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我们的目的是测试锌生物强化大米(BFR)对缺锌学龄前儿童的疗效。我们的假设是,摄入BFR会增加血浆锌浓度(PZC)。
方法:我们对12 - 36岁的孟加拉国农村儿童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双面罩干预试验,这些儿童大多缺锌(PZC <70μg/dL)和发育不良(n = 520)。这些儿童被随机分配到每天提供给他们家庭的对照大米(CR)或煮熟的BFR,并进行依从性监测。主要结果为PZC。次要结局为缺锌、线性生长、感染相关发病率、FADS活性指数、肠道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粪便钙保护蛋白。我们对中点测量采用稀疏串行抽样,并通过使用混合效应模型的意向治疗分析数据。
结果:基线时,中位(IQR) PZC为60.4(56.3 ~ 64.3)μg/dL, 78.1%的儿童缺锌,59.7%的儿童发育不良。试验期间CR组和BFR组每日锌摄入量的平均值±SD分别为1.20±0.34和2.22±0.47 mg/d (P < 0.001)。治疗时间对PZC、缺锌患病率、FADS活性、I-FABP或粪便钙保护素无显著影响(均P > 0.05)。身高-年龄z评分有时间-治疗交互作用(P < 0.001)有利于BFR组。BFR组和CR组的纵向患病率为1.08 (95% CI: 1.05, 1.12),原因是BFR组的上呼吸道疾病较多。
结论:孟加拉国儿童服用BFR 9个月,每天额外补充约1毫克锌,对PZC、缺锌患病率或FADS活性没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