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智能制造人才发展报告》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发布时间:2023-10-08
  • 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成效明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智联招聘通过招聘数据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及细分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供给及薪资状况,发现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大量底层技术专业人才的供给,控制执行工业软件类相关人才需求最为旺盛,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工业软件需求较低,仍有部分岗位的需求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值得重点关注。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用人需求持续增长。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智能制造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3.8%,2020-2022年招聘职位数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分行业看,智能制造人才需求以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等行业为主。智能制造人才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从人才需求增速来看,企业服务行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领涨。2022年,企业服务行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大幅上升260%。电子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汽车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制造行业也持续深化向智能化转型,对相关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据智联招聘统计,2022年智能制造岗位总体投递人数同比增长83.1%,增幅远高于2021年、2020年,也明显超过2019年增速27.2%。结合细分领域来看,装备制造的人才供给增速反超工业软件。2022年投向装备制造的求职人数同比增长86.7%,高于工业软件投递人数增幅79.7%,而在2019-2021年工业软件领域的投递人数同比增幅大于装备制造领域。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全平台智能制造相关岗位的平均招聘薪酬为11505元/月,较2021年上涨2.2%。其中,人工智能行业以16028元/月位列榜首,通信运营和服务次之,平均招聘薪酬为15923元/月,互联网(15580元/月)、IT服务(15030元/月)、计算机软件(14918元/月)、计算机硬件(13198元/月)等薪资水平也较高。制造业中物联网(15236元/月)、航空航天制造(12912元/月)行业的招聘薪酬也领先。此外,新能源行业的薪资水平也较高,2022年达到13218元/月。
相关报告
  • 《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报告》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发布时间:2023-10-08
    • 为系统总结和回顾近年来中国在智能制造产业领域所取得成绩,深入了解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品牌战略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大数据产业分会、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组成研究团队,共同编写了《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报告》。发展报告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概况、5G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全球智能制造态势、中国智能制造概况、原则任务、态势分析、产业分析、趋势分析、前景分析、最新政策、优秀企业案例等共十篇,共计6.5万字。
  • 《具身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09-24
    • 【摘  要】报告致力于厘清具身智能的概念内涵、演进历程、技术体系,通过梳理当前具身智能技术发展现状,研判分析具身智能应用潜力与带来的影响,并总结当前产业应用困难与挑战,展望思维智能和行动智能有机融合的无限可能。【目  录】一、全球具身智能发展态势  (一)具身智能的概念与内涵   (二)具身智能发展历程(三)全球具身智能提速发展   二、具身智能技术突破,重塑智能边界(一)感知模块—赋予机器感官,实现多模态感知泛化  (二)决策模块—提升机器脑力,实现人类思维模拟(三)行动模块—提升机器自主行动能力,实现精细动作执行  (四)反馈模块—拓展机器交互通道,实现自主学习演进   (五)支撑要素—本体、数据和软硬件底座共同构成具身智能发展基础(六)安全与隐私保障—确保具身智能执行安全可信三、具身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一)工业制造领域:打破人机协作瓶颈,实现智能化柔性适配   (二)自动驾驶领域:适应开放交通环境,实现安全可靠智能驾驶(三)物流运输领域:优化仓储物流产线,实现高效货物运转  (四)家庭服务领域:解放人类双手束缚,实现全场景的智能家务服务(五)医疗康养领域:应对老龄化问题,实现拟人化交互服务  (六)其他领域:从赋能到变革,推动各行各业创新与转型四、具身智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一)技术挑战   (二)应用挑战   (三)标准与合规挑战   五、迈向未来,具身智能迎来无限可能(一)技术创新发展,推动具身智能持续进化(二)产业跨界整合,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体系重构加速,引发更深层次社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