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花岗岩型锂铷铌钽矿找矿模型及找矿方向》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1-26
  • 近年来,湖南省在锂、铷、铌、钽等稀有金属矿的勘探中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香花岭、九嶷山和大义山地区,预测全省锂矿资源潜力可达500万吨。本文总结了该地区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的地质特征、成矿类型及找矿标志,建立了找矿模型,并提出了找矿方向的建议。研究表明,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148~160 Ma和白垩纪晚期,成矿物质主要源自岩浆,且岩浆的高分异演化程度与锂、铷、铌、钽元素的成矿差异性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湖南及邻近省份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Y1NDY0NA==&mid=2247578009&idx=2&sn=1253ef973cd8cabe039ea86f54f5edca&scene=0
相关报告
  • 《中国找矿重大突破,探获4.9亿吨锂矿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1
    • 7月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超大型矿产伴生铷、钨、锡等多种战略矿产,所有资源均为新增资源量。 据勘探单位湖南省地质院下属的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总工程师杨齐智介绍,锂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金属之一,是国家战略关键资源。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积极响应国家锂资源保障战略,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连同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自2022年起在鸡脚山矿区全面开展锂矿靶区优选工作。项目组克服山高路陡、严寒酷暑等困难,累计完成钻探9万多米。 鸡脚山矿区地处南岭低山地带、香花岭矿田海拔最高区域,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传统运输方式受限。项目负责人陈志强表示,项目组创新了绿色勘查技术方法,克服了当地地形复杂、钻探施工条件难等关键技术问题,创新使用了大型无人机吊装钻探设备技术,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二级教授许以明介绍,鸡脚山矿区的重要发现是在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背景下进行的。亿吨级锂矿石的探获为湖南省郴州市构建千亿新能源基地奠定坚实资源基础,其勘查思路、方法及管理模式对湖南省锂资源勘查具有示范借鉴作用,能有力推动国家锂资源保障战略实施。
  • 《我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1-09
    • 1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分布格局,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各省(区、市)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锂矿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其中,新发现的西昆仑—松潘—甘孜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长达2800千米,累计探明资源量650余万吨,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极大丰富了我国锂矿种类,拓展了找矿范围,引领了新疆、四川、青海等地锂矿找矿行动,为我国锂矿勘查开发提供了新方向。 此外,经过调查评价,我国盐湖锂新增资源量达1400余万吨,跃居成为仅次于南美锂三角和美国西部的全球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在江西等地区攻克锂云母提锂技术难题,提高了锂云母型锂矿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新增资源量超1000万吨。这一突破将促进湖南、内蒙古等地区形成找矿新局面,成为锂资源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