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宣布资助改善巴基斯坦的营养》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04-27
  • 澳大利亚政府今天宣布向巴基斯坦政府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巴基斯坦提供价值100万美元的额外支持,以改善营养,消除饥饿,并通过强化粮食来实现粮食安全。

    该公告正式启动了一项战略,得到了巴基斯坦粮食计划署,国家防御联盟(NFA)和国家卫生服务部,法规和协调部(MNHSRC)的支持,旨在制定克服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关键行动在巴基斯坦被称为“隐藏的饥饿”。该策略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到普通食物中是降低微量营养素缺乏负担的有效,负担得起和安全的措施。根据2011年的“国家营养调查”,巴基斯坦有一半以上的妇女和三分之二的儿童患有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这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儿童身体和认知发展缓慢,成绩低下,成人生产力下降。这个问题给巴基斯坦每年经济负担约35亿美元,相当于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

相关报告
  • 《澳大利亚提示伊布替尼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5-08
    •         澳大利亚治疗产品管理局(TGA)近期在《医药安全信息更新》上刊登了有关伊布替尼(Ibrutinib)可能导致室性心动过速、乙肝病毒再激活和机会性感染风险的信息,并提醒医务人员,该国的伊布替尼产品说明书已进行了相应修订。         伊布替尼(在澳商品名:Imbruvica)是一种选择性、共价性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澳大利亚获批的适应症为套细胞淋巴瘤、瓦尔登斯特伦氏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包括小淋巴细胞淋巴瘤)。TGA经评估认为,伊布替尼对于已获批适应症的获益仍大于风险。 1.室性心动过速         2017年的一项研究对伊布替尼上市后监测数据和有关临床试验中的病例报告进行了汇总,共发现11例用药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以及6例心源性猝死的患者。17例患者中,12例无心脏病史。         伊布替尼上市后已有52例室性心动过速的报告。现有证据尚不能明确该药在引发心律不齐、心跳骤停以及心源性猝死中起到了何种作用。但鉴于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当患者出现下列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或体征时应暂时停药,包括: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或晕厥。重新用药前需进行全面的获益风险评估。 2.乙肝病毒再激活         一项基于临床试验数据和上市后病例报告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8例使用伊布替尼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患者中,伊布替尼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关联性为“可能”或“很可能”。         患者用药后发生病毒再激活的时间长短不一,停药或暂时停药并给予抗乙肝病毒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乙肝病毒载量下降。部分患者联合使用了其他可能导致病毒再激活的化疗药物,因此在评估伊布替尼的作用时可能存在混杂。部分患者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部分患者的既往感染情况不清。截至目前,尚未出现因暴发性肝损伤导致肝移植的案例。报告的1例死亡患者在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同时,并发了累及肝、肺和脾的黑色素瘤转移。企业资助的临床试验中未包括乙肝病毒活动性感染者。伊布替尼在乙肝病毒再激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         开始使用伊布替尼前应先明确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血清学检测提示既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者,用药前应征询肝病专家的意见;对于乙肝病毒既往感染血清学检测阳性、且已经开始用药者,应定期监测其病毒感染情况以尽早发现可能的再激活。 3.机会性感染         既往曾在伊布替尼用药者中观察到感染病例(包括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缺乏败血症,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部分患者因此入院治疗甚或死亡。         一项基于临床试验数据和上市后病例报告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伊布替尼后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实际病例数,高于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测算而得的预期值。本次分析共发现157例曲霉菌病的上市后报告,其中43例死亡。         另一项合并分析报告了44例使用伊布替尼后发生肺孢子虫肺炎(PJP)的患者,其中无死亡。在临床试验阶段,伊布替尼组和对照组的PJP发生率分别为0.53%、0.40%。         上市后报告的机会性感染病例中,大多数还同时具有其他可能导致机会性感染的因素,如使用类固醇、低丙球蛋白血症以及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于这类患者,伊布替尼所起的作用有待继续监测。         鉴于机会性感染的死亡率较高,对于具有高危因素者,医务人员应考虑给予预防性用药。
  • 《澳大利亚基因编辑规则采用“中间地带”》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05-13
    • 澳大利亚政府不会规范在不引入新遗传物质的植物,动物和人类细胞系中使用基因编辑技术。 该决定于4月10日宣布,是对该国基因技术法规进行审查的结果。 以前,用于研究的此类技术(包括CRISPR-Cas9)的使用在实践中受到限制,因为这些技术受到与常规遗传修饰相同的规则的管理,这需要得到基因技术监管机构认可的生物安全委员会的批准(OG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