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签约成立》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xuxue
  • 发布时间:2020-06-21
  • 5月26日,在常州溧阳召开的2020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上,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陈超,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韩显红,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安徽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林旭东共同签约成立“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秀芬,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华,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虎共同见证签约。

    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的成立,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作用,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水平,实现“1+1+1+1>4”的效果,通过科学统筹长三角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携手推进联盟建设任务,建立健全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体系,促进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成果的共建共享,全面提升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能力,为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相关报告
  • 《长三角建立乡村振兴研究院》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12-02
    • 新华社上海11月11日电 为强化长三角区域农业科技力量协同联动,更好发挥农业科技对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农科院联合组建“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在11日召开的长三角农业科技一体化发展研讨会上,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理事会成立。   据了解,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主要目标是整合长三角地区农业优质创新资源,围绕区域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政策和技术问题,组织开展智库建设、关键技术突破、乡村振兴规划、典型模式集成、技术支撑服务以及三农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研究。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蔡友铭说,研究院将搭建长三角农业科研创新协同平台,采用轮值机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对接联络制度;共建协同创新体系,整合各农科院在学科、成果、人才以及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重点在优质品种选育、大健康农业、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绿色生产技术、智能农业、休闲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此外,长三角农科机构将协同推进成果转移转化,搭建长三角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服务长三角的乡村振兴,组建长三角乡村振兴农业科技联合服务团,扩大联合范围,充实服务内容,组建长三角农科院乡村人才培训联盟,推进长三角区域新型职业农民联合培训。
  • 《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和JSTOR签约为37个国家提供库存书访问权限》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luoluo
    • 发布时间:2022-12-08
    •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4日,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 Libraries,EIFL)发布消息称,该联盟已和JSTOR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内容,JSTOR将向参与该协议的机构提供来自超过95家出版商的63000多本高质量库存书的访问权限。 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7月31日。参与的机构只需缴纳订阅费就可以访问JSTOR中的高质量库存书数据。 这项协议基于循证采购(EBA)模式拟定,因此各机构可在一年的无限制访问结束后永久保留使用最多的电子书。而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预计会在2023年7月底续签该协议。 这一无限用户模式允许多个用户无限制地同时阅读同一本电子书,而且所有的电子书都是无数字版权管理的,也就是说,用户可以自由打印或下载书中的内容。 每年1月份,JSTOR都将为其电子书库增添更多库存书数据,所轮到的版权年要比当前年份早3年。举例说明,在2023年1月份,JSTOR将添加2020年出版的图书数据,这些数据均来自加入了JSTOR的循证采购模式的出版商。 这些库存书所涉学科主题十分广泛,包括:人类学、艺术和艺术史、教育、商业、经济学、电影研究、健康科学、历史、语言和文学、法律、音乐、哲学、政治学、宗教和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