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 上海技物所在反铁磁半金属弱局域态非平衡太赫兹探测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胡思思
  • 发布时间:2025-05-08
  • 近日,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胡伟达、陈效双、陆卫研究团队在反铁磁半金属弱局域增强的太赫兹探测取得突破,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ARPES技术揭示了NbFeTe2中反相磁矩与电子自旋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以及反铁磁诱导Anderson局域化的微观机理,观察到载流子跳变诱导器件太赫兹响应率随温度降低的非线性增强现象,为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宽温区高性能太赫兹探测器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成果以“Antiferromagnetic semimetal terahertz photodetectors enhanced

    through weak localization”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研究团队利用NbFeTe2中的载流子在由反铁磁磁矩与电子自旋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局域态之间的跳变行为,设计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太赫兹探测器。实验结果表明在载流子跳变温区内(77~200 K),器件响应率随温度降低呈现非线性增加趋势。当非对称天线为材料提供足够的塞贝克电势后,载流子可以越过局域态势垒重新排序,实现室温太赫兹性能的突破。此外,NbFeTe2/石墨烯异质结的自驱动性能通过内建电场得以优化,达到了220 V W?1的峰值灵敏度和小于20 pW Hz-1/2的噪声等效功率。这些结果揭示了反铁磁半金属在大面积、高速成像应用中的潜力。

    局域化物理模型以及器件在不同载流子输运模式下的太赫兹响应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5426-0
相关报告
  • 《上海技物所在超灵敏室温极值光电响应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5-05-14
    • 【内容概述】据光行天下5月13日报道,近日,上海技物所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黄志明、褚君浩研究员团队创新性地利用电磁诱导势阱(EIW)效应和激子绝缘体(EI)相变实现了针对室温条件优化的光电响应极值,在太赫兹波段表现出相较传统商用高莱管探测器比探测率数量级提升的室温高性能响应。通过激子绝缘体相变与能带工程的协同调控,为开发室温高性能光电探测器提供了全新范式。相关成果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具体论文内容将在下一篇概述)    室温光电探测在成像、量子信息、通信及可穿戴电子设备等诸多领域展现出极其重要且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探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变特性的材料始终是探测器研究的核心关注对象。针对室温条件优化的高灵敏度光电探测技术研究对推动室温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 《突破 |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强场超快光学”创新研究群体在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胡思思
    • 发布时间:2025-10-15
    • 2025年10月9日,国际权威光学期刊《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以《Manipulating terahertz phonon-polariton in the ultrastrong coupling regime with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为题,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陆培祥教授领导的“强场超快光学”创新研究群体在太赫兹强耦合与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太赫兹频段的声子极化激元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新型准粒子,蕴含着丰富的物理信息,在太赫兹源、拓扑光控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实现并调控其超强耦合是探索新奇物理现象和开发新型光电器件的关键。然而,传统的光学微腔(如法布里-珀罗腔和等离子体纳米腔)在局域场增强和模式体积方面存在固有局限,难以实现并有效调控太赫兹频段的超强耦合。 针对此挑战,课题组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连续域中束缚态(BICs)的全新复合体系,利用金超表面中的BICs模式与钙钛矿(MAPbI?)薄膜的声子进行耦合。如图1所示,通过精确设计超表面单元结构的不对称性,能够有效控制BICs模式的品质因子以匹配声子阻尼率;通过缩放单元尺寸,则可连续调节BICs的共振频率,使其与MAPbI?薄膜在0.95 THz的声子共振频率对齐,从而观测到清晰的能级反交叉现象。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减小超表面的周期来压缩模式体积,成功将复合体系的拉比劈裂从声子频率的28%连续调控至48.4%,达到了超强耦合领域。该耦合强度是目前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领域已报道的最高值之一。 图1:贵金属/钙钛矿复合超表面的示意图与BICs模式的非对称性调控 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金属BICs的超表面平台不仅耦合强度高、可调谐性好,还兼具易于集成和小型化的优势。此外,该工作创新性地引入了小波变换法对太赫兹时域信号进行分析,首次提取了声子极化激元的模式演化动态信息。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加,MAPbI?薄膜的声子辐射强度显著增强了10 dB,直观揭示了增强的耦合强度如何有效提升声子的辐射效率(如图2)。 图2. 广义Morse小波变换分析太赫兹时域信号 这工作不仅为在太赫兹波段研究和操控光与物质强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所发展的方法还有望应用于探索多模式耦合等复杂物理现象。基于钙钛矿的半导体特性,该平台在未来太赫兹拓扑光子学、超快光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