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性能的突破可以使关键的微波技术成本更低廉》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8-05-27
  • 研究人员使用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已经找到了一种利用廉价芯片生成微波的方法,这一突破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并改善自动驾驶车辆中的传感器等设备。

    “直到现在,这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滑铁卢大学的工程教授C.R. Selvakumar说,他在几年前提出了这个概念。

    高频微波在各种设备中传送信号,包括警察用于捕捉汽车中的调速器和碰撞避免系统的雷达单元。

    微波通常由称为耿氏二极管的器件产生,该器件利用了砷化镓等昂贵且有毒的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能。

    首席研究员Daryoush Shiri,前滑铁卢博士生,现在在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工作,他使用计算机纳米技术表明用硅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相关报告
  • 《硅材料技术取得突破可使关键微波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水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14
    • 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目前已经找到了一种利用价廉的硅材料产生微波的方法,这一突破可以显着降低成本并改善自动驾驶车辆中的传感器等设备。 滑铁卢大学的工程教授C.R. Selvakumar曾在他在几年前提出了这个概念,但直到现在,仍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高频微波可传送信号,广泛用于多种设备,包括警用车辆中装载用于追捕超速者的探测雷达、避免碰撞系统的雷达单元。 微波通常由称为耿氏二极管的器件产生,这种器件主要利用了砷化镓等昂贵且有毒的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能。 当电压施加到砷化镓中并逐渐增加时,流过它的电流也随之增加,但仅仅会增加到某一极限值,在那之后,电流会逐渐下降,这种奇特的现象称之为耿氏效应,其结果将导致微波发射。 滑铁卢大学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首席研究员希里,利用计算机纳米技术表明,使用硅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作为地球上储量第二多的物质,硅将更易于制造,其成本也仅为砷化镓的二十分之一。 这项新技术涉及的硅纳米线非常细小,10万根捆绑在一起才能达到人头发的厚度。 复杂计算机模型显示,如果硅纳米线在施加电压时被拉伸,可能会诱发耿氏效应,并因此引起微波的发射。 希里表示,随着新的纳米制造方法的涌现,现在很容易将块状的硅制成纳米线形式,并将其用于上述的目的。 这项工作的理论研究,只是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将得到更便宜、更灵活的微波产生装置。 这种利用硅施加电压时的拉伸机理,也可以作为一种“开关”控制来微波的产生与否,或者改变微波的频率和效果,以便在许多人们尚未想象到的领域取得新的应用。
  • 《突破 | 君万微全彩Micro-LED微显示量产进程取得关键突破》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5-18
    • 5月16日,Micro-LED微显示芯片科技公司君万微电子宣布,全彩Micro-LED微显示器量产进程取得关键突破,并以视频画面公开展示其可量产的全彩色硅基Micro-LED微型显示器。 据了解,这款微显示芯片适用于增强现实(AR)近眼显示设备对高亮度和大视场角(FOV)的需求。公司方面表示,这是君万微电子科技继2016年开发出Micro-LED单色高亮工业级微显芯片并进入量产以来,再即将实现全彩色Micro-LED微显示器件的全面量产。 近年来,硅基MicroLED微型显示器通过RGB实现全彩化在技术或工艺上尚存在较多重要挑战。同时,在元宇宙生态初现曙光的时候,全球科技巨头和AR/VR设备厂商都在聚焦彩色MicroLED微显示器的广阔前景。业内人士认为,君万微电子在实现微显示全彩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意味着Micro-LED微显示行业进入全彩新时代。 据透露,君万微电子团队还打通了Micro-LED产品器件级工艺并完成下游主流产品性能适配开发(主要各类AR和头戴式显示器),已具备批量供应Micro-LED微显示器相关产品的产业化能力,并真正使得Micro-LED微显示技术从芯片走向器件,从微显示器进入前景广阔的移动电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