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加快调峰储气设施建设 加强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

  • 来源专题:油气成藏评价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4-17
  • 日前,济南市表示积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在新增“气代煤”、“电代煤”的同时,新建两个天然气调峰储配项目。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也是针对去年冬季气荒问题的纠偏之举。目前来看,我国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不足,还要早做打算、早着手,未雨绸缪加快调峰储气设施建设,尽早补齐这块短板。推进北方地区的冬季清洁供暖是中央治理雾霾、治理大气污染的重大决策部署。煤改气、煤改电,在治理PM2.5方面作用很大。据测算,1吨散煤相当于15吨以上电煤的排放量,由此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也非常大,这被认为是北方雾霾的重要原因,把这个问题治理好对大气质量改善将有很大的贡献。去年以来,北方各地在环保的巨大压力之下,推动企业治污、压减燃煤、增加清洁能源、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也大力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大气质量明显好转。

相关报告
  • 《今年重点地区天然气应急储气设施中央建设预算翻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11
    •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2019年中央基本建设支出预算表显示,重点地区天然气应急储气设施2018年执行10亿元,2019年预算为20亿元,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200%。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和季节性特点,因此,储气调峰是天然气安全有效供应不可或缺的环节,调峰能力也是天然气产业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北京化工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张明森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天然气消费是有季节性的,要保持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就必须有充足的储备设施和强大的调峰能力。我国天然气起步较晚,且国内资源储量相对不足,天然气储气库建设与欧美天然气消费大国相比要追上差距。 中石化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已建储气库26座,有效工作气量80亿立方米左右,仅占国内天然气消费量3%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而西方成熟的天然气市场,该比例都在20%以上。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国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以及较为单一的进口来源使得我国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较为依赖中亚管道的平稳运行;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天然气消费南北地域差异大,北方等供暖地区季节峰谷差较大。目前国内天然气管输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加资源调配能力。 2018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约3.86万亿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接近四分之一,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多家研究机构预测,2020-2035年间,全球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6%-2%之间,成为增速最快的化石能源品类,到2030年天然气将超越煤炭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 2018年也是中国储气设施发展的重要一年。 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明确储气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供气企业10%、城燃企业5%、地方政府3天。具体来讲,到2020年,供气企业要拥有不低于其合同年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城镇燃气企业要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储气能力;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日均3天需求量的储气能力。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指出,2018年,我国把保障国家油气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全面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着力确保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保障人民群众用气需求。 章建华表示,2019年,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8.3%左右。同时,要坚持补短板、防风险,着力夯实能源安全发展基础。要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入挖掘气田增产和管网互联互通潜力,科学有序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等示范项目,积极推动管道储气设施建设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 《中国首个海上储气库开始采气调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08
    • 12月7日,在冀东油田南堡2号人工岛,随着南堡12-86井、气库平1井井口阀门缓缓打开,南堡1-29储气库开始采气,也标志着中国第一座海上储气库正式进入首轮采气期。 冀东油田南堡1-29储气库建设施工现场 杨军摄 冀东油田储气库将建设中国第一座海上储气库,同时建设中国第一座油藏储气库。按照规划,2021年,冀东油田启动了南堡1-29和堡古2储气库先导试验。 南堡1-29储气库位于冀东油田南堡2号人工岛,是中国第一座油藏改建海上储气库。遵循“少井高效”的建库原则,该储气库设计有效库容18.14亿立方米,工作气量10.52亿立方米。截至目前,南堡1-29储气库累计注气1.77亿立方米,工作气能力1.5亿方,日采气量将达到40万方。 繁忙的储气库建设工地 杨军摄 为提升首个海上油藏改建储气库扩容达产速度,冀东油田深入开展地质研究与分析,以提高气驱排液和注气效率为目标导向,开展动态跟踪评价、注采参数优化和高压氮气辅助降压增注等研究,有效缓解了“点强面弱”的注气局面,实现日新增注气量40万方,为平稳采气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今冬明春安全平稳供气,该油田提前做好由注气期向采气期过渡的相关准备,动态调整注采气运行计划,精细制定采气运行安排。针对采气流程系统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提前落实冬防保温工作,做好加热炉、电加热器等生产保障设备的调试,力保调峰阶段采气流程安全平稳运行。 积极落实地面建设保障措施。加快地面流程保温工作实施,完成注采阀组、计量撬、8口采气井井口地面流程伴热保温。落实采气井口防冻及加热工艺保障措施,完善井口注甲醇工艺流程,组织2台新增电加热器上岛,结合现有的电加热器提供热负荷,满足高峰调峰能力40万方/天的生产能力。落实注采阀组流程及工艺改造保障措施,组织将注气流程阀门关断、铅封固定、上锁挂签,确保与采气流程隔断。拆除采气阀门现有封堵盲板,安装对接加热炉或加热器进采气角阀相应流程,组织对注气井注、采流程的转换。 开启采气阀门 高云摄 加强对现场设施和作业活动的识别,制定采气设施风险识别清单,明确闭排罐、空气储罐、注采气井、排液井采油树及管线流程等8大类设备,50项危害因素,22项风险的控制措施。开展采气作业活动风险识别,针对启停电加热器、注气井开井、闭排罐压油等8项作业活动53项风险全面制定控制措施,确保注气井采气风险可控。 据悉,“十四五”时期,冀东油田将建设南堡1-29、堡古2、南堡1-5、和南堡2号潜山等6座储气库。建成投用后,冀东油田储气库群将成为华北储气中心,有效提高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