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连续七年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6-21
  • 6月20日,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19 annual tables)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再次位列全球首位。根据此前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中国科学院已连续7年位列该排行榜全球第一。 此次最新的自然指数是基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该排行榜显示,中国科学院在全球科研机构综合排名中高居榜首,美国哈佛大学、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列2至5位。同时,中国科学院在化学、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个学科领域继续排名第一;在生命科学领域排名全球第5,比上年提升一位。 榜单显示,有43家美国机构和17家中国机构跻身全球100强。其中,中国十家领先的科研机构为中国科学院(第1)、北京大学(第10)、清华大学(第13)、南京大学(第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17)、中国科学院大学(第24)、浙江大学(第27)、复旦大学(第34)、上海交通大学(第41)、南开大学(第51)。 自然指数数据还显示,美国、中国和德国位居国家排行前3位。根据调整后的2018年分数计量值(FC),排名前10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和澳大利亚实现了科研产出的正增长。 在过去三年FC值增幅最大的50家机构中,有43家中国机构并且包揽前10位,其中位居前5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化学依然是中国实力最强的学科,有5家机构跻身化学科研产出全球前10,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还首次推出经过归一化计算的大学科研机构榜单,考虑的是一家机构已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的数量在其自然科学论文总产出中所占的比例。 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目前纳入自然指数统计的期刊数量为82本。自然指数采用多种计算论文产出的方法,其中论文计数(AC)指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分数式计量(FC)则考虑了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位列2018自然指数榜单全球十大科研机构首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07
    • 6月7日,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位列该榜单全球十大科研机构首位。此前,中国科学院已连续6年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全球十大科研机构排名2至10位的分别是美国哈佛大学、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 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展现了最近3年各个国家、机构和公司在指数入选期刊上的年度科研产出及排名情况。根据此次的榜单,美国仍是世界上高质量科研论文的最大贡献国,中国和德国位居其后。尽管美国的科研产出较上一年略有下降,但依然保持领先地位。美国高质量科研产出仍是中国的两倍多,而中国也延续着急速上升之势。除美国外,中国、德国、南非、巴西都是所在区域的领先者。其中,中国是自然指数十大贡献国中唯一实现指数值正增长的国家。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表示,中国持续和显著地提升了指数中的地位,中国科学院继续居于指数榜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4所中国大学已位居全球大学研究机构25强之列。 与前一年相比,中国有49家科研机构提升了在全球500强科研机构榜单中的排名,另有14家中国机构新进入了全球500强,仅有15家位次下滑。相比之下,美国有62家机构排名上升,74家下滑。位居自然指数整体排名第五位的日本只有4家机构排名上升,15家下滑。 “鉴于纳入指数的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近乎不变,中国论文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让其他国家失去其论文份额,特别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但美国依然是卓越的科研国家,在全球科研机构100强中占有46席。”Swinbanks补充说。 该榜单还列出了自然指数全球十大企业科研机构,分别是瑞士霍夫曼·罗氏公司、美国IBM公司、瑞士诺华公司、美国默克公司、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美国辉瑞公司、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新西兰GNS Science、韩国三星集团、美国安进公司。 自然指数由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编制,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通过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信息,为科研共同体提供有关全球科研状况和出版趋势的信息。自2018年6月起,纳入自然指数的期刊数量已由原先的68本增至82本。自然指数目前采用两种计算论文产出的方法,其中论文计数 (AC) 指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分数式计量(FC)则考虑了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
  • 《中国科学院位列全球十大科研机构首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08
    • 7日发布的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显示,美国仍是世界上高质量科研论文的最大贡献国,中国和德国位居其后。中国是自然指数十大贡献国中唯一实现指数值正增长的国家,中国科学院是全球榜单中居于首位的科研机构。 数据显示,尽管美国的科研产出较上一年略有下降,但依然保持领先地位,其高质量科研产出仍是中国的两倍多,而中国也延续着急速上升之势。除了美国之外,中国、德国、南非和巴西都是所在地区的领先者。 数据表明,与前一年相比,中国有49家科研机构提升了它们在全球500强科研机构榜单的位次,另有14家中国机构新进入了全球500强,仅有15家位次下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四所大学已位居全球大学研究机构25强之列。 自然指数创始人戴维·斯温班克斯博士表示,中国在指数中的地位得到持续和显著提升,“中国在指数中的论文产出从2016年到2017年有高达12%的增长,远高于2015到2016年的增幅,因此,许多中国机构指数排名有所上升。与中国显著增长相对应的是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论文产出增长乏力或下滑。”据了解,美国有62家机构的排名上升,74家下滑。日本位居自然指数整体排名第五位,只有4家机构排名上升,15家下滑。 自然科研方面据此分析,高质量科研的出版日益呈现全球化的特征,机构之间为了在版面有限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科研成果展开激烈竞争。“鉴于纳入指数的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近乎不变,中国论文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让其他国家失去其份额。”斯温班克斯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