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智能制造人才发展报告》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发布时间:2023-10-08
  • 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成效明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智联招聘通过招聘数据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及细分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供给及薪资状况,发现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大量底层技术专业人才的供给,控制执行工业软件类相关人才需求最为旺盛,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工业软件需求较低,仍有部分岗位的需求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值得重点关注。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用人需求持续增长。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智能制造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3.8%,2020-2022年招聘职位数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分行业看,智能制造人才需求以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等行业为主。智能制造人才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从人才需求增速来看,企业服务行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领涨。2022年,企业服务行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大幅上升260%。电子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汽车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制造行业也持续深化向智能化转型,对相关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据智联招聘统计,2022年智能制造岗位总体投递人数同比增长83.1%,增幅远高于2021年、2020年,也明显超过2019年增速27.2%。结合细分领域来看,装备制造的人才供给增速反超工业软件。2022年投向装备制造的求职人数同比增长86.7%,高于工业软件投递人数增幅79.7%,而在2019-2021年工业软件领域的投递人数同比增幅大于装备制造领域。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年全平台智能制造相关岗位的平均招聘薪酬为11505元/月,较2021年上涨2.2%。其中,人工智能行业以16028元/月位列榜首,通信运营和服务次之,平均招聘薪酬为15923元/月,互联网(15580元/月)、IT服务(15030元/月)、计算机软件(14918元/月)、计算机硬件(13198元/月)等薪资水平也较高。制造业中物联网(15236元/月)、航空航天制造(12912元/月)行业的招聘薪酬也领先。此外,新能源行业的薪资水平也较高,2022年达到13218元/月。
相关报告
  • 《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报告》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发布时间:2023-10-08
    • 为系统总结和回顾近年来中国在智能制造产业领域所取得成绩,深入了解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品牌战略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大数据产业分会、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组成研究团队,共同编写了《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报告》。发展报告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概况、5G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全球智能制造态势、中国智能制造概况、原则任务、态势分析、产业分析、趋势分析、前景分析、最新政策、优秀企业案例等共十篇,共计6.5万字。
  • 《Caterpillar :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
    • 发布时间:2023-09-19
    • 卡特彼勒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以2018年的数据为基础,卡特彼勒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到2022年减少了33%。同时,“卡特彼勒再制造总计回收了约63500吨材料。通过我们的再制造技术,让它们以媲美新件的性能和质量重新投入使用。”凭借再制造,卡特彼勒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 在产品服务之外,卡特彼勒还将价值观付诸到行动,持续地通过卡特彼勒基金会,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劳动力培养和救灾项目。 自企业成立至今,卡特彼勒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和代理商一起改进我们的服务,帮助我们的客户提升效率、降低能耗和使用成本并取得成功。这是卡特彼勒的基因和传承,在过去百年的历史当中,卡特彼勒一直在可持续创新方面孜孜不倦地追求,始终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亮点包括: 在能源转型中,卡特彼勒如何通过设计产品和服务,支持能源转型和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首次公布的《与气候相关的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报告》遵循了TCFD的11项建议公布项目,总结了卡特彼勒如何管理企业战略,以应对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并在能源转型中支持客户。 公布“范围3” (Scope 3)中已出售产品的排放情况。 公布七项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 强调将ESG表现纳入高管激励计划,详见公司的代理投票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