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套5kW/5kWh锌溴单液流电池示范系统投入运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
  • 发布时间:2017-11-29
  • 近日,大化所储能技术研究部张华民研究员、李先锋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套5kW/5kWh锌溴单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系统在陕西省安康市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投入运行。该系统由一套电解液循环系统、4个独立的kW级电堆以及与其配套的电力控制模块组成,主要为公司研发中心大楼周围路灯和景观灯提供照明电,后期将配套光伏组成智能微网。经现场测试,该示范系统在额定功率下运行时的能量转换效率超过70%。锌溴单液流电池示范系统的成功运行为其今后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锌溴单液流电池有别于传统液流电池技术,正负极采用相同电解质溶液,只需要一套电解液储存及循环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的优点,适合于百千瓦及以下级分布式储能系统。单液流的结构将溴封闭于正极内,解决了溴对管路系统的腐蚀问题。我所储能技术研究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近几年溴基液流电池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Nano Energy 2016, 21, 217-227, Advanced Materials 2017, 29,1605815等杂志。为加速锌溴单液流电池的技术成果转化,我所与陕西华银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共同成立“先进储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并于2017年获批“陕西省先进储能与钒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项目加强了产学研用的紧密合作,加快了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

相关报告
  • 《首个硫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示范项目正式并网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30
    • 7月29日,香港中华煤气子公司港华智慧能源与易池新能(Luquos Energy)合作的首个应用硫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充电站配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并网运行。同时,易池新能正式发布LEAPLUG 跃连硫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也是首个用于示范项目的硫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示范项目位于深圳沙井汽车充电站内,容量规模20kWh,能为站内三十个充电桩稳定供电。该示范项目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策略,在用电高峰期间预计能够节约高达70%的电费支出,不仅有效的减少电网负荷,同时也大幅降低运营方的电费成本。
  • 《中国石油首套自研全钒液流电池成功应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08
    • 记者11月4日获悉,由工程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制的中国石油首套全钒液流电池,近日在青海油田花土沟生产基地首次完成极端环境和严苛条件下“光—储—抽”离网应用,实现了边远井场的绿电供应和零碳采油,为油气田绿色转型和增产提效探索出全新供电模式。 全钒液流电池是基于不同价态钒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化学能形式存储电能的新型储能系统。这种模块化绿色“充电宝”具有容量大、长时储能、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功率和容量互相独立等特点,是目前大规模存储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优选技术。 为满足油气行业特殊场景下对储能的巨大需求,工程材料研究院储能团队经过3年多的基础研究,攻克了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低、电解液稳定性差、界面阻抗高等行业难题,自主设计、集成出不同功率的全钒液流电池样机,并在本单位和青海油田采油一厂跃北1井分别建成了光储一体化并网和离网示范电站,搭建起大功率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多场景测试平台。 10月中旬,在青海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勘探事业部和采油一厂的支持配合下,工程材料研究院储能团队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在高海拔、极寒、纯离网、信号弱、需24小时不间断供电等极端工况下,首次采用自主研制的全钒液流电池和创新设计的柔性直流母线微电网拓扑架构,通过实时远程监控,实现了无人值守边远井场全天候、全绿电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