式风电平台“OceanX明阳天成号”,18.X-2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也已下线。金风科技16兆瓦首台样机稳定运行超过一年,采用该机型的批量项目规模达112兆瓦,刷新了海上大兆瓦批量运行项目的纪录。   多元增长未来可期   据东方财富证券数据,2024年1—6月,国内风电招标容量66.11吉瓦,同比增长39.77%,其中陆上风电招标量达60.74吉瓦,同比增加46.36%,海上风电招标规模也高达5.37吉瓦,市场回暖明显。   各大风电整机商同样在寻求更多增长点。从公开披露信息来看,储能、制氢、环保等领域均成为整机企业的“新抓手”。运达股份表示,报告期内,智慧服务业、EPC业务、储能业务等业务均实现了收入增长,储能业务也完成了项目跟投,开启业务新篇章。金风科技则指出,上半年在风电业务基础上积极开拓混塔、储能、能碳业务领域,报告期内水务环保业务运营收入50494.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6%。   我国风电整机出海也有所加速。报告期内,多家风电整机商出海订单规模高速增长,在中东、北非、中亚、南非、南美、欧洲等多个国家或地区都实现出海项目签约,业务规模和区域不断突破。东方财富证券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板块上市公司境外收入规模达到89.2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1.09%。
  • 《荣盛石化2025公布上半年业绩》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8-27
    • 近日,荣盛石化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根据报告显示,荣盛石化上半年营收1486.3亿元,同比下降7.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下降29.82%。不过扣非净利润增长12.28%至7.55亿元,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国际油价中枢回落:2025年上半年地缘冲突扰动减弱,全球原油供需趋向宽松,国际油价同比下降,直接影响炼油产品(占营收35.26%)价格,拖累炼油板块营收同比下滑12.42%至5240.63亿元; PTA价格波动:PTA产品(占营收10.60%)受下游需求阶段性调整影响,营收同比大幅下降39.59%至1575.41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荣盛石化高附加值产品板块表现亮眼,对冲了部分下行压力:化工产品(占营收40.87%)营收同比增长5.46%至6074.21亿元,聚酯化纤薄膜(占营收7.48%)受益于差异化产品布局,营收同比激增31.53%至1112.55亿元,反映公司“减油增化”战略成效逐步显现。 而对于归母净利润下滑,其核心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大幅亏损。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5.29亿元,主要源于“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31亿元”(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叠加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支出等因素;若剔除非经常性损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8%,凸显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稳健。 荣盛石化是中国以及亚洲重要的聚酯、新能源材料、工程塑料和高附加值聚烯烃的生产商。公司主导运营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具备年加工4000万吨原油、880万吨对二甲苯(PX)及420万吨乙烯的能力,炼化一体化率全球领先。2025年5月,荣盛石化在英国著名品牌价值评估与战略咨询公司BrandFinance发布的“2025全球化工最具价值品牌榜”中位列第5位。2025年7月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公布“2024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排行榜,荣盛石化连续5年上榜,位列第14位。2024年,荣盛石化在ICIS发布的“世界化工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8位,在美国《化学周刊》发布的“全球化工公司十亿美元俱乐部排名”中位列全球第6位。 2025年上半年,荣盛石化虽受行业周期与金融市场波动影响,短期营收与归母净利润承压,但扣非净利润增长、高附加值产品亮眼表现,彰显主营业务韧性。依托浙石化炼化一体化核心优势、与沙特阿美的战略协同、新材料板块的前瞻布局,公司长期增长逻辑清晰。未来随着新材料项目投产、国际化布局落地、绿色数智化转型推进,荣盛石化有望进一步巩固全球化工龙头地位,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为股东创造持续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