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Bio全球科学家联盟发起的Long COVID新研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2-26
  • 资金深化 SARS-CoV-2 病毒在 Long COVID 患者中的持久性研究,启动临床试验

    马萨诸塞州梅德福2024年2月22日电 /美通社/ --PolyBio研究基金会今天宣布了其第二阶段LongCovid 研究联盟 (LCRC),包括分配1500万美元用于资助研究和临床试验。“病毒在肠道中的持久性是该领域最大的线索之一,”LCRC成员Sara Cherry博士说。全球有十几家机构参与了PolyBio的联盟,包括来自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奈山大学、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顶尖科学家。随着研究的新阶段,PolyBio扩大联盟的国际影响力,增加了位于法国、英国和瑞典的团队。

    在分配第二轮资金时,PolyBio将投资深化SARS-CoV-2病毒在LongCOVID患者组织中的持久性研究,涵盖自然界.“病毒在肠道中的持久性是该领域最大的领先优势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病理学和实验室医学的John W. Eckman医学教授Sara Cherry博士说,他的团队正在努力确定可以消除肠道组织中病毒的药物组合。

    PolyBio还将资助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启动世界上第一个从LongCOVID患者身上收集综合组织样本的项目。“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团队包含使艾滋病毒/艾滋病成为可治疗疾病的人。这些研究人员在大流行开始时迅速转向 LongCOVID,“PolyBio 总裁 Amy Proal 博士说。

    PolyBio的第二阶段项目还包括为评估HIV抗病毒药物治疗LongCOVID的临床试验提供资金,这是患者的首要任务。“如果HIV抗病毒药物对LongCOVID有积极影响,那么改善患者生活的能力就近在咫尺了,因为这些药物价格合理且经过安全测试,”西奈山科恩复杂慢性病康复中心(CoRE)的纳什家族主任David Putrino博士说,该中心将指导临床试验。

    “我们一直在等待针对这种疾病根本原因的强硬临床试验,”克里斯蒂·柯林斯说,他和全球 1800 万患者一样,患有 LongCOVID。


    关于PolyBio

    PolyBio Research Foundation 是一项 501(c)3 计划,旨在改变 LongCOVID 等复杂慢性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方式。PolyBio将研究项目概念化,以确定慢性病的根本原因驱动因素,并建立协作团队以使项目成为现实。PolyBio得到了众多捐助者的支持,包括Kanro,这是一个慈善基金,旨在支持由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建立的开源科学研究。


  • 原文来源: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leases/new-longcovid-research-launched-by-polybio-s-global-consortium-of-scientists/?s=130
相关报告
  • 《1月6日_科学家将研究新冠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1-02-04
    • 据BioSpace网站1月6日消息,一组研究人员在《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痴呆症》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呼吁开展更多前瞻性研究,研究COVID-19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因为该病经常与神经系统症状有关,如癫痫发作和精神病。 在COVID-19大流行的早期阶段,医生和研究人员都开始收到患者的报告说他们经历了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味觉和嗅觉的丧失,并且持续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一般恢复的程度。这些报告暗示,COVID-19可能会造成即时和可能持久的神经损伤,但目前对这种疾病的纵向影响仍不清楚。 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会影响从鼻子到大脑携带重要信息的神经。神经学家称,病毒本身可能不是造成潜在损害的原因,但身体和大脑对病毒的反应可能是罪魁祸首。COVID-19住院患者出院时往往伴有脑损伤症状,包括记忆问题和精神功能障碍。虽然大多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大脑功能似乎有所改善,但有些患者可能会面临长期后果的风险。 该团队宣布他们已成立中枢神经系统(CNS)SARS-CoV-2联盟,以研究该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与晚年认知功能、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其他痴呆的关系。该联盟包括来自25个以上国家的多学科专家代表小组,将招募因COVID-19住院治疗、以前或目前参加国际COVID-19试验的患者。 来源: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search-consortium-plans-to-study-if-covid-19-increases-long-term-risk-of-dementia/?keywords=COVID-19
  • 《Cell推出“全球科学50人”,其中14位华人科学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朱晓琳
    • 发布时间:2024-12-21
    •   2024年是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50周年,Cell Press 推出了“全球科学50人”(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系列采访,介绍了50位激励我们的知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由 Cell Press 旗下各学科期刊的编辑提名,他们的研究和职业生涯推动了创新、跨界、激励着未来的领导者。Cell Press 希望通过这些采访,提供了一扇窗,让人们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生活和实验室,以及他们对未来科学的希望。   这50位科学家中,有14位华人科学家,他们是——   清华大学免疫学家胡小玉,因揭示了免疫细胞如何对微生物和炎症信息做出反应,而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家鲍哲南,因在开发仿生聚合物电子器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半导体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武汉大学材料科学家闵杰,因在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西湖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朱听,因在镜像生物学和人工生命系统方面的前瞻性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学家王佳伟,因在植物发育和再生研究方面的贡献,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家胡海岚,因在从分子遗传学角度理解情绪、社会行为和精神疾病方面的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家朱书,因在了解微生物组的免疫反应方面的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芝加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储能科学家孟颖,因在电池研究中的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学家徐瑞华,因在发展免疫疗法和理解胃肠道癌症方面的工作,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协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家吴晨,因在影响人类癌症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方面的研究,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清华大学寄生虫学和病毒学家程功,因在研究蚊媒疾病方面的领导力,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学家李飞飞,因在人工智能研究和倡导该领域的多样性和公平方面的贡献,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昆明理工大学发育生物学家季维智,因在灵长类动物生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方面的领导力,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家王潇,因开发用于研究RNA的化学和基因组学技术,被选为 Cell Press “全球科学50人”之一。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