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毒素污染对两种典型湖泊土壤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7-08-31
  • 为期30天的室内孵化实验,是研究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1, 10, 100 and 1000 μg eq. MC-LR L−1)对中国两个湖泊土壤(九江鄱阳湖湖泊的土壤A,苏州太湖湖泊的土壤B)中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生理特征、潜在硝化作用的影响,以及微生物丰度(总细菌、总真菌、氨氧化细菌和古细菌)。在测试的酶中,只有酚氧化酶活性受到微囊藻毒素应用的负面影响。相比之下,以1000 μg的处理来刺激脱氢酶活性,在污染土壤中也发生了土壤呼吸的刺激作用。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表明,处理高微囊藻毒素浓度的土壤中,总体碳代谢活动受到抑制,高浓度的微囊藻毒素也导致了不同的潜在碳利用模式。高微囊藻毒素浓度(100, 土壤A为1000 μg eq. MC-LR L−1 ; 10, 土壤B为100 1000 μg eq. MC-LR L−1 )明显降低了土壤潜在的硝化速率。此外,土壤潜在硝化率的下降与amoA基因丰度的下降呈正相关,这也对应于氨氧化细菌群落。我们得出结论,微囊藻毒素灌溉水的应用可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相关报告
  • 《温和修复选择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量元素污染土壤中的活性(GRO)》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7-08-31
    • 温和的修复选择(GRO)是基于植物、相关微生物和土壤修复的综合使用,可以潜在地恢复土壤功能和质量。我们研究了三种GRO(辅助植物稳定化、原位稳定化和植物吸收和辅助植物萃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涉及C、N、P和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解酶的活性,以及来自欧洲六个实地试验的微量元素污染土壤(TECS)的细菌群落结构,并使用细菌 α-和 β-变形杆菌、放线杆菌和链霉菌科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和特异性处理特征的DGGE条带测序研究了群落结构。通过qPCR测定涉及氨氧化和脱氮的基因的复制数目。植物营养在Biogeco遗址(法国)三个地点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呼吸。与Biogeco遗址处理的土壤相比,处理土壤中的酶活性一直较高。在这个地点,微生物生物量从696吨增加到2352 mg ATP kg−1 soil、呼吸从7.4增加到40.1mg C-CO2 kg−1 soil d−1,处理土壤中的酶活性比未处理的土壤的酶活性高2-11倍。植物管理引起细菌群落结构、总社区和功能组水平的变化,并增加了涉及N周期(nirK,nirS,nosZ和amoA)的基因复制数目。本文还评估了主要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微量元素可利用性的影响,并阐明了最终的位点特异性效应。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TECS的植物管理会长期影响土壤生物活性。
  • 《掺杂碳点影响采矿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异化铁还原工艺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3-25
    • 碳点(CDs)由于其广泛使用而不可避免地在土壤中积累,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介导的异化铁还原过程会影响土壤元素循环和重金属的运转转化。然而,很少有研究描述在土壤系统中施用CDs后重金属的异化铁还原和物种形成转化的变化。本文通过将两种掺杂碳点(氮掺杂和氮磷掺杂)培养到矿土中,研究了重金属形态变化与CD强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施用氮磷掺杂碳点(N,P-CDs)有利于提高土壤酸度。此外,CDs的施用使Pb和Zn固定化,但也增加了Cu在土壤中的迁移率。此外,CDs的添加增加了Fe(IIs)和总Fe含量,表明它促进了异化铁的还原。脱氢酶的活性由CDs激活,而过氧化氢酶的激活不显著。CDs的应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其结构和多样性取决于CDs的类型和孵化时间。结合冗余分析(RDA)结果,微生物群落与pH值、残留Zn浓度、Fe(II)和总Fe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理解CDs在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