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_Nature发文讨论穿山甲是否是2019-nCoV的可能来源》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12
  • 2月7日_Nature发文讨论穿山甲是否是2019-nCoV的可能来源

    1.时间:2020年2月7日

    2.机构或团队:Nature

    3.事件概要:

    2月7日,《Nature》刊登了David Cyranoski的题为“Did pangolins spread the China coronavirus to people?”的新闻文章。

    穿山甲是2019-nCoV的可能来源,存在99%的序列相似性

    来自中国广州华南农业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沈永义和肖立华,根据从动物和感染患者身上提取的冠状病毒的基因比较结果,确定穿山甲是2019-nCoV的可能来源。研究人员在2月7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称,两者序列有99%的相似性。但这项工作尚未正式发表。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化病毒学家科学家Edward Holmes说,这一基于基因分析的结果似乎是合理的,但要注意的是,该工作尚未全部发表。虽然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数据细节再给出最终结论,但这确实是有意义的,因为现在已有一些其他数据显示穿山甲携带的病毒与2019-nCoV密切相关。”

    因为在之前,就有研究人员注意到冠状病毒是穿山甲死亡的可能原因,并且2019-nCoV和穿山甲冠状病毒通过具有类似分子结构的受体感染宿主细胞。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计算病毒学家David Robertson表示,即使在得到今天的研究结果之前,穿山甲就已经是病毒中间宿主的一个很好的候选者,因此,此次中国研究人员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序列对证实这一疑问很有价值。

    仍有更多细节需要公布和证实。

    穿山甲是中药中常用的一种药材,但穿山甲也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由于非法贩运活动猖獗,该物种濒临灭绝。它们的肉和鳞被出售用于中药,某些部分被用来治疗皮肤病、月经失调和关节炎等疾病。冠状病毒于去年12月在中国武汉市出现,并被认为是在一个海鲜和野生动物市场上向人类传播的

    鉴于上个月,北京的科学家声称蛇是2019-nCoV的可能来源,但这一理论被其他研究人员驳斥。此次两名研究者没有立即回应《Nature》的置评请求,但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研究结果将很快公布,以帮助控制冠状病毒。

    科学家们希望这篇论文能提供一些细节,包括研究小组在哪里发现了携带类似病毒的穿山甲。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冠状病毒研究人员Arinjay Banerjee说,另一个需要的关键细节是研究人员在穿山甲的哪些部位发现了这种病毒—例如,是从血液样本还是直肠拭子中分离出来的?这将有助于确定病毒是如何传递给人类的,以及今后如何防控这种传播。

    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免疫学家和计算生物学家Kristian Andersen声称他绝对相信该结论是真的。他比较了公开获得的穿山甲病毒序列,发现它们与2019-nCoV相似,并期待相关文章和数据的公布

    4.附件: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364-2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364-2
相关报告
  • 《Nature发文讨论穿山甲是否是2019-nCoV的可能来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09
    • 2月7日,《Nature》刊登了David Cyranoski的题为“Did pangolins spread the China coronavirus to people?”的新闻文章。 穿山甲是2019-nCoV的可能来源,存在99%的序列相似性 来自中国广州华南农业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沈永义和肖立华,根据从动物和感染患者身上提取的冠状病毒的基因比较结果,确定穿山甲是2019-nCoV的可能来源。研究人员在2月7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称,两者序列有99%的相似性。但这项工作尚未正式发表。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化病毒学家科学家Edward Holmes说,这一基于基因分析的结果似乎是合理的,但要注意的是,该工作尚未全部发表。虽然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数据细节再给出最终结论,但这确实是有意义的,因为现在已有一些其他数据显示穿山甲携带的病毒与2019-nCoV密切相关。” 因为在之前,就有研究人员注意到冠状病毒是穿山甲死亡的可能原因,并且2019-nCoV和穿山甲冠状病毒通过具有类似分子结构的受体感染宿主细胞。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计算病毒学家David Robertson表示,即使在得到今天的研究结果之前,穿山甲就已经是病毒中间宿主的一个很好的候选者,因此,此次中国研究人员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序列对证实这一疑问很有价值。 仍有更多细节需要公布和证实 穿山甲是中药中常用的一种药材,但穿山甲也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由于非法贩运活动猖獗,该物种濒临灭绝。它们的肉和鳞被出售用于中药,某些部分被用来治疗皮肤病、月经失调和关节炎等疾病。冠状病毒于去年12月在中国武汉市出现,并被认为是在一个海鲜和野生动物市场上向人类传播的。 鉴于上个月,北京的科学家声称蛇是2019-nCoV的可能来源,但这一理论被其他研究人员驳斥。此次两名研究者没有立即回应《Nature》的置评请求,但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研究结果将很快公布,以帮助控制冠状病毒。 科学家们希望这篇论文能提供一些细节,包括研究小组在哪里发现了携带类似病毒的穿山甲。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冠状病毒研究人员Arinjay Banerjee说,另一个需要的关键细节是研究人员在穿山甲的哪些部位发现了这种病毒—例如,是从血液样本还是直肠拭子中分离出来的?这将有助于确定病毒是如何传递给人类的,以及今后如何防控这种传播。 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免疫学家和计算生物学家Kristian Andersen声称他绝对相信该结论是真的。他比较了公开获得的穿山甲病毒序列,发现它们与2019-nCoV相似,并期待相关文章和数据的公布。
  • 《2月20日_与2019-nCoV相关的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同源性》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22
    • 2月20日_与2019-nCoV相关的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同源性 1.时间:2020年2月20日 2.机构或团队:云南大学 3.事件概要: 云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题目为“Pangolin homology associated with 2019-nCoV”的文章,研究人员从死亡的马来亚穿山甲中发现了2019-nCoV样冠状病毒(命名为穿山甲冠状病毒,Pangolin-CoV)的基因组和进化证据。在整个基因组水平上,Pangolin-CoV与2019-nCoV和BatCoV RaTG13的同源性分别为91.02%和90.55%。Pangolin-CoV是2019-nCoV和RaTG13的最低共同祖先。与RaTG13相比,Pangolin-CoV的S1蛋白与2019-nCoV更密切相关。与人ACE2相互作用的五个关键氨基酸残基在Pangolin-CoV和2019-nCoV之间完全一致,但在RaTG13中发生了4个氨基酸突变。研究表明穿山甲冠状病毒具有与2019-nCoV相似的致病潜力,这将有助于追踪2019-nCoV的起源和可能的中间宿主。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9.950253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