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DNA(eDNA)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水生环境中的物种监测,尤其是针对受保护或肉眼难以看到的物种。定量PCR(qPCR)方法常用于检测环境水样中的低丰度物种。然而,qPCR技术主要适用于淡水栖息地,较少应用于远洋深海环境。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针对智利蝠鲼(Mobula tarapacana)的物种特异性eDNA测定,以评估eDNA用于检测行动敏捷的远洋深海动物的能力。
研究人员在亚速尔群岛(东北大西洋)周围海山收集海水样品,以测定eDNA是否适用于检测目标物种。除了在已确定观察到智利蝠鲼的地方取样外,还选取了未知其存在的位点。之后将eDNA检测结果与在水中取样的同一天进行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qPCR试验在五个明确观察到智利蝠鲼的采样点中测得四个,而且基因检测和视觉检测之间存在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在没有视觉检测的情况下,靶DNA在海山之间的某个位置被发现。
研究结果强调了物质环境因素(如潮流和eDNA扩散能力)对于海洋中eDNA采样的重要性。该方法已经被证明可用于检测海水中智利蝠鲼的DNA,对于识别重要海山、加强对重要海山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由都柏林大学的Laura M. Gargan博士主持,已获得欧洲联盟2020年研究和创新计划资助。
附图:爱尔兰和亚速尔群岛的采样区域(a)、都柏林湾(b)、亚速尔群岛(c)的采样地点。黑色圆圈为海山,空心圆圈为参照。
(刘雪雁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