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未来三年为“地平线2020”科研计划豪掷300亿欧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1-02
  • 近日,欧盟一项总预算达770亿欧元的科研与创新资助计划——“地平线2020”已公布了它2018-2020年度共计300亿欧元的支出方案。作为继美国之后,参与“地平线2020”项目第二多的非欧盟国家,中国拟在2018-2020年投入2亿人民币的年度预算,延续“中欧联合资助机制”。
    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科技环境处处长薄思睿(Laurent Bochereau)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介绍,截至目前,中国约有255个组织参与了“地平线2020”项目。“这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参与方,这个数字也是比较高的。”薄思睿说。
    据介绍,“地平线2020”科研创新框架计划是欧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科研创新计划,该计划在2014-2020年这七年期间,投入除私人投资以外的、共计770亿欧元的资金用于创新和研发。计划支持的大多数科研创新活动还在实施阶段或尚待启动,部分科研成果已经诞生,比如参与发现系外行星和引力波。
    由于该计划对欧盟国家之外的参与者开放,来自中国的个人、组织亦可申请获得“地平线2020”的资助。
    2015年成立的“中欧联合资助机制”在推动中国科学家、研究机构、企业参与“地平线2020”中起了关键作用。作为“中欧联合资助机制”的延续,2018年至2020年间,中国科技部拟投入2亿人民币的年度预算,欧盟则拟在“地平线2020”框架下投入近1亿欧元预算。
    在此联合资助机制下,一些致力于与世界上部分最为严重的疾病作斗争、使无人机与自动驾驶汽车变得更为智能、使用蠕虫来研究人类的衰老与健康等的项目已经陆续开展。
    薄思睿介绍,在“地平线2020”项目背景下,中欧双方的合作将侧重于食品、农业、生物科技、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地面运输、安全绿色航空、环境与人类健康等核心领域。
    就整个“地平线2020”计划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的核心课题而言,“低碳、适应气候变化的未来”将获得33亿欧元的预算。除此之外,欧洲委员会列举的优先课题包括:循环经济(预算10亿欧元)、欧洲工业和服务业数字化及转型(预算17亿欧元)、欧盟安全(预算10亿欧元)、移民(预算2亿欧元)。
    以及,22亿欧元拨款将投入清洁能源相关的四个相关领域的项目:可再生能源、能效建筑、电动运输和储存方案。其中,2亿欧元将用于支持研发生产欧洲下一代电池。

  • 原文来源: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43473
相关报告
  • 《欧盟为“地平线欧洲”计划加注40亿欧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12-09
    • 据美国《科学》周刊网站近日报道,欧洲议会近日达成一致意见,为欧盟下一个7年(2021—2027年)研究资助计划“地平线欧洲”加注40亿欧元,该项目预算最终达850亿欧元。   经过此轮加注后,“地平线欧洲”的最终预算比欧盟委员会在2018年首次提出该计划时的预算多15亿欧元,但有50亿欧元预留给疫后复苏基金,用于资助应用研究和小型科技公司,因此,剩余预算仅比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地平线2020”略有增加,后者总预算约为770.28亿欧元。   这意味着像欧洲研究委员会(ERC)这样的基础科学机构在2021年得到的资金可能会比2020年少,不过,最终预算取决于欧盟议会就预算详细条款开展进一步谈判后得出的结果。欧洲研究大学联盟秘书长库尔特·德凯特拉埃说,40亿欧元的“意外之财”应该用于ERC和欧盟“玛丽居里行动计划”奖学金。   欧盟预算一般由各国领导人组成的欧洲理事会一致同意决定。今年7月,他们达成了一项1.8万亿欧元的协议,规定在“地平线欧洲”上投资810亿欧元,这让很多研究人员感到失望,但欧洲议会阻止了这项协议生效并要求各成员国开始谈判。   欧洲议会参与“地平线欧洲”谈判的代表克里斯蒂安·埃勒说,尽管他不排除2021年基础科学经费会有所减少,但他表示,ERC的预算有望在未来7年内“适度增加”,但“不会得到他们所要求的增加”。   加注的资金将来自反垄断获得的罚款和未动用的预算款项。德凯特拉埃认为这些资金的来源并不稳定,这表明政府自身不愿意资助研究。
  • 《欧盟出台“地平线欧洲”计划第二个战略规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7-14
    • 近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旗舰科学项目“地平线欧洲”计划的第二个战略规划。这一战略规划旨在为促进2025—2027年欧盟的研究和创新制定战略方向并提供资金,以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数字化转型及人口老龄化等挑战。欧委会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韦斯塔格表示:“通过为欧盟的研究和创新提供资助并制定关键战略方向,我们能够对前沿领域研究及创新突破等方面的投资进行指导。” 此次欧委会通过的第二个战略规划制定了三大关键战略方向,即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建设更具韧性、将更具竞争力、更加包容和民主的欧洲。欧委会在声明中表示,将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2025—2027年“地平线欧洲”计划总预算的10%用于生物多样性相关问题的研究。欧委会创新、研究、文化、教育和青年事务委员伊莉安娜·伊万诺娃表示:“‘地平线欧洲’计划第二个战略规划确保了我们的研究与创新资金能够支持我们在气候、生物多样性和数字化方面的雄心壮志,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应对新出现的挑战。” “欧洲伙伴关系”是“地平线欧洲”计划的重要实施工具,它将欧委会与公共或私营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共同资助和规划新研究领域。在第一个战略规划中,“欧洲伙伴关系”共有49个项目,涵盖四大领域——健康,数字、工业和太空,气候、能源和交通,食品、自然资源、农业和环境。此次通过的第二个战略规划新增了9项“欧洲伙伴关系”项目,包括脑健康、创新材料、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所需原材料、太阳能光伏、虚拟世界等。 第二个战略规划还引入了“新欧洲包豪斯”倡议,旨在将民众、市政部门、专家、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汇聚在一起,就欧洲建筑及社区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贡献创新解决方案。 “地平线欧洲”计划是欧盟继“地平线2020”之后推出的支持科学研究和创新的一项主要资助计划。该计划周期为2021年至2027年。2020年12月,欧盟就该计划达成协议,并确定计划总预算达955亿欧元。2021年,“地平线欧洲”计划正式启动,欧委会通过了该计划的第一个战略规划。据欧委会预测,“地平线欧洲”计划每投资1欧元,会带来高达11欧元的经济收益。在2027年底之前,该计划将在研究与创新领域创造约10万个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