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频破纪录 国内已进入产业化第二阶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4
  • 经日本JET第三方认证,仁烁光能团队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9%,再次打破了团队在今年6月创造的28%的世界纪录。这次转换效率的突破表明,钙钛矿叠钙钛矿(即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可实现的效率远超单结钙钛矿电池。

    目前,钙钛矿电池已经吸引大量科研力量和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进入,仁烁光能成立于2021年,由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创立,是钙钛矿电池赛道值得关注的玩家。

    仁烁光能联合创始人兼CEO沈承勇表示,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在半年时间内提升了1%,这种成长性是其它技术无可比拟的。预计今年仁烁光能的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有望超30%。

    效率突破30%,成了当下钙钛矿电池研发者的共同追求,已有国外研究团队走在前列——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的科学家声称已经研发出一种钙钛矿/硅串联太阳电池,认证效率突破32.5%;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CSEM)宣布,合作创造的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突破30%。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公司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近三年来,头部钙钛矿企业如协鑫光电、纤纳光电实现了百兆瓦级钙钛矿电池中试线的落地试产,晶硅行业头部企业及跨界巨头也纷纷布局。

    中银证券表示,钙钛矿电池自2022上半年突破转换效率记录以来,已进入产业化第二阶段:从实验室研发进入中试线投建,并且已有厂商开始讨论吉瓦级别产能的供应链配套合作,产业15家电池厂商整体规划产能已超30GW,其中多数为高校研发团队进行产业化。

    据券商统计测算,2022年、2026年钙钛矿组件产能预计分别为0.87GW、24GW,2023年有望形成超过1GW钙钛矿组件产能。2026年钙钛矿电池组件产能约24GW,其中BIPV用钙钛矿电池约15GW,对应市场规模409亿。

相关报告
  • 《24.9%!钙钛矿-CIS新型叠层电池效率创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5
    •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钙钛矿以及铜/铟/硒(CIS)薄膜的叠层太阳能电池。 据介绍,该电池为同类电池中第一个实现接近25%效率的光伏电池。新型光伏电池合格效率为23.5%,最大效率24.9%。 该效率已经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验证。 科学家们利用具有约1.03 eV带隙的CIS和少量的镓,以及带隙约为1.59 eV的三阳离子钙钛矿,使用抗反射涂层(ARC)来增强耦合光并提高一般光电流。该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为24.9%,开路电压为1.57 V,短路电流为21.1 mA,填充变量为75.2%。顶部和底部电池的掺入光电流分别为20.4 mA和20.7 mA。 2020年9月,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新型钙钛矿CIGS叠层电池的效率达到24.16%,创下世界纪录,由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CalLab实验室正式认证。 叠层电池结合了两种不同的半导体,这些半导体将光谱的不同部分转换成电能。 由铜,铟,镓和硒组成的光伏电池可以沉积为薄膜,总厚度仅为3-4微米。钙钛矿层更薄,仅为0.5微米。因此,由CIGS和钙钛矿制成的新型叠层太阳能电池厚度远低于5微米,可用来生产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
  • 《31.3%,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新世界效率记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1
    • 最新消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CSEM)共同创造了钙钛矿-硅叠层光伏电池新的世界纪录,达到31.3%。 钙钛矿是一种具有很强光-电转换效率的材料结构,应用广泛关注度高。光伏领域是钙钛矿结构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钙钛矿太阳电池是第三代高效薄膜电池的代表。钙钛矿结构可设计性强,具有非常好的光伏性能,是光伏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 钙钛矿-硅叠层光伏电池新的效率世界纪录,达到31.3% 业内预计未来通过使用新型材料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的转换效率最高能达到50%左右,是目前商业化的太阳电池转化效率的2倍左右。 目前,单结PSCs当前最高转换效率达25.7%,理论转化效率可达31%。单结PSCs指只有一个PN结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多结PSCs指有多个PN结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多结的PSCs光谱吸收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但成本也更高。 资料显示,钙钛矿带隙宽度可调,可制备高效叠层电池。钙钛矿可制备2结、3结及以上的叠层电池,其中2结叠层电池有钙钛矿-钙钛矿和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两种,转换效率可提高到40%左右,3结及以上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更是能达到50%左右。 如果说HJT、TOPCon是太阳电池产业化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代表,而钙钛矿-异质结、钙钛矿-TOPCon叠层电池是第四阶段的支柱。美国NREL:碲化镉、钙钛矿技术可显著降低光伏碳强度 今年6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Klaus Weber,北京大学周欢萍以及晶科能源Peiting Zheng等人使用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结构的晶硅电池作为底部电池,以及钙钛矿薄膜作为顶部电池,制备了单片钙钛矿/TOPCon叠层器件。该器件的效率为27.6%,相关工作发表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虽然当前市场的主流技术路径仍是PERC,未来2-3年PERC可能仍为市场主流,但其产线扩张已进入尾声。随着异质结(HJT)、TOPCon设备的成熟,太阳电池将逐步进入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