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植物根系改变生长方式的基本机制”》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2-19
  • 11月,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的研究揭示了植物根系如何经历青春期阶段的机制,有助于培育出更耐旱的植物,对发展气候适应性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发现了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LIKE 13 (SPL13)在调控定向细胞分裂中的关键作用,是一个对正常根系生长和形态至关重要的过程。SPL转录因子特别是SPL13基因表达的改变,通过调节细胞分裂的方向,对植物根系转变至关重要。SPL13活性引起的这种转变的特征是根的形态和分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改变SPL13的表达水平甚至可以让科学家加速或减缓根系衰老,这对植物的整体发育至关重要。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一种未知的植物发育基本机制,而且为提高作物产量和植物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的抗逆性开辟了新途径。相关成果以“SPL13 controls a root apical meristem phase change by triggering oriented cell divisions”发表在《Science》上。
相关报告
  • 《《Science》“植物根系改变生长方式的基本机制”》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2-19
    • 11月,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的研究揭示了植物根系如何经历青春期阶段的机制,有助于培育出更耐旱的植物,对发展气候适应性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发现了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LIKE 13 (SPL13)在调控定向细胞分裂中的关键作用,是一个对正常根系生长和形态至关重要的过程。SPL转录因子特别是SPL13基因表达的改变,通过调节细胞分裂的方向,对植物根系转变至关重要。SPL13活性引起的这种转变的特征是根的形态和分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改变SPL13的表达水平甚至可以让科学家加速或减缓根系衰老,这对植物的整体发育至关重要。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一种未知的植物发育基本机制,而且为提高作物产量和植物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的抗逆性开辟了新途径。相关成果以“SPL13 controls a root apical meristem phase change by triggering oriented cell divisions”发表在《Science》上。
  • 《《Nature》“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的机制使植物根系更受微生物欢迎”》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3-31
    • 2025年1月,英国诺里奇约翰英纳斯中心联合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揭示植物与丛枝菌根(AM)和固氮细菌可以形成有益的胞内共生关系。研究发现,截形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中的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可以重新编程植物的信号能力,从而增强与固氮细菌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共生关系,后者为根提供磷。如果利用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关系来提高养分吸收,就有可能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相关成果以“Autoactive CNGC15 enhances root endosymbiosis in legume and wheat”发表在《Natur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