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研究人员开发新催化剂 推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4
  •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美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催化剂,解决了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DEFC) 长期以来存在的三个关键问题:效率低、催化材料成本高以及电芯内的化学反应具有毒性。这为推广由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驱动的清洁汽车开辟了道路。

    (图片来源:俄勒冈州立大学)

    由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和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发现,将氟原子置入钯-氮-碳催化剂中具有诸多积极影响,包括使功率密集型电池保持稳定近6000小时。

    最近,在许多“缓慢”的新兴电催化系统中,局部配位环境(LCE)被证明在促进反应动力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高能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的广泛应用,受到“缓慢的”12电子乙醇氧化反应(EOR)和4电子氧还原反应(ORR)的阻碍。

    经典设计是通过在导电碳载体中嵌入金属-氮(OM-N)活性基团来改善ORR动力学,从而形成M-N-C配位。其它杂原子(X=P,S,B等)也嵌入碳载体中,形成M-X-C配位,以改善ORR动力学,这极可能是通过原子间的协同作用来进行的。LCE被认为是低维催化剂的重要调节因素,如单原子位点催化剂,因其对LCE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然而,如何在大尺寸催化剂(即纳米材料和商用材料)中实现LCE概念,这一根本问题仍未解决。EOR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至少有三个连续的原子位点,这使调控LCE变得更难。

    研究人员为此通过有效策略设计来调控LCE,并在M/X–C催化剂中创建催化M–X基团,在其中引入F配位,以削弱C-X键并驱动X原子至金属位点。尤其是使用经典Pd/N–C作为模型催化剂来验证概念,并探索潜在材料化学特性,因其对EOR和ORR具有双重功能。据证明,对于调节其他Pd/X–C (X = P, S, B)和商用催化剂 (Pd/C和Pt/C)的LCE,这一策略也是有效和通用的。

    研究人员正在筹集资金,以开发用于便携式设备和车辆的DEFC单元原型。如果成功的话,可以在五年内推出一款商业化设备。

    研究人员表示,第一辆由乙醇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是在2007年开发的。然而,由于DEFC的效率低、催化剂成本,而且燃料电池内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可能导致催化剂中毒,该类汽车的深入发展明显滞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高性能钯合金催化剂,与目前的钯基催化剂相比,这种催化剂使用的贵金属更少。

    该团队证明,在钯-氮-碳催化剂中引入氟原子,可以改变钯周围的环境,从而提高电芯中两类重要反应的活性和耐久性,包括乙醇氧化反应和氧还原反应。在阿贡进行的先进同步加速器X射线光谱表征表明,引入氟原子可以创造更富氮的钯表面,从而促进催化过程。通过抑制钯迁移和减少碳腐蚀,提高耐久性。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zhiku/2021/12/03/detail_20211203112532.html
相关报告
  • 《科学家开发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29
    • 阻碍环保氢燃料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卡车和其他车辆的一个因素是铂催化剂的成本。 使用不太贵重的铂的一种方法是将其与其他较便宜的金属结合使用,但这些合金催化剂在燃料电池条件下往往会迅速降解。 现在,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型合金催化剂,既能减少铂的使用,又能在燃料电池测试中保持良好的性能。 据《焦耳》杂志报道,这种催化剂由铂合金和纳米颗粒中的钴制成,在反应性和耐久性方面都超过了美国能源部(DOE) 2020年的目标。 “合金催化剂的耐久性是该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布朗大学化学研究生Junrui Li说。 “研究表明,合金最初的性能比纯铂要好,但在燃料电池中,催化剂的非贵金属部分会很快被氧化和过滤掉。” 为了解决这个浸出问题,Li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合金纳米颗粒。 这些粒子有一个纯铂外壳,围绕着一个由铂和钴原子交替层构成的核心。 布朗大学(Brown)化学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Shouheng Sun表示,这种分层的核心结构是催化剂反应性和耐久性的关键。 “内核中原子的分层排列有助于平滑和收紧外壳中的铂晶格,”Sun说。 “这增加了铂的反应性,同时也防止了钴原子在反应过程中被吃掉。这就是为什么在金属原子随机排列的情况下,这些粒子比合金粒子表现得更好。” 关于有序结构如何增强催化剂活性的细节在焦耳论文中有简要描述,但更具体地说,在发表在《化学物理杂志》上的另一篇计算机建模论文中。 这项建模工作由安德鲁·彼得森(Andrew Peterson)领导,他是布朗工程学院的副教授,也是焦耳论文的合著者。 为了进行实验工作,研究人员测试了催化剂的能力来执行氧还原反应,这对燃料电池性能和耐久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的一侧, 从氢燃料中剥离出来的电子会产生驱动电动机的电流。在电池的另一端,氧原子吸收这些电子来完成一个循环。 这是通过氧还原反应完成的。 初步测试表明,该催化剂在实验室环境下表现良好,优于更传统的铂合金催化剂。 新催化剂在3万次电压循环后仍然保持活性,而传统催化剂的性能明显下降。 但是,尽管实验室测试对于评估催化剂的性能很重要,研究人员说,它们并不一定能显示催化剂在实际燃料电池中的性能。 与实验室测试环境相比,燃料电池环境温度更高,酸度也不同,这将加速催化剂的降解。 为了弄清楚这种催化剂在这种环境下能维持多久,研究人员将这种催化剂送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一个实际的燃料电池中进行测试。 测试表明,该催化剂在初始活性和长期耐久性方面都优于美国能源部(DOE)设定的目标。 美国能源部要求研究人员开发催化剂,到2020年,其初始活性为每毫克铂0.44安培,在3万次电压循环(大致相当于燃料电池汽车使用5年)后,其活性至少为每毫克铂0.26安培。 对新催化剂的测试表明,它的初始活性为每毫克0.56安培,在3万次循环后的活性为每毫克0.45安培。 “即使经过了30000个循环,我们的催化剂仍然超出了能源部最初的活性目标,”Sun说。 “在真实的燃料电池环境中,这种性能真的很有前途。” 研究人员已经申请了催化剂的临时专利,他们希望继续开发和完善它。
  • 《印度开发出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1
    •  印度研究人员近期开发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相较现有的铂基催化剂,新型催化剂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且稳定性和转化效率更高。   印度塔塔基础研究所、海得拉巴大学和印度科学与教育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5月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能源材料》杂志上发表相关报告称,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将少量硒和大量石墨烯进行化学反应时,会得到一种新的硒-石墨烯催化剂,不仅可用于燃料电池,且其成本低廉。此外,这种催化剂还可以有效解决燃料电池普遍存在的“中毒”效应问题。   研究人员解释说,当前燃料电池主要使用的铂基催化剂是由铂、钯和金等重金属通过单原子反应而来。以甲醇燃料电池为例,使用铂基催化剂时,一般经过几次反应循环后,甲醇就会到达负极并覆盖它,此时负极就会失效,但硒-石墨烯催化剂对这种“中毒”效应具有很高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