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活性间充质脱水作用下的肠绒毛花纹和折叠》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26
  • 2024年5月22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 Cell期刊发表了题为Patterning and folding of intestinal villi by active mesenchymal dewetting的文章。

    组织褶皱是对器官功能至关重要的结构图案。在肠道中,平坦的上皮细胞弯曲成周期性的褶皱模式,从而形成绒毛,这种指状突起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然而,驱动绒毛形态发生的分子和机械过程仍不清楚。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活跃的机械机制,它能同时使肠上皮形成图案和褶皱,从而启动绒毛的形成。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人员发现 PDGFRA+ 上皮下间质细胞产生的肌球蛋白 II 依赖性力足以在邻近组织界面产生模式化曲率。这种打破对称的过程需要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改变,而基质金属蛋白酶介导的组织流化则促成了这种相互作用。计算模型以及体外和体内实验显示,这些细胞特征在组织水平上表现为界面张力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类似于薄液膜主动露湿的过程促进间充质聚集和界面弯曲。


相关报告
  • 《未折叠蛋白反应:癌症治疗的新靶点》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7-05-26
    • 癌细胞处在各种破坏蛋白动态平衡,产生内质网 (ER) 应激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之下。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下,癌细胞发展处一种高度保守的自适应机制,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 (UPR) ,用以内质网的动态平衡。最近,已发现多种药物通过靶向作用未折叠蛋白反应的组分而发挥抗肿瘤活性。本篇文章中,我们综述了目前未折叠蛋白反应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结果,并重点讨论了以此为靶点的新型治疗策略。
  • 《Cell | 结构引导发现天然纤绒毛中的蛋白质和聚糖组分》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01
    • 2024年3月28日,颜宁/闫创业/潘俊敏课题组合作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guided discovery of protein and glycan components in native mastigonemes的研究论文。 糖对于生命至关重要:以葡萄糖为代表的糖类分子是细胞代谢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植物中的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糖基化也是重要的翻译后修饰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 形式之一,可显著扩展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糖基化蛋白参与多种生命过程,如信号传导、免疫反应和细胞分化等。但聚糖分子内在的立体化学复杂性阻碍了对其系统性的研究,含糖结构信息的缺乏严重限制了人类对这类重要生物分子类群功能的理解。 该研究报道了从莱茵衣藻纤毛中分离的天然纤绒毛 (Mastigoneme) 3.0 ?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纤绒毛是从纤毛膜向外延伸的一种纤细结构。通过研究发现,纤绒毛主体形成超螺旋纤维结构,每个完整螺旋由四对反平行的纤绒毛样蛋白1 (Mastigoneme-like protein 1, Mst1) 组成。在Mst1中,其含有II型多聚羟脯氨酸 (Hyp) 螺旋结构 (PPII),该二级结构被大量阿拉伯聚糖包被。意外的是,结合冷冻电镜密度、生信分析和蛋白质质谱,研究者发现并鉴定出Mastigoneme前所未知的核心组分,并为之命名纤绒毛轴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