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在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快速增加》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7-04-01
  • 我国政府和地方当局对中国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感染人数的急剧增长现状意识到地较晚。虽然在全中国范围内HIV感染人数低于100万,但据政府最新的数据报告,2016年前9个月共有96000例新发HIV感染病例,其中28%是由于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感染,而2006年这一数字是2.5%。为此,今年2月,中国国务院批准了一项长达5年的计划来遏制这一趋势,上周,政府官员们商讨了该计划的一些细节。专家们正在开发新的方法来提高中国年轻男性性行为人群的HIV预防意识,包括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等。此外,政府也在考虑增加该人群中HIV自测工具和暴露前预防药物的普及性。

相关报告
  • 《美国五个城市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早期HIV感染》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04-13
    • 研究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以明确其是否为早期HIV感染。早期HIV感染包括急性(在过去30天内感染)和近期(估计在近240天内)感染。急性感染被定义为免疫荧光检测(IA)-/NAAT+ 或者IA+/多点-/NAAT+。近期感染被定义为在亲和力基础上的免疫荧光检测亲和力指数截断值<30%,且(1)未报道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2)HIV RNA>150 copies/ml。在937例标本中,26%(244例)感染了HIV,其中有5%为早期感染。在早期感染患者中,2例是急性感染,10例是近期感染,其中大多数(8/12)存在于黑人MSM。HIV早期感染与最后一个性伴是黑人[adjusted relative risk (ARR) = 4.6, 可信区间 (CI) 1.2–17.3],最后一次性生活接受肛交(ARR = 4.3, CI 1.2–15.0),和每天使用互联网约会性伴及朋友(ARR = 3.3, CI 1.1–9.7)。在黑人MSM人群中扩展预防和治疗服务对于降低美国的HIV发病率将十分有必要。
  • 《中国兰州地区男男性行为者人群中的性行为及HIV和梅毒的感染率》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11-10
    •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兰州地区男男性行为者人群(MSM)由性行为引起的感染风险,并确定影响该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的影响因素。调查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的600名MSM,使用滚雪球抽样法收集其人口社会学、性行为数据,并采集其血液标本。运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来确定HIV和梅毒感染的预测因素。结果发现,HIV、梅毒、HCV和HIV联合感染的血清感染率分别为6.0%、18.0%、1.3%和2.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有梅毒感染的MSM,从其他省市感染的MSM和汉族MSM是HIV感染的预测因素。有HIV感染的MSM,安全套使用不一致,以及艾滋病知晓较少时梅毒感染的预测因素。社会背景、安全套使用习惯和感染状态会影响HIV和梅毒的感染率。本研究结果将对该人群的进一步的行为干预实施产生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