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再炒南海岛礁建设:战机可随时进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7-11-22
  • 英国路透社当地时间3月27日报道,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分枝机构亚洲海事透明度倡议组织(AMTI)当天称,中国在南海岛礁主要军事设施已建设完成,可随时在南海岛礁部署战机等其他重型军事装备。

      该组织公布多张3月卫星照片称,中国在南沙群岛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上建成航海、航空、雷达和防御设施。其负责人波林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永暑礁和渚碧礁有新的雷达天线阵,“所以预计很快将部署”。

      该组织称,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三个基地和西沙群岛永兴岛的另一个基地可使中国军机执行任务的范围覆盖整个南海。中国在永暑礁、渚碧礁、华阳礁和永兴岛上的早期预警雷达设施和其他地点的较小型装置让中国侦测与防御雷达设施涵盖整个区域。

     

      该组织还称,中国一年多前已在永兴岛部署红旗9号地对空飞弹,也至少在一处部署反舰导弹;也在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上为移动式导弹发射器建成开合式掩护设施;还在永暑礁上建成可容纳24架战机、3架包括大型轰炸机在内的大型飞机的机库。

      路透社本月14日曾报道称,卫星图片显示,中国已开始在西沙北岛展开新的建设工程,这成为“北京继续在这一重要航道加强军力的信号”。报道还援引匿名地区军事专家的话说,即便想避免和美国产生新对抗,但这一动作表明中国依然决心建设岛礁网络。

      对西方智库和媒体关于南海问题的炒作,中国军事专家李杰15日曾表示,中国在自己控制的岛礁进行民用设施建设,其他国家无权干扰,域外国家尤其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利。在岛礁建设方面,中国主要突出灯塔、民用机场、人道主义救援等民用设施的建设,协助国际社会反恐、反海盗,共同维护海洋安全。

      李杰说,中国强烈反对域外国家干涉插手地区事务,同时呼吁域内国家通过谈判、协商和交流,共同妥善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有个别国家故意想把水搅浑捞好处,或采取不友好行为,中国也要准备好“打狗棍”。

  • 原文来源: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3-28/doc-ifycspxp0141927.shtml
相关报告
  • 《永暑礁频现“美人鱼”,生态岛礁建设再添惊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熊萍
    • 发布时间:2025-08-31
    • 2025年7月中旬以来,南沙群岛永暑礁驻岛环保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简称“岛礁中心”)驻站科研人员在永暑礁近岸海域持续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儒艮活动。 儒艮是海牛目儒艮科唯一现存海洋物种,因雌兽怀抱幼崽哺乳的姿态被民间称为“美人鱼”,是全球最古老的海洋哺乳动物之一,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浅海区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这种体长可达3米的草食性海洋哺乳动物,对维护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其摄食行为能促进海草更新,维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儒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8年,海南省东方市发现的死亡儒艮是中国大陆最后一次目击记录,2022年,儒艮被宣布在中国大陆沿海功能性灭绝。 2025年7月8日,永暑礁驻岛环保部门巡视人员首次在海岛西南方海域发现浮在海面换气的“大鱼”,并在其后近一个月内持续观测到其在该海域的活动;8月2日-3日,巡视人员与驻岛科研人员两次近距离观测到“大鱼”在该海域活动,并采集到影像资料。相关资料经中国科学院海洋动物专家秦耿研究员、李松海研究员鉴定,正是在中国大陆沿海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的儒艮。8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又再次共同目击了儒艮在海面的活动情况。这是近半年来,在永暑礁继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玳瑁、绿海龟等活动后,首次在该海域发现极度濒危物种儒艮的持续活动踪迹,这不仅填补了该海域的物种分布空白,更是近三十年来我国南沙群岛及南海中部海域首次有科学影像佐证的儒艮活体记录。儒艮通常喜欢成群活动,常以2~3头的家族群形式出现,此次为何单独“流浪”至此尚待监测研究。 南海海洋所研究员秦耿指出,我国南海北部(如广西、广东沿海)近岸的儒艮种群已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急剧衰退,南海中南部海域虽有零星渔民目击报告,但从未有经科研机构确证的影像或实体记录。此次发现与2025年3月中国台湾省宜兰海域的记录形成呼应,共同构成近十年来我国海域内极为罕见的儒艮分布实证,为研究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该物种的跨海域迁徙扩散提供了关键线索。 南海海洋所宋星宇研究员指出,绿海龟依赖沙滩产卵繁殖,玳瑁的生存与珊瑚礁健康紧密相关,而儒艮的出现则标志着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这三类物种在永暑礁海域的相继发现,凸显了永暑礁岛礁生态系统的独特价值,更证明了我国南沙岛礁生态岛礁建设与生态保护工作成绩斐然。永暑礁形成的珊瑚礁、浅海海草床、沙滩产卵场等丰富生境,支撑了海洋生物的栖息与繁衍,也是南海岛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育的有力佐证。 此次发现得益于南海海洋所与驻岛环保部门构建的岛礁安全运行长期联合监测体系。南海海洋所岛礁中心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深化岛礁中心与驻岛环保部门的合作,强化南海岛礁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研究,为岛礁陆海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支撑,共同守护好这片美丽的“蓝色国土”。
  • 《美候任国务卿称中国南海岛礁建设“非法” 中方回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11-22
    • 问:据报道,美国候任国务卿蒂勒森拟在今天参议院提名听证会发言中批评中国南海岛礁建设“非法”,并称美方不会接受中方在朝核问题上的空泛承诺。他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世界需要更强大的美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清楚,对此我不再重复。我想说,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和一些围绕南海岛礁存在争议的周边国家已重回一个共识,即南海争议应该由直接当事方通过磋商谈判和平解决;同时,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这一大好局面值得珍惜。我们也希望所有域外方切实尊重本地区国家的共同意愿和共同利益。 至于中方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的立场、政策以及发挥的作用,相信你也非常清楚。朝鲜半岛是中国的近邻,我们比任何国家更在意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与安全,这也是我们自身安全利益所在。长期以来,中方为促成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积极斡旋,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国际社会都知道,半岛核问题的症结和起源不在中方,我们希望美朝作为最关键的双方能积极相向而行、创造有利条件,使半岛核问题重新回到六方会谈这一正确框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