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医生组织及襄樊市疾控中心艾滋病治疗项目三周年”宣传册》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06-12-30
  • “无国界医生组织及襄樊市疾控中心艾滋病治疗项目三周年”宣传册是无国界医生组织对项目三周年进行的一个小小的总结,里面含有项目的最新数据。这份五页的小册子包含有以下内容:项目简洁,取得成果,项目内容(诊症,依从性,药品培训,家访及临终关怀,信息教育和交流)。 宣传册为中英文版本。
  • 原文来源:http://www.chain.net.cn/PDF/LivingPositive/3rdanniversary.pdf
相关报告
  • 《艾滋病治疗手册》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05-01-26
    •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于1981年最先发现于美国的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的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肉瘤的男同性恋者中 。随后几年,更多的艾滋病病例被发现于美国的其它城市以及欧洲,加勒比海和非洲。到80年代中期,HIV感染和艾滋病的流行席卷了全球各大洲,其病原也最终被确定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近几年,在非洲和亚洲,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均在快速上升。据有关专家预测,截止到2001年底, 在中国累计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约85万,现存活的艾滋病病人约8-10万。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即抗HIV 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支持疗法及心理咨询。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抗病毒治疗可能取得的效果是:最大程度的抑制病毒复制,重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从而降低与减少与HI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如何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如何正确应用抗病毒药物,如何对待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毒副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用药量的负荷、服药次数、方便程度等,是临床治疗中医生们经常面对的问题。希望这本手册能为临床医生在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工作中提供参考,也欢迎大家提出建议和意见。 本手册仅供参考。随着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逐步深入,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手册将会日趋完善。
  • 《长效注射药物可以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8-27
    • 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可注射的药物,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他们说,这种新药可能提供对感染的长期保护,副作用更少。这种药物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了测试,最终可能取代或补充目前用于预防或治疗病毒的复方药物“鸡尾酒疗法”的成分。 犹他大学的健康科学家与来自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学中心和Navigen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领导了这项研究。 “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新的艾滋病毒治疗方案,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与其他批准的药物相比,它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Michael S. Kay医学博士说,他是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也是密歇根大学生物化学健康教授。“它有很大的潜力来帮助那些遭受耐药性折磨的病人,以及那些将受益于长效、可注射的抗艾滋病毒药物鸡尾酒的人。”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2019年,全球约有170万人新感染艾滋病毒。目前有3800多万人感染了这种病毒。所谓的“药物鸡尾酒疗法”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极大地改善了这类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它也很昂贵,常常有严重的副作用,而且需要患者每天服药。此外,Kay说,由于艾滋病毒经常变异,耐药性是一个持续的挑战,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新药,以产生更有效的联合疗法。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名为CPT31的独特药物,它基于一种d肽,针对HIV融合机制中很少发生突变的关键部位。d肽是天然肽的镜像。想象一下,想想左手和右手。天然肽的基本结构和总体结构类似于d肽的左手和右手。 正因为如此,CPT31等d肽在体内无法降解。因此,它们的寿命比天然肽长得多,使它们特别适合长期注射配方。 “除了他们的体内持久性,D-peptides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免疫系统,预防免疫反应,副作用是经常看到与传统的肽和蛋白质药物,”布雷特•韦尔奇(jack Welch)说,他是这项研究的合作者之一和高级技术和战略主管Navigen, Inc .,盐湖城公司合作开发CPT31和管理临床试验。“作为一种d肽,我们希望CPT31能够以更低的剂量和更少的副作用提供更广泛的病毒抑制。” 为了看看CPT31是否能够预防HIV感染,Kay和他的同事们首先在健康的猕猴接触到一种叫做SHIV的人猿杂交型HIV病毒的几天前,将这种药物注射到它们体内。这些猴子受到了完全的保护,没有接触到比人类通常接触的高得多的甲肝病毒,也没有出现感染的迹象。随后,科学家们确定了提供完全保护所需的CPT31的最低剂量,这一信息将有助于临床试验。 凯说:“我们认为这种药物本身可以用来预防艾滋病毒感染,因为最初接触艾滋病毒通常只涉及相对少量的病毒。”“这项研究表明,来自世界各地的绝大多数流行的HIV毒株都能被CPT31有效地阻止。” 但是在疾病的后期,当体内有数十亿的病毒拷贝在循环时,情况又会怎样呢? 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将CPT31注射给感染了未经治疗的高病毒载量的SHIV的猴子。在30天的疗程中,这种药物显著降低了他们血液中希夫氏杆菌的存在。然而,由于耐药性,病毒水平在两到三周内反弹,这是用单一药物治疗已建立感染的典型观察结果。 最后,研究人员在停用了cART鸡尾酒药物后,测试了该药物维持病毒抑制的能力。cART将SHIV降低到无法检测的水平,但病毒在停止治疗后迅速反弹(在人类中也可见)。在这项研究中,CPT31本身有效地将病毒保持在一个无法检测的水平几个月(直到停止用药)。 Kay说:“这种简化的‘维持疗法’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病毒控制选择,它更经济,服用更方便,副作用更少。” 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同时,Navigen正在开发一种长效可注射的CPT31制剂,目标是只需每三个月注射一次该药物。 韦尔奇说:“与目前难以维持的日常药物方案相比,长效注射制剂似乎更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此外,这种配方所提供的稳定的治疗药物水平,将降低由于每天漏服药片而导致耐药性的风险,同时也会减少副作用。” 定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的人体试验将有助于确定CPT31在人体上是否安全有效。凯说,人类临床试验的整个过程以及随后的FDA批准可能需要数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