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航空测绘珊瑚方法以指导珊瑚礁保护》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12-31
  • 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所有海洋物种的25%。这些生物丰富的生态系统正受到多种压力的威胁,从气候变化带来的海洋温度上升,到沿海开发造成的水污染。根据目前的估计,到2050年,全球75%的珊瑚礁将面临严重威胁。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必须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来保护珊瑚礁。

    先前评估活珊瑚覆盖率的工作受到了现有监测方法固有技术的限制。例如,详细的实地调查在地理上是有限的,而卫星无法以足够详细的分辨率追踪珊瑚,以供各种类型的管理活动使用。不过,机载技术可以在一次调查中收集大量连续的高分辨率数据,从而提供关于珊瑚健康和范围的相关信息。如果得到的地图可以指出活珊瑚的位置,那么就可以制定具体的策略来保护和恢复。

    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夏威夷群岛,沿海开发造成沉积、水载污染物和珊瑚礁破坏等问题,而渔业和其他资源的使用造成珊瑚礁恢复变差。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海洋热浪也会周期性地影响夏威夷群岛,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和2019年的珊瑚白化事件。2015年的事件导致了广泛的珊瑚死亡,但就像在世界各地的珊瑚礁地区一样,人们对珊瑚丧失的地理范围仍然知之甚少。

    利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全球发现和保护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航空测绘方法,夏威夷主岛16米(52.5英尺)水深的活珊瑚地理分布被第一次量化。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1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全球发现与保护科学中心主任Greg Asner指出,尽管一再出现热浪和沿海开发问题,他们还是对一个大型群岛进行了首次测绘,以确定夏威夷水域的珊瑚生活在哪里。合作组织需要这些基本信息来推动更具成本效益的珊瑚礁保护、恢复活动和公众参与活动。

    测绘数据是由ASU全球机载天文台收集的,这是一个由Asner及其团队开发的飞行实验室,里面搭载了先进的地球测绘技术。通过将激光引导成像光谱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新方法揭示了海洋表面下珊瑚礁的空前景象。这些地图显示了活珊瑚生存的地方以及退化的珊瑚礁区域。

    夏威夷水生资源部负责人,研究的合著者Brian Neilson表示,对夏威夷珊瑚礁生态系统内和整个区域的活珊瑚覆盖进行操作测绘,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了机会,以便更好地解决珊瑚礁保护、恢复和修复问题。借助这些地图,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同时,更有可能专注于改善珊瑚条件和各种依赖珊瑚的物种的生存条件。

    该团队绘制的活珊瑚地图与海岸和海洋活动的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并使用计算机算法来估计哪些因素最能准确预测夏威夷珊瑚礁目前的珊瑚位置。分析结果显示近岸发展与活珊瑚有主要的负相关关系。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合著者Jamison Gove提到,以前从未有过如此详细和全面的珊瑚景观。这些发现为制定基于地方的保护和管理策略以促进珊瑚礁的持久性并减轻夏威夷全境珊瑚的进一步损失奠定了基础。

    新的绘图方法还指出了珊瑚对人类驱动的环境压力表现出弹性的地区。这些珊瑚生存的区域,被认为是“避难所”,表明一些珊瑚和一些地点更有弹性,因此是加强珊瑚保护的主要地点。对珊瑚生存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改变珊瑚是否能在当前和未来的海洋气候中生存的预测。

    Asner强调,从夏威夷群岛开始,他们正试图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飞跃,直接应对珊瑚礁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挑战。他们希望,这些结果将促进社区、环境管理人员和民选官员之间的讨论。否则,我们将继续在我们眼前失去珊瑚礁。

    (刁何煜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asunow.asu.edu/20201214-mapping-corals-sky-guides-reef-conservation
相关报告
  • 《珊瑚礁晕使全球珊瑚远程健康调查成为可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2-01
    • 珊瑚礁光晕,也被称为放牧光环或沙晕,是围绕着珊瑚斑礁的裸露沙质海底带。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支持的夏威夷大学马诺亚分校科学家的研究,这些特征从卫星图像中清晰可见,为了解世界珊瑚礁健康提供了一个窗口。NSF海洋科学部的项目主任Cynthia Suchman指出,这项研究表明获得跨越长时段的地理空间数据价值重大,特别是在了解捕鱼这样的人类活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博物学家》(The American Naturalist)上 科学家持续对热带地区珊瑚礁光晕开展了几十年的观察,并解释它们的产生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密切相关,它们通常隐藏在一片珊瑚中,冒险去捕获覆盖在周围海床上的藻类和海草。对其他捕食者的恐惧使这些较小的动物习惯于隐藏在靠近珊瑚礁的安全地带,并专注于珊瑚礁附近的海洋植物。 这项由Elizabeth Madin领导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全球各地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和历史航拍图像。研究人员记录了热带地区以外海草礁光环的存在,并揭示了珊瑚礁光环变化、合并和持续存在的时间尺度,进而在全球珊瑚礁上发现了珊瑚礁光晕。珊瑚礁光晕在世界各地比我们预期的要普遍得多,它们的发展是动态的,光环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大约是几个月)改变大小,航拍图可以追溯到它们持续存在了至少半个世纪。 珊瑚礁光环与旨在保护捕食者和食草动物物种不被过度捕捞的海洋保护区有关。以前的研究表明,光环的存在是捕食者(可能还有食草动物)从捕捞中恢复的一个潜在指标,而光环的大小可能表明食草动物的恢复。作者表示,一旦能够解读光环给我们提供的关于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线索,特别是在植物和食鱼性珊瑚鱼种群的健康方面,就可以开发一种工具,使科学家、珊瑚礁管理人员、保护工作者和其他人能够远程和廉价地调查珊瑚礁并了解它们的情况。这种方法永远不会完全取代水下珊瑚礁监测,但将提供一个关于珊瑚礁在更大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将得到更多传统水下调查以外的信息。(张灿影 编辑)
  • 《《组学时代的珊瑚礁保护与恢复》——世界珊瑚礁组学新知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1-09
    • 世界珊瑚礁丛书》最近出版了一册新书,介绍了组学方法帮助珊瑚礁恢复和保护发展现状。全球珊瑚礁的迅速消亡促使人们努力开发创新的保护和恢复方法。组学是生物科学中以高通量方式测量生物分子的一个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基因组学或代谢组学方法,为保护和恢复干预提供信息。这本书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它讨论了从基因组和环境DNA(eDNA)数据如何被用来为海洋保护区设计和低温保存策略提供信息,使用适应性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知识来最大化珊瑚种群的环境耐受性,利用转录组数据开发早期预警标记,使用微生物共生组学数据指导恢复策略,到代谢组学和基因工程的应用。文中还讨论了如何将组学数据更好地转化为资源管理器。新书名为《组学时代的珊瑚礁保护与恢复》,由世界顶级科学家来自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AIMS教授Madeleine van Oppen和教授Manual Aranda编辑,旨在展示世界珊瑚礁组学方法的前沿动态。(熊萍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