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6亿美元!锂电池材料龙头要干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2
  • 摘要: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快速增长为优质的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化工产品生厂商带来难得的市场机遇。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核心,而材料是决定动力电池安全、性能、寿命、成本的关键。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快速增长为优质的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化工产品生厂商带来难得的市场机遇。

    5月31日,锂电池材料龙头企业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天齐锂业”)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详细披露其并购海外SQM锂矿资产的情况。

    早在5月17日,天齐锂业和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智利与交易对方Nutrien及其3个全资子公司Inversiones RAC Chile S.A.、Inversiones El BoldoLimitada和Inversiones PCS Chile Limitada签署 《协议》,拟以65美元/股的价格,以现金方式购买交易对方持有的SQM 62,556,568股A类股(约占SQM公司总股本的23.77%)。总交易价款为40.66亿美元(根据《协议》签署日汇率折算为人民币258.93亿元)。购买完成后,加上公司现已持有的2.1% B类股,公司共计持有SQM的股权比例约为 25.86%。

    截至目前,天齐锂业已拥有锂资源储备、开发以及锂产品精深加工和锂矿贸易三大产业板块,并不断加强“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的发展战略。此前已经收购了全球最大的锂矿石供应商泰利森。

    此外,SQM是业内老牌的农业化学肥料及锂产品供应商之一,工业和农业用途的硝酸钠钾产量均为全球第一,还是全球最大的碘生产厂商。SQM也具备成熟的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生产经验。其从事开发的智利阿塔卡玛盐湖,含锂浓度高、储量大、开采条件成熟、经营成本低,是全球范围内禀赋十分优越的盐湖资源,为全球锂产品重要的产区。随着近年来智利政府大力推动开发盐湖资源,阿塔卡玛盐湖区域已经成为全球锂行业在产企业和潜在竞争对手的重点发展区域和资源储备基地。

    报告显示,40.66亿美元(不含交易相关费用)资金来源由企业自有资金、境外筹集和并购银团贷款三部分组成,根据相关境外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承诺,后两者分别可以提供10亿美元和25亿美元。

相关报告
  • 《动力锂电池全球龙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16
    • 概要 根据GGII的统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动力电池装机18.3GWh,市场份额达到47.6%,位列行业第一;产品性能方面,公司位于国内一流水平,可配套绝大部分主流车企,供应关系稳定;成本方面,公司得益于“高能量密度体系+供应链管控+设备投资成本下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事件 根据GGII的统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动力电池装机18.3GWh,市场份额达到47.6%,位列行业第一;产品性能方面,公司位于国内一流水平,可配套绝大部分主流车企,供应关系稳定;成本方面,公司得益于“高能量密度体系+供应链管控+设备投资成本下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公司基本情况 中国龙头打造动力电池王国:1)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以主业为中心综合布局锂电材料、储能系统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提供一流解决方案;2)团队脱胎于ATL,技术背景雄厚,2018-2020年三次股权激励强化团队凝聚力;3)持续高水平研发投入,在材料体系和结构工艺上创新升级;4)公司形成总部+四大研发中心+五大生产基地的全球化综合布局,目前规划产能接近300GW,即将迎来产能投放高峰期;5)供应链管控能力强,打造从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链闭环;6)坚持大客户战略,基本完成行业“跑马圈地”。 观点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潜在空间巨大: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距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目标差距巨大。伴随国内财政补贴政策退坡趋缓,特斯拉、大众引领的爆款车型拉动需求,以及存量出租车、公交车替换和B端采购预期加强,国内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海外市场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边际向好、欧洲主流车企陆续公布电动化大战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及车型改善,预计未来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实现36%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速;与此同时,电化学储能市场也迎来高增长阶段。 机构盈利预测 业绩未来保持增持评级 市场一致观点 公司目前动态估值为139.17
  • 《动力电池巨头上游材料“军备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21
    • 将锂电核心材料捏在自己手中以备战时之需成为共识。 “军备赛”打响后,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热闹非凡。 在二三线电池企业为了在洗牌中活下去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时候,头部企业们正为全球化扩张而大规模补充 “弹药”,圈客户、扩充产能、储备原材料成为三大主要攻略目标。 第一步,将锂电核心材料捏在自己手中以备战时之需成为共识。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龙头们,已经构建起锂电池全产业链的宁德时代,完全可以当作自建锂电材料仓库的范本,将绝大部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宁德时代布局锂电材料板块的主要阵地是子公司广东邦普,后者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生产锂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等。 其年报显示,宁德时代对广东邦普2018年投资金额约5.2亿元,占当期投资金额11.45%。 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能输出市场,2019年上半年,宁德时代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为23亿元,同比增长32.14%。 日前,宁德时代还发布了百亿进川打造电池基地的战略,可以预测其锂电材料的需求还将不断扩大。要实现全球化战略目标,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为完成2020年将电池总产能增加到100至110GWh的目标,LG化学也在构建一条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链,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疯狂储备锂电材料极具代表性企业之一,一图以概之: 此外,LG化学还投资5000亿韩元(29亿人民币)在韩国建立一家电池正极材料工厂,目标是将其独立生产正极材料的能力提高35%;投资了韩国电池负极生产商GSE&C,并持有韩国Zinc硫酸镍子公司Chemco10%的股份。 LG化学的竞争对手——SKI作为全球第二大湿法隔膜制造商,虽然是动力电池市场后来者,但却把握着锂电池隔膜这一重要板块。 该公司在韩国曾坪工厂、中国江苏常州、波兰西里西亚的建立了锂电池隔膜工厂,一旦3家工厂均投入运营,公司锂电池隔膜年产能将达12亿平方米。 欧洲电池企业虽说在国际动力电池格局竞争中也是“姗姗来迟”,但在锂电材料囤货战中也不甘示弱。 被欧洲各国政府、车企寄予厚望的瑞典电池企业新星Northvolt,其目标产能是至2023年工厂电池产能达到32GWh;据了解,该公司到2030年底的订单总价值已经超过130亿美元,稳定持续的电池原材料供应刻不容缓。 2018年, Northvolt和Nemaska锂业签署了一项为期5年的电池级氢氧化锂供货协议,年供应量不少于3500吨。 9月25日, Northvolt与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TLK签订了氢氧化锂《长期供货协议》。协议期为2020年至2025年。 值得一提的是,Northvolt的投资者之一大众汽车,也于4月与赣锋锂业签署了长达十年的锂化工产品供应协议。 总得来看,电池头部企业主要是通过与锂电材料供应商签订巨额长单,来疯狂“扫货”;另一方面,电池企业也在自建材料工厂,以补充弹药,巩固原料基础。 无论是签订长单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都利于电池企业及时应对市场风险。供需方面巩固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成本上减轻短期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 首先是供需方面,对于关键材料主要靠进口的电池企业来说,自产锂电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说韩国电池企业在电池材料方面的应用尤其是隔膜材料,对日企如旭化成、东丽等产品进口依赖度高,一旦受到当地对日企如旭化成、东丽等产品进口依赖度高。 当日本试图推行向韩国出口电池材料的限制令,隔膜多采用日本进口为主的三星SDI就会收到相对严重的影响,而隔膜大户SKI相对来说就有惊无险了。 另一方式——与锂电材料企业签订长单也是同一个道理。 其次,市场方面。锂电池的价格早已一落千丈,“降本”是其倒逼至产业链上游的主要标签。然而即使价格再降,需求还是在那里的。 单就锂矿来说,智利央行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需求将翻两番。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上游钴镍矿亦是如此。 业内认为,目前锂电材料端的价格虽是低位反弹,但随着动力电池巨头的高端产能逐渐量产供货,部分锂电低端产能的加速出清,锂电材料有望探底回升。此时下游电池企业对关键材料领域进行战略投资,可以说是 “抄底介入”。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锂电池技术路线日新月异,更新迭代快,上下游维系的加深有助于缩短材料产品的认证周期,提高双方效率,降低成本。像目前高镍路线趋于主流,各大电池巨头对高于传统标准的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的需求就比较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