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是VoLTE市场成功与否的关键》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 gaof
  • 发布时间:2015-11-28
  • Telecoms.com网站会定期邀请第三方专家分享他们对行业内最紧迫问题的看法,思博伦市场营销和产品管理主管汤姆•拉索关注的是要使运行商在VoLTE上取得商业成功还需要什么。

    移动通讯行业已经致力于基于IMS的语音业务(VoLTE)作为基于LTE的语音和多媒体服务的技术。VoLTE部署发展迅速,并且许多运行商迄今已经推出了商业服务,这些运营商主要位于北美和亚洲。根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的说法,截止2015年8月,在17个国家已经有29个商用VoLTE服务部署了。

    VoLTE对于移动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因为运行商最终都有能力放弃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并且巩固他们所有的IP语音、视频和短信服务。运营商通过开放2G和3G频谱,从更有效的网络资源的使用上获益,这会导致经营成本降低。但VoLTE对用户来说有什么优点呢?

    VoLTE:一个强硬推销

    VoLTE能够使运行商提供高清晰度的声音和视频会话,以及其他能够与过多的供应商更好竞争的特点。VoLTE服务还能消耗更少的电池寿命以及支持更快的呼叫建立时间。这些技术进步和更丰富的特点为用户提供明显的好处,但是这些价值趋向于被边缘化。所有的真实情况是,现在无线网络提供的语音通话能够很好地工作;可能一些呼叫会掉线,一些呼叫要忍受差的音频质量,但是所有的服务都以始终如一的方式履行它的承诺。所以,从用户的立场来说,VoLTE仅仅是凭借个别优点替代了一个目前存在的服务。

    因此,运营商的主要挑战是确保新的服务看起来更优秀,并且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提供明显的改善。换言之,从一开始就获得卓越的服务质量(QoS)和体验质量(QoE)对运营商是至关重要的。

    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

    当一项新的技术试图凭借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不是必要的附加功能来替代一项已经存在的技术时会发生什么,IP电话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当IP电话20年前首次引入时,尽管明显更便宜,但只有少数爱好者使用这个服务;因为必须安装专业软件,操作标准缺乏互操作性,服务质量也不一致。这个行业用了差不多十年时间才使情况扭转,并且通过诸如Skype和有线运营商提供的住宅IP电话服务以可接受的方式获得用户体验。

    但是,一旦新技术的习惯已经建立而且新的特点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再想回到之前就太难了。高清晰度电视很好地阐明了这个现象:如今当人们看到标准定义的图像时,很难想象在不超过十年之前这都是标准。

    体验质量的当务之急

    所以从这些最近的技术驱动的改变可以学到一些经验教训,那就是运营商需要确认他们可以运营VoLTE以提供高服务质量,至少跟当前的电路交换语音服务质量是相当的。虽然听起来这是显然的,但是做比说要更难。

    如今大多数的VoLTE呼叫需要在新旧技术之间有互操作性的形式,从网络元素到用户使用的设备。即使在单一运营商的范围内这也是必须的,因为LTE覆盖还不是普遍存在的。由于底层使用的技术的不一致,VoLTE电话要遭受不稳定的质量也就不稀奇了,在标准成熟并且LTE覆盖无处不在之前这些情况还会持续。在telecoms.com网站最近的一次调查中,34%的调查对象指出传统网络的服务质量是VoLTE最大的挑战,这也就不奇怪了(http://telecoms.com/industry-survey/)。

    相互的挑战

    在一次单呼叫中使用新旧技术的局部互操作性和大量潜在的组合代表了运营商想要提供稳定的用户体验质量所面临的的主要挑战。

    这是因为发现和故障诊断服务的支付方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所谓的热点并不能按照期望的那样表现很好。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障碍:

    •收集和综合来自不同分离源(无线电、核心信号、IMS、用户界面等)的数据对大多数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些在分离的孤立的工具中的量值通常是孤立的,有些甚至被组织边界隔离开。发现和解决端对端的VoLTE性能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工程组看到的仅仅是“拼图”的一部分,所有的拼图是互联的。

    •通话场景大量的包括新旧技术组合,意味着有多种可能的方式衡量端对端的用户体验,所以综合数据的逻辑变化多端。

    •即使运营商把他们孤立的数据整合到一起,大多数运营商缺乏一种围绕用户收集信息的方式。数据通常是围绕网络元素组合的,而不是用户。这意味着很容易理解网络元素运行欠佳,但是不必理解通话质量是否受影响和会影响什么。

    所有这些方面都妨碍大多数运营商的能力,不仅是快速解决VoLTE通话的用户体验质量问题,还有履行用户体验质量保证的能力。换言之,管理网络是为了保证所有的VoLTE通话质量都有一致的标准。言下之意是,工程组织和客户服务组织必须以一个低效率的被动的姿态运行。他们尽他们所能等待投诉或报警和系统之间的“躺椅”来找出问题的根源。

    下一代语音服务需要下一代客户体验管理(CEM)

    对运营商来说是幸运的,新一代的工具正在冲击市场,可以帮助他们追求用户体验质量保证。这就是软件解决方案,可以利用大数据发展和数据科学算法来更快地识别服务热点和以一个积极主动的方式履行体验质量保证。这些解决方案有一些共同的关键特征:它们可以处理来自多种供应商(比如设备、无线接入、回程和核心)的多种数据来源,它们将低水平的关键业绩指标模型转换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测量指标,它们可以在不同的通话场景下做这些,即使包括漫游和网络交换。这些解决方案一个最主要的优点是它们可以在用户抱怨和离开之前被用来故障诊断和解决用户体验热点。积极主动的方法是VoLTE早期成功的关键。

    VoLTE的未来和它达到大众市场采用的速度取决于用户体验质量,尽管在运营商的道路上有许多严峻的挑战,有解决方案可以减缓这些风险确保VoLTE产品的商业成功。

相关报告
  • 《Vodacom认为LTE就是用户体验》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gaof
    • 发布时间:2015-11-28
    • Vodacom创新行政主管Jannie Van Zyl今天向非洲电信展的参加者解释运营商如何推出它的LTE网络,以及如何主要集中在推进用户满意与体验上。 “422 LTE网络已经在143个国家正式商业推出了,其中有25家在做VoLTE,我们是其中之一,”他说,“你是否会走向LTE不是一个问题,但是你何时走向LTE和如何走向LTE是一个问题。” Van Zyl声称Vodacom推出的LTE是南非的第一个LTE,但是竞争对手的活动把整个项目提前了6周。 “2012年10月,我们推出了LTE,这是南非的第一家 LTE,我们建设了整个网络,整个IP核,使设备准备出售,全部在6周内完成。我们推出LTE的那天早上,所有的事情都很好,用户可以走进一家商店,并且带着功能齐全的LTE服务走出来。” 他接着解释电路交换的低效运行如何是LTE成功的关键的决定因素以及用户如何感知LTE服务。“实际上CSFB对LTE推出的成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他说,“我们必须减少手机从4G LTE连接回到3G网络所需的时间量,这是VoLTE进入规划之前,VoLTE将是瞬时的,亚秒级的,所以你不会再有在连通之前响五六次这样的问题了。” Van Zyl总结说,全部的LTE服务都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适当货币化,用新的高速度的手机服务尽可能的使客户满意,而不用额外的费用。 “我们没有想过因为LTE而收取更多的费用,LTE纯粹的吸收和数据服务收入激增充分调整商业案例,我们决定不这样做,”他说,“我们有信心我们没有得到最好的网络,听起来毫不傲慢,这完全是因为我们都是为了用户,用户可以如他们所愿那样获取更多的数据使用好处,我们现在着眼于视频数据流,特别是高清视频数据流,和对客户体验是有益的事情。”
  • 《生成式AI推动零售新篇章:线上线下体验融合的关键》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9-28
    • 2025年零售市场研究显示,现代消费者追求无缝连接的线上线下购物体验,要求在每个接触点获得便利性、个性化和一致性。调查覆盖美国和英国4000名购物者,揭示了数字化环境中购物者的核心行为及期待。62%的受访者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辅助购物时更倾向于购买,61%愿意使用虚拟助手获得即时产品咨询。尤其是数字原住民—Z世代和千禧一代,对GenAI的接受度高达88%和83%,这一代人将其视为提升购物体验的关键工具。 数字购物的第一接触点多为搜索功能,43%的有购买目标用户优先使用搜索栏。然而,72%的购物者在搜索无果时会立即流失,其中53%转向Google,36%转向竞争对手,说明搜索体验是品牌赢得用户忠诚或失去客户的关键。年轻及高收入群体对搜索体验要求尤为严格。搜索和产品发现困难影响购物体验,33%反映选择过多且过滤功能不佳,30%难以通过搜索找到目标产品,27%遭遇不相关推荐,且82%面临网站响应慢等问题,许多消费者因搜索不便放弃购物。 线上购物体验的信心有所下降。90%的消费者希望线上购物至少等同于线下,但相信线上优于线下体验的比例从2022年47%下降至2025年40%,反映出电商体验不达预期致使消费者降低预期。与此同时,线上到线下(ROPO)购物模式依旧盛行,35%的消费者在线研究后到店购买,26%先线下体验后线上购买,显示渠道界限逐渐模糊。社交媒体虽成为商品发现的重要渠道(73%经常在社媒发现商品),但仅37%在社媒平台完成购买,多数消费者转向更可靠的电商平台或实体店完成交易。 隐私和数据安全成为信任关键。71%的消费者限制数据分享至必要范围,尽管58%愿与信任品牌共享数据,53%会为更好优惠共享,且48%愿为个性化体验共享,整体共享意愿呈下降趋势。年轻消费者和高收入群体更愿意共享数据,而老年群体则更加谨慎。 品牌形象塑造在速度与个性化之间找到平衡。45%的用户强调快速找到所需商品,尤其是英国和老年消费者更重视效率。年轻消费者则偏好个性化推荐和发现新产品。20%的美国消费者希望通过详细的产品说明和使用指南减少决策疲劳,提升购物信心。成功零售商借助AI个性化推荐和详实内容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趋势洞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整合将重塑零售业发展轨迹。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构建信任和提升购物满意度,关键在于高效精准的搜索体验和真实透明的个性化推荐。伴随着技术成熟和消费者习惯转变,未来零售将更加依赖AI驱动的实时产品发现,以更好解读消费者意图和优化购物路径。通过落实意图识别、可信赖的AI建议及库存透明化,品牌可显著提升转化率和顾客忠诚度,迎接数字化消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