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从空气中去除二氧化碳 用它来提高二叠纪的石油采收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27
  • 西方石油公司和加拿大清洁能源公司Carbon Engineering的子公司正在合作在二叠纪建立世界上最大的Direct Air Capture(DAC)和封存设施,该设施将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随后用于增强石油采收率。

    西方石油公司的子公司Oxy Low Carbon Ventures(OLCV)和Carbon Engineering正在着手进行该设施的工程设计,旨在每年直接从大气中捕获500吨二氧化碳(CO2),这将用于西方石油公司提高石油采收率(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将其业务运营并随后永久存储在地下。

    如果两家公司批准该工厂,则预计将于2021年开始建设,该工厂将在两年后开始运营。

    OLCV总裁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说:“使用大气中的CO2进行石油采收可大大减少石油生产和燃料使用中向大气中净添加的CO2,并开辟了生产完全碳中性或什至净负性燃料的途径。”

    Carbon Engineering首席执行官Steve Oldham说:“这些除碳技术需要广泛部署,并且规模要足够大,以适应气候变化。”

    碳工程公司是一家 由私人投资者(包括比尔·盖茨和穆雷·爱德华兹)资助的私有公司,去年表示,它已经开发出一种经济实惠的方法来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清洁燃料。科学家不仅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且还在商业化一种利用水电解和燃料合成来生产与现有运输基础设施兼容的清洁液态烃燃料的工艺。

    就西方石油公司而言,它已经在使用二氧化碳来实现低成本的EOR,并且在出价超过雪佛龙公司并于本月初签署收购阿纳达科的协议之后,它将拥有更多的二叠纪业务,这是该国石油行业最大的交易之一。

相关报告
  • 《新颖的两步二氧化碳转化技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27
    • 特拉华大学催化科学与技术中心(CCST)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两步法来提高二氧化碳(CO2)电解效率,这是一种由电流驱动的化学反应,可以帮助生产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 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于8月20日星期一发表在《自然催化》杂志上。 研究小组由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副教授冯姣和研究生马修·朱尼和卫斯理·吕克组成,他们通过建造一种特殊的三室装置获得了研究结果,这种装置被称为电解槽,利用电力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更小的分子。 与化石燃料相比,电力是一种更经济、更环保的方法,可以驱动化学过程生产商业化学品和燃料。其中包括乙烯(用于生产塑料)和乙醇(一种有价值的燃料添加剂)。 “这种新型电解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反应速率获得更高的选择性,这是迈向商业应用的重要一步,”焦说,他同时也是CCST的副总监。 而直接的CO2电解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标准方法,焦的团队将电解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将CO2还原为一氧化碳(CO),然后将CO进一步还原为多碳(C2+)产品。焦健说,这种分两部分的方法比标准方法有很多优点。 焦博士说:“通过将这一过程分为两个步骤,我们获得了比直接电解过程更高的多碳产品选择性。”“序贯反应策略可以为设计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利用过程开辟新途径。” 焦健和他的同事、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助理教授徐秉俊也在推动焦健的研究。在天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的合作下,焦和徐正在设计一个系统,通过使用碳中性的太阳能发电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焦说:“我们希望这项工作能让人们更多地关注这项有前途的技术,以便进一步研发。”“仍有许多技术挑战有待解决,但我们正在努力解决它们!” ——文章发布于2018年9月25日
  • 《长庆油田二氧化碳增能压裂技术取得重要成果》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9
    • 4月5日,长庆油田老井侧钻水平井液态二氧化碳前置增能压裂及碳埋存试验,在苏里格气田中区首获成功。各项技术数据显示,入井液态二氧化碳累计达100立方米,压后一次性放喷点火后火焰高达6至7米,监测二氧化碳埋存率超过80%,实现了压裂提产和环保减排的双重目标。 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研究压裂技术的专家介绍,二氧化碳前置增能技术以其独特的工艺优势应用于气田致密气藏和老区改造,对于低压、致密、强水锁砂岩储层具有明确的技术针对性,不但能达到地层能量补充、降低储层敏感性伤害及提高气藏最终可采储量的目的,还能够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埋存,减少环境污染。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气田老区的采收率、降低钻完井生产成本,长庆油田利用报废老井,在苏里格气田中、东区开展老井侧钻水平井钻完井压裂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老区开采时间较长,侧钻井地层压力普遍较低,对压裂液造缝效率和压后排液造成一定困扰。 对此,长庆油田科研技术攻关团队结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发展目标,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在老井侧钻水平井开展了气田增能助排压裂和碳埋存试验,现场压后测试无阻流量达37万立方米/天,较区块前期老井侧钻水平井提高3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同时,为进一步掌握气田侧钻水平井碳埋存规律,压后开展了二氧化碳埋存监测试验,试验井排液8天累计返排气态二氧化碳7888立方米,折合液态二氧化碳13立方米左右。专家介绍,根据国外二氧化碳返排经验图版,此项试验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效果方面达到了既定目标。 据了解,二氧化碳压裂已在集团公司个别油田企业进行了规模应用,但长庆油田结合自身低压、低渗、低丰度的“三低”油藏特征,创新性开展了将二氧化碳压裂增能提产与碳埋存中和相结合试验,既破解了低压储层压裂排液提产瓶颈,又解决了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环保问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次试验的成功,为长庆油田掌握二氧化碳增能压裂的碳埋存规律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2022年,长庆油田将在苏东北、靖边上古等低产低效区和老井侧钻水平井全面应用此项技术,为气田低压致密气区的高效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