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签署《关于量子信息科技合作的联合声明》》

  • 来源专题:量子信息科技
  • 编译者: 于杰平
  • 发布时间:2023-06-27
  •   2023年4月26日,美国和韩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量子信息科技合作的联合声明》。此次签署是韩国总统尹锡悦和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华盛顿进行的国事访问的一部分。该声明表示,两国将在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并强调“加强公共和私人合作,促进量子技术在内的关键新兴技术发展;加快量子科学和技术领域的联合研究和专家交流,进一步加强价值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美韩签署联合声明前,4月14日“世界量子日”,韩国宣布加入国际量子科技交流门户网站Entanglement Exchange,美国为该网站创始成员之一。这两项行动表明美韩持续深化量子科技领域的伙伴关系。

      美韩两国近年来一直在增加量子科技领域的投入。美国早在2018年就启动了国家量子倡议法案,4年内新增政府投入约13亿美元,而2022财年政府投入就超过9亿美元;韩国承诺8年投资约10亿美元,其中包括为美国和欧盟的联合研究中心提供资金。

    新闻来源:

    https://www.quantum.gov/the-united-states-and-republic-of-korea-sign-joint-statement-to-boost-quantum-cooperation/

相关报告
  • 《印度和意大利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旨在深化量子技术、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科研合作》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5-30
    • 近日,印度与意大利近日签署新的谅解备忘录,旨在深化量子技术、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科研合作,标志着两国在新兴科技战略上的协同性正不断增强。 该协议在新德里举行的高层会谈中正式签署,意大利大学与研究部部长Anna Maria Bernini与印度科技部部长Jitendra Singh共同出席。此次会晤是落实两国《2025-2029联合战略行动计划》的最新进展,该计划由莫迪总理与梅洛尼总理在巴西G20峰会期间首次提出。 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特别强调了这份新备忘录。声明指出,双方将实施《2025-2027科学技术合作执行计划》,该计划将支持至少10个联合流动研究项目和10个重大合作研究计划,研究领域涵盖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及数字化等多个方向。 联合声明显示,在先前合作框架下,印意两国已共同执行了150余个科研项目。此次续签的合作协议将在既有成果基础上,通过整合新兴技术与发挥两国产学研优势,进一步深化科技伙伴关系。 两国政府强调,科技合作是印意全面战略关系的核心支柱。声明列举了双方在传染病防治、绿氢技术、可再生能源、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及蓝色经济等领域的既有合作成果。新一轮合作将重点拓展工业4.0与清洁能源创新等前沿领域。 Singh部长借此契机重点介绍了印度近年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成功研发全球首款DNA新冠疫苗、推出国产HPV疫苗、上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创新抗生素Nafithromycin。他还特别提及印度首次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成功,以及国家基因组数据库的建立。 声明援引Singh部长的发言称,印度正通过战略投资和政策引导,加速建设全球新兴技术枢纽。他着重强调了印度在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并指出印度现已拥有世界第三大初创企业生态体系。 农业与健康科技成为会谈焦点。Singh介绍了推动芳香作物种植的“芳香使命”计划(又称“紫色革命”),以及运用无人机与GIS技术的“土壤健康卡”和“财产权登记计划”等数字农业项目取得的成效。 Singh特别强调,印度的创新战略包含运用数字技术保护传统知识。他举例介绍了“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TKDL)项目——该数据库以可检索形式系统记录了印度传统医药与实践,是科技与文化遗产融合的典范。 作为地球科学部负责人,Singh还向意大利代表团通报了印度“深海探测计划”最新进展。声明透露,印度计划开展6000米级深潜任务,并将在明年实施500米测试下潜。 联合声明重申两国对量子技术及尖端科学应用合作的共同兴趣,指出这些领域对提升国家创新力与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该协议被视为G20共识的延伸,预计将推动双方产学研合作迈上新台阶。 印度生物技术部秘书Rajesh Gokhale博士和科技部秘书Abhay Karandikar教授等高级官员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印意联合声明彰显两国支持科技创新型初创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共同意愿,强调将通过学术与产业合作新机制,为两国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家搭建联动平台。
  • 《欧盟和日本签署关于加强量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双边合作的意向书》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6-24
    • 近日,欧盟委员会和日本政府签署了一份加强量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双边合作的意向书,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消息。该文件由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安全与民主事务的执行副主席Henna Virkkunen和日本科学技术政策担当大臣Minoru Kiuchi在东京签署。 根据该消息,这份意向书是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在量子技术领域的联合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灾害韧性与网络安全等共同的全球性挑战。它也是2022年5月启动的欧盟-日本数字伙伴关系的具体成果之一,该伙伴关系旨在深化从半导体和人工智能到高性能计算和量子系统等核心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 该意向书为欧洲和日本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界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框架。它呼吁协调资金机制——欧盟方面为“地平线欧洲”计划,日本方面为跨部门战略创新促进计划(SIP)——以支持联合研究工作。该协议强调了双方研究计划的互惠准入,并致力于开发联合项目征集,共同关注与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韧性相关的实际成果。 Q-NEKO项目与研究优先事项 正如2025年5月12日在东京举行的第三次欧盟-日本数字伙伴关系理事会联合声明中所指出的,此次合作包括启动一项量子计算研究的联合征集。该征集旨在支持专注于高级算法和混合计算应用的项目,这些应用将量子计算系统与高性能计算系统相结合。这些应用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和环境建模等领域尤其相关。 这一倡议的直接成果是Q-NEKO项目的入选。该项目是16个欧洲和日本机构的协作努力,得到了400万欧元(约合450万美元)的欧盟资金支持。Q-NEKO将推进软件、硬件和混合计算架构的发展,重点是量子增强型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该意向书还概述了实施原则,包括资金优先事项的透明性、参与者的公平待遇以及项目成果的联合监测。它还包含了与各方各自资金机制规则一致的知识产权管理条款。尽管该意向书不具备约束力,也不产生任何法律或财务义务,但它为未来几年扩大欧盟与日本在量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正式基础。 基于长期合作与未来承诺 此次合作是在欧盟与日本多年来的联合科学技术合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依托于包括欧盟-日本战略伙伴关系协定以及可持续互联互通和优质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在内的一系列政府间框架。 展望未来,双方均表达了在量子通信、半导体、网络安全以及可信数据流动等更多领域深化协调的承诺,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经济韧性和安全数字基础设施的共同愿景。 下一次欧盟-日本数字伙伴关系理事会将于2026年在布鲁塞尔举行,届时将对这些合作努力的进展(包括量子领域)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