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恶性疟原虫诱导受过训练的先天免疫》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18-01-23
  • 个体的疟原虫感染诱导一种强大的先天性免疫反应。在最近描述的先天性免疫记忆模型中,初始刺激引发先天性免疫系统对随后的免疫攻击作出过度反应(称为训练)或低反应(耐受性)。以前在小鼠和人类中的研究表明,疟疾感染既可以起刺激作用,也可以促进对后续感染的耐受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证明了由恶性疟原虫的初步刺激感染的红细胞或疟疾晶体疟原虫诱导的人粘附性PBMC对随后的TLR2连接反应过度。这种高反应性与重要的免疫代谢型启动子H3K4me3的增加相关,并且这些表观遗传修饰也在肯尼亚自然感染疟疾的儿童中观察到。然而,表观遗传学和代谢抑制剂的应用表明,疟疾及其配体诱导的训练免疫可能通过先前未知的机制发生。

相关报告
  • 《疟原虫作为肿瘤抗原表达载体的免疫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黄翠
    • 发布时间:2017-03-20
    •  肿瘤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前沿技术,利用抗原激活机体免疫是肿瘤疫苗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大部分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往往强度足够且持久性不足。 3 月 2 日,国际学术期刊 Oncotarget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课题组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首次揭示了疟原虫作为肿瘤抗原表达载体及其抗肝脏肿瘤( HCC ,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的免疫机制,这为疟原虫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前数据支持。该研究由广州生物院博士研究生刘权在陈小平研究员和秦莉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的。   近年来,微生物或单细胞原生动物被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研究通过构建表达 GPC3 蛋白的疟原虫免疫荷瘤小鼠( P.y-GPC3 ),刺激机体产生针对 GPC3 的特异性 CD8+T 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研究表明,这与疟原虫能够激活 Th1 CD4+ T 细胞,并促进 CD8α+ DC 细胞成熟及其比例上调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显示,表达 GPC3 蛋白的疟原虫在免疫小鼠后,小鼠肝脏肿瘤明显受到抑制,其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疟原虫的持续感染为肿瘤抗原的长期表达和释放提供了良好条件。 本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利用人疟原虫激活肿瘤特异性 CD8+T 淋巴细胞杀伤肿瘤 的可行性,随着疟原虫红内期及肝内期减毒虫株的深入研究,经基因改造的疟原虫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的资助。
  • 《JCI Insight:朱轩/黄建东/陈福和团队证实卡介苗可以诱导训练性免疫抵抗新冠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09
    • 自2019年底以来,新冠病毒已导致超过5亿例确诊病例,并导致了超过600万人死亡。尽管一些新冠疫苗已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证,并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接种。但据报道,多种新冠病毒变种可以逃脱抗体的中和,导致疫苗的突破性感染。 卡介苗(BCG)已知可以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对抗不同病原体的感染,包括呼吸道病毒感染。那么,卡介苗是否可以对抗新冠病毒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与香港大学医学院与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Bacillus Calmette–Guérin-induced trained immunity protects against SARS-CoV-2 challenge in K18-hACE2 mice 在 JCI Insight 期刊上发表。该研究证实卡介苗(BCG)可以通过诱导训练性免疫来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张宝中副研究员和胡景初及香港大学医学院帅惠萍博士、龚华锐博士生和颜丙鹏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香港大学医学院朱轩助理教授、黄建东教授和陈福和临床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测试卡介苗诱导的免疫是否对K18-hACE2小鼠模型的新冠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数据表明,静脉注射卡介苗可以诱导强大的训练性先天免疫反应,并对野生型新冠病毒以及Kappa(B.1.617.1)和Delta(B.1.617.2)变异株的感染提供保护。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K18-hACE2小鼠中,髓细胞分化和糖酵解途径的激活与卡介苗诱导的免疫训练有关。该研究为静脉接种卡介苗和对新冠病毒多种变异株攻击的因果关系提供了实验证据。下一步需要临床试验来评估临床可接受的卡介苗接种策略是否有助于抗击当前的新冠疫情。 卡介苗可以诱导训练性免疫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